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愿案主建构解决之道

2022-07-12  本文已影响0人  行走于心

坚持分享第 387天 读《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导论》第十二章 20220713

非自愿来访抗拒:一定有他的道理,没有抗拒的当事人只有不灵活的咨询师。对其共情不宜太深。否则,可能会越共情越后退。

个案处于非自愿的状态时是没办法工作的,需要有一个向自愿转化过程。如何把非自愿转成消费者类型。做非自愿个案咨询师稳住自己的角色状态很重要。

咨询师要保持中立,不能成为转介的帮凶来对付来访者。

1.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向案主强调他拥有选择权。

2.告诉案主在治疗过程中该期待什么以及他们的角色,例如,我们的保密,中立,以及我们只尊重事实,对他的好奇及尊重。

3.围绕目标和治疗程序签订契约。

4.全程都鼓励案主的参与。

告诉当事人咨询师的角色任务:如果不涉及安全或法律方面会保密,征求当事人是否有哪些方面一定不能或希望给关系人讲的。

关于危机方面(抑郁、自杀)的告知:要给当事人说明是为了他的安全,需要关系人共同协助。

对非自愿案主建构解决之道的要点:

1.以假定案主不想从你这里有任何收获开场。放慢节奏,做好倾听。

2.对生气和负面的回应

对非自愿的案主我们遵循的原则是把问句建立在对案主的回应上。

“嗯,你不需要来,是什么告诉你,你不用来这儿的呢?”

“那么,你来这儿是谁的主意呢?你认为他们希望你来见我之后,情况会有什么不同呢?”

“你认为我无法帮助你,你肯定有自己非常好的理由,你能告诉我那个理由是什么吗?”

“是什么事情告诉你,你妈妈才是那个有问题的人?”

3.倾听“谁”和“什么”是重要的,仔细听出案主愤怒话语背后隐藏的重要事情。

“噢,所以你想要和父母之间的相处情况有所不同咯?”可以对他想要什么以及怎样才能实现提出更多的细节问句。“谁”和“什么事情”对他重要,并且会对案主想要什么有一些初步想法。一旦你了解并接纳这些案主的意愿,会谈的氛围和案主的态度便会有所转变。

4.运用关系式问句了解脉络

在建构解决之道时,可以询问关系式问句,邀请案主在其脉络中建构他们的解决之道。

5.考虑无法协商的要求

根据尊重且给出清楚的信息,以未知态度的问句继续进行。

“我从你父母那里了解到,他们坚持让你不要再去见那些贪玩的朋友,他们的想法你能理解吗?”

“那么,他们对此很认真么?”

“你这么做的话,你有什么想法呢?”

“就你对父母的了解,你认为他们真的会把你赶出家门吗?要怎样做才能让他们改变主意?”

6.给予案主控制权

在运用了焦点解决问句后,实务工作者能将控制权和责任还给案主。实物工作者给予案主控制权的方式包括:1.询问案主会如何说明他们的情况。“你怎么看待你的处境?”2.如何谈论他们自己。“当你父母说你______时,你同意吗?”3.想讨论什么。“你想有什么变化?”4.什么可能是有用的。“就你对你自己和你父母的了解,用什么方式来和他们谈论_____,会是最有用的、最有效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