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关于日本的一切读书

去日本前要读的书#1 | 蒋方舟《东京一年》

2018-01-24  本文已影响24人  方家九小姐

去日本前只看攻略怎么行,当然要看些跟日本文化,美食,历史,语言相关的书啊~
—— 去日本前要读的书


《东京一年》是蒋方舟去日本交换生活一年的日记,谈不上是游记,倒更像是随笔。多数篇幅写了她在日本去过的美术馆,看过的展览,也有很多读书笔记,电影观后感,或是对时事的评论。

这本书和日本其实关系不大,但是难得有同龄人写日本,而且还不是简单的游记或攻略,去日本前不妨一读。

《东京一年》

书的一开始都还是站在观光客角度的记录,去过的景点,一个人生活的寂寞,尤其是在蒋方舟的父母来日本旅游的几天,好几篇都是旅游行程的流水账,虽然也略微推荐了一些景点,像箱根美术馆,冈田美术馆等等,但总体没什么参考价值。

虽然是流水账,但她对事物的观察往往独到细致,一语中的。在父亲回国前,她写父亲说:“日本真干净呀,一个烟头都没有。” 说父亲“来日本前就预备好了这个答案,决定赞美这里的干净。来了一遭,呆了四五天,不过是证明了这个简单的理论,便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俨然是大部分去日本旅游的父辈的写照。

书的后半部分大多是书评影评,无功无过,写的反而让人感觉太正经,像小学生交作业。偶尔也评评时事,谈谈当下流行的“大叔控”或者中产阶级开始热爱的跑步。蒋方舟看书很多,处处引经据典,全书我最喜欢的不是她的文字,而是是她引用俄国纳博科夫的文字来评价当代中国的中产阶级:“他们被两种相抵触的渴望煎熬着:一方面他想和所有人一样,用这个用那个,因为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这么做;另一方面他又渴望加入某个特殊团体,某个组织,俱乐部,成为某个宾馆的贵宾或者远洋航班的乘客,然后因得知某集团的总裁或欧洲的某伯爵坐在自己身边而欢欣雀跃。”

• • •

看完全书之后,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才意识到整本书中蒋方舟都几乎没有写人,尤其是日本人。在日本生活一年,书中也有几个反复出现的相熟的日本人,但字里行间却没有对他们的细致书写,往往只是提到“S先生今天带我去了美术馆”,然后就开始写美术馆的事情。

我浅薄的以为,好的作家,尤其是好的小说家,对人的观察应该是最细致的。而因为观察的细致,各种细节就自然会渗透在脑袋里,写到那个人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渗透到纸上。然而蒋方舟却看似完全没有写人的功力,于是整本书虽然发生在日本,却还写得是自己的那些小事情,缺了那么些人情味。

• • •

序言里说蒋方舟“将戏谑的口吻与犀利的质问,游戏的精神与坦诚的剖析熔于一炉”,在我看也许是过誉了。她的文笔说不上犀利,只是有着刻意的疏离。字里行间有些小小的戏谑和玩世不恭,但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个旁观者,不欢喜,不幽默,不悲情,甚至很少感伤,连写到死亡也是淡淡的。整本书都充满了一种“有点刻意的淡然”,但也许这比故意营造的欢喜或者悲伤更不令人讨厌吧。

这本《东京一年》可能更适合身在日本却有点无聊的时候看,有着符合我们这个年龄刚好的做作和故作老成,虽然缺了些人情味和少女气。

2018年1月22日 于纽约


附:摘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