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过情人节。”“正巧,我也是。”
这个城市的二月,乍暖还寒,与小人儿玩耍的间隙,看到陈先生上班时间发来的信息“节日快乐!”不由轻笑出声,难为他,如此大条的人还记得给我一个信息。也因如此,阴霾的天气里难得有个好心情。又是一年情人节了。
过去二十几年里,情人节于我而言,都只是平常。在有男友的日子,还是学生,这个节日总是天各一方,也因年少,并没有动辄千山万水跑去短暂相聚的信念。后来年长了,却又孤身一人,这个节日便如往常一般过了。
记得有一年情人节,恰好与母亲上街,也是春寒料峭的凛冽,大街小巷都是《没有情人的情人节》。那时还在上学,最怕母亲问及相关话题,父母管教甚严,不准早恋,所以一切都得小心翼翼搞地下工作,唯恐被发现来一顿口舌之利,故提心吊胆一整日。
好不容易挨到回家,见母亲没有提及,正待放下惴惴不安的心,却不想她突然来了一句:“还与他在一起吗?他现在在哪里上学?”惊得我哑口无言。
我自认保密工作一向做得好,也因长年住校,父母对此类事情是不大容易知晓的,却还是被他们知道了。后来细细回想,大抵是母亲趁我不备翻阅了日记本,我一向喜欢在日记里记录一些事。
但那时,恢复淡然后只得老实交代,他在城里一所专科学校,毕业后就没有在一起了。
只说了一句,母亲轻轻的“嗯”了一声便不多言,我亦不再多说。
后来时常感激母亲对此事的处理态度,平时他们对此事耳提面命,怕影响成绩怕遇人不淑,但一旦知悉,却还是由得我自己处理。是我自己的人生,父母干预再多,但路是自己的,还是得自己走。而他们,相信我可以处理。
后来每逢情人节,若父母知悉我要出去,会询问,我亦老实作答,也没有可以隐瞒的,单身一人,透明简单的生活。
图来自网络只是难免要受到热闹的牵连。好几个情人节,恰逢工作日,回家的公车都要经过市中心,而一到市中心,都将遇到交通管制,只得下车步行。
于是我一个人穿过热闹的街头,走过老街,穿过人潮人海看人世喧嚣。大多是青春洋溢的年轻人,一双双,一群群,热闹而张扬。
因为年轻,连爱情都是热闹的,熙熙攘攘。
这样走过人潮,是寂寞的,并不是因为单身一人而寂寞,而是因为对未来的茫然无措而寂寞。那是极其消沉颓败的时候,内心茫然不知所踪,故人已走出,却没有遇到心系之人。看似平静,却有暗涌时时准备席卷而来。
人潮看似热闹,但其中必定有同我一般之人,特别是身处热闹中的人,越热闹越寂寞,像苍茫的雪,茫茫不知尽头。于是用狂欢掩饰内心的寂寞,越狂欢,寂寞就有多深沉。
也是须得尝过寂寞的人,才能在与爱情不期而遇时感受到其中的难能可贵和美好,从而更加珍惜。
图来自网络与陈先生在一起后的第一个情人节是周末,他上夜班,在家等他起床后再联系。他却记错以为是工作日,一个人跑去接我下班结果堵在闹市区,联系才知我在家中等他。
他堵着不能动弹,我只好坐公交去找他,狂堵,在距离一公里的地方下了车步行,他也刚好找到有空位的停车场。
似乎所有人,都在赶这一场热闹。也由此感受热闹的不方便,人挤人,餐厅爆满要排长队,物价昂贵。
我们穿梭在人群里,苦笑,索性往老街走。是这个城市闹市中心的一处风景,有年代的老街,经历了凄风苦雨的土楼、木质小楼顺着坑洼不平的道路延伸出去。老街不长,却每一栋都是历史的痕迹,屋檐上长满了干枯的草,颓坯的墙上斑驳的痕迹,历经半个多世纪甚至更长的光景,在这繁华地段高楼大厦间苟延残喘,讲述着这个城市古老的历史。
越是古旧沉淀了历史气息的事物,越是能唤起内心的鸣响。比如年少时期开始珍藏的一封泛黄信件,一张遗留的邮票,一些信手写下的句子,都能在某个时刻唤起沉睡的记忆,或者激发内心迫切的情感。
在蕴含着古旧气息的老街上行走,隔着历史的沧桑,是扑面而来的温情。真想就这样,与身边的人,一起经历风雨走过泥泞坎坷,跋山涉水去往心里的一方净土。一起到白头。
这个情人节,也因为身边有了一个安心热烈的人,有了不同的意义,不是孤独,不是寂寞,有的只是热泪盈眶般的丰盈。只是让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这人潮如海,有一个人,可以陪你去听山间的风,去看山巅的日出,走过每一个黄昏和清晨。
一座城,一个人,一世相守。如此,重要的不是情人节,而是身边此刻与你携手走过的那个人。
晚间在楼下与陈先生告别,他说“这是我第一次过情人节。”我笑着看他,“正巧,我也是。”
后来,我们要一起过所有的情人节。
文字/时挽
国境之南。
我想要随遇而安的生活,却梦想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