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教育

2017-10-22  本文已影响0人  眼睫毛眼睫毛

《离娄上》4.18 公孙丑曰: “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 “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 (1)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 (2)‘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3)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注释】 (1)正:赵注训为“正道”。 (2)夷:赵注云: “伤也。” (3)责善:以善相责备,朱熹《集注》云: “责善,朋友之道也。”

【译文】公孙丑说: “君子不亲自教育儿子,为什么呢?”

孟子说: “在情势上行不通。教育必定要用正道,用正道没有成效接着就会发怒。接着发怒便反而伤感情了,‘老人家用正道教育我,可自己却不按正道来做’,这样就是父子间相互伤感情了。父子间相互伤感情,关系就恶化了。古时候交换儿子来进行教育,父子之间不以善相责备。以善相责备就会隔膜,没有比隔膜更不好的了。”

【段意】此章所讲的是教育方法。古人之所以不主张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是为了避免教育中产生的副作用。朱熹《集注》说: “易子而教,所以全父子之思,而亦不失其为教。”

《当幸福来敲门》

这里提到父亲教育儿子的问题。然而教育,向来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同一种方案能教出差不多的孩子,也许天差地别,就算用同一个模子做姜饼人,姜饼人大体类似却仍然各有不同。,或许我们的理型原本就不同呢。不同的方案,教出不同的人,再正常不过,教出特质类似的人好像也不是太大问题,各个朝代背景都有,却同以孝扬名的故事二十四孝大概属于这一类。争论到最后,或许也就是一个原则“因材施教”,两个基本点“德行”与“才具”。

孔门贤人七十二,孔子也因教育扬名,孔子来说教育的事儿,比起儿子学生都不太有名的孟子,底气可要足得多。可孔子孔鲤孔伋祖孙三人,伯鱼很是尴尬,夹在之间。孔子这么能因材施教,怎么没把自己儿子培养好呢?或有人答曰,非材也,君不见孔门三千唯成七十二。《论语》有孔鲤这么一段自述: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孔子对孔鲤教育大概是“责善”的代表了。至于子思的教育是谁负责的,子思生卒年代考证还有争论,就不去牵强了。拿《孔丛子》(这本书有人说是后人伪作)里面有一则很有趣的祖孙对话来说:

孔子:“孙子,人一生如何才能有建树啊?你这么小就有那么多不同观点。爷爷真的高兴啊!”

孔伋:“爷爷,人一生要想有建树最主要一点是他的爸爸。”

孔子:“这有什么关系?”

孔伋:“我爸爸什么都不懂,我怎么做、怎么想他都不管,我就有建树了;我爸爸的爸爸,您什么都懂,什么都管,不许这、不许那,当然我的爸爸,您的儿子就不会有他的建树了。”

总结来说,教育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案来不变应万变。或许孟子“易子而教”有他的道理,但决不是说易子而教就是唯一的道理。当遇到“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的状况时可以用他的方案,但是我个人倾向于反思父子相夷的原因,为什么会有“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的这种状况,自己做不到的道理教得到底对不对?而不是把教育问题推给自己的朋友,把观念上的分歧藏起来装作看不见,然后“父慈子孝”。

课堂讨论后修改

1.迂回是术,可用,却非道。易子而教的“观赏性教育”,缺乏正常应有的喜怒哀乐,若自己都不参与子女的教育,有何面目为人父母?

2.父子关系与师生关系的交叠,让一个父亲不知道如何做老师,让一个老师不知道如何做父亲,儿子/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是学生还是儿子。大概关键还是长辈要理清这种关系,引导晚辈吧?估计也不简单,如孔子伯鱼可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