书中自有黄金屋
古有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所说“黄金屋”指的是什么?我想可能是因为古人读书的机会比较少的缘故,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其实比黄金更重要,因为拥有书籍的家庭在古代并不多,能够接触到书的人才有机会阅读。才有机会接触到知识、信息及外面的世界。由于古代的交通和科技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因此书就是保存知识、信息最重要的载体。

因此 对于我来说,书其实才是真正的奢侈品,因为读书最耗费时间,最需要心境。所以每次遇到一本喜欢的好书,我也总是舍不把它快快读完,越是逼近结尾就越是伤感。就算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去大量查参考资料,那也仅仅是出于单纯的好奇心罢了,并不是真的有什么学问要做。


很多时候我更适合在朴素中默默静观,而不是在喧闹的环境中放肆的哭笑。所以我很少发朋友圈,就算是偶尔更新空间里的说说最多也只是读书的笔记或者心得而已,或许是我不喜欢把自己的生活公布到大庭广众之下吧!

世间的奢侈,并不止于对物质的追求。今世之人,大多是急功近利之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或贩卖成功之道,或兜售集体焦虑,唯少自醒于世者。此时,拥有一间静心研读的书房,于我尤为重要。书房可大可小,可宽可蔽,其共通处,便是富含墨香。其大者如广厦,其小者如陋室,如若书房之外,能有一方庭院,便是最奢侈之事。
书房,修齐之地也。无论于书房中饮茶、洗砚、翻阅,还是于院落中听雨、浇花、理草。正如苏轼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而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今,书房的气息与韵致,则由主人的涵养而焕发光芒,室因人而雅,其远者如刘禹锡之陋室,其近者如黄宾虹之石芝阁。满藏墨香的书房,确是修身立命之所,或闲读,或清赏,或闻书香,其乐无穷奢也。

伏案经书几卷,随心纵横古今。
无案牍之累,无是非之心 。
静听堂前寒风起,岁暮落雨又翻书。
岁月留痕,时光依旧。
一书一物添幽韵,一悲一喜生铅华。
雍雍穆穆,心生欢喜。
忽逢寒梅随时发,又见冷香伴书虫。
以书会友,手倦抛书。字名斟酌,最乐之极!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