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乡村振兴战略:核心在让农民增收,鼓励成立村镇银行
这几天,王磊一直在纠结一件事情,“到底要不要签下这块地建一个小规模的休闲旅游度假中心”。
让王磊下不了决心的原因很简单,他看上的这块地是怀柔一户村民家中的土地,“无法过户,只能签转让协议。”
按照王磊的预算,整个项目下来需要投资将近2000万元,一旦村民反悔,撕毁协议,那他投入的钱很有可能会打水漂,“感觉就是没有法律保障。”
王磊的担心不无道理,在近日由土流网主办的全国首次“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发布会”上,湖南省法制办党组书记、主任肖迪明在接受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专访时直言,资本下乡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让企业或投资人放心。
当然这个问题在未来可能会得到解决——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法治乡村”,强化了法律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
在肖迪明眼中,无论是资本、技术人才下乡,还是创新新业态,都需要法制的保障。而这也是湖南省法制办和土流网合作开展深入研究的初衷。肖迪明透露,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础,在湖南,省市两级政府可以根据本地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乡村振兴核心在让农民增收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指出,去年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4.79亿亩,其中承包面积占36.5%,也即全国超1/3的土地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土地承包户和经营户,都是新的经营主体。
张宏宇说,中国有2.6亿农民,其中2.3亿是承包农户,还有三千万渔民、牧民和林农,这些都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乡村振兴,不仅要组织农民,发展农民、提高农民。最重要的是富裕农民。”张宏宇说,目前,全国合作社有254万家,社会化经营组织115万家,产业化经营组织43万家,其中龙头企业13万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245家。
尽管已经有如此多的资本下乡,但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还是觉得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对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效果还不够明显,部分产业发展尚未能反哺农民等。
而在肖迪明看来,资本下乡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产业兴旺发展,这也是整个乡村振兴的一个基石,没有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就是句空话。“要让过去的农业升级,需要引导更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流向农村。”
肖迪明说,城市融资有很多手段和渠道。但是农村靠什么来融资?“作为企业来说,我要把钱放下去,你总得让我放心。”
要实现这个目标,光有口号不行,必须要制定具体的法律制度和规范。“明确依据、明确标准、明确规范、明确程序等,要让大家去农村发展心里有数,我可以干什么,我可以怎么干,我可以怎样维权。”肖迪明说,这也就是农村法制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巡视员胡恒洋认为,企业到农村去发展,一定要跟农民搞好关系。“要跟农民建立紧密合作机制,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尽可能的使农民的收入增加,这样才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宋清辉开出的“药方”是,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具体项目建设,搭建政企合作平台,以政府为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与社区、农户的对接,进一步加强对资本下乡的监督管理。
探索乡村金融
“宅基地不能抵押,土地的承包权也不能抵押,能抵押的只有荒山、荒丘、荒滩、荒地等经营使用权。”肖迪明说,想解决这样的问题,要通过修法,比如农村的承包经营权到底能不能做抵押,这些都可以探讨。
“三权分置,所有权是集体的,承包权是个人的,承包之后个人的经营权作为抵押,不会影响所有权。这样可以解决农民个人抵押的问题。”肖迪明说,抵押的问题不解决,资本下乡的安全问题就无法保障。
实际上,由土流网孵化的美丽新乡村,正逐步探索将金融机构引入到乡村闲置农房的改造中,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乡村发展的经济困局。
“乡村的全面振兴势必来自经济源头的繁荣,”伍勇认为,如果要全面对接乡村振兴,就要充分开展好市场化服务、发展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除了产品、技术的基础性服务之外,更要创新推出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大数据服务。
对于乡村金融的探索,土流网在两年前首创的“土流网+保险公司/担保公司+银行”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已经先后在湖南省汉寿县、新疆奇台县落地实施。
在上述模式中,土流网先行提供权威、精准的土地估价给银行参考,银行贷款发放后一旦出现坏账,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几乎同时土流网会利用“国内最大土地信息流转平台”的先天优势介入土地经营权的处置,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土地经营权的二次流转和变现,形成了在办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中风险有担保、处置有打包、流转有平台、评估有专业、变现有保障的服务格局。
“我们希望通过土流网的专业和保险公司的介入,将之前全部落在银行身上的风险进行分解,”土流网产权交易部门相关责任人介绍,之前金融机构不想或者不敢进入农村的症结在于对抵押物的处置问题上,那么土流网利用行业优势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无法界定价值、对银行来说无法变现的农地经营权,进行相应的价值评估,并实现农地经营权的快速流转变现。
易居中国研究院研究中心总监严跃进在接受法制晚报•看法新闻采访时称,乡村土地市场受制度约束,如果改革不到位,会产生很多问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欢迎资本进入,但现实的状况是,部分银行给予的相关贷款比较保守。”
肖迪明觉得,基层政府或者地方政府可以在农村设立小额贷款担保公司,解决投资方的后顾之忧,“由政府提供服务,这样的小额贷款不用担保和抵押。”
此外,还可以发展农村自己的金融机构,比如成立村镇银行,“把农民手中分散的钱集中起来,解决办大事的问题。”肖迪明说。
打击农村的黑恶势力
企业到农村去发展,可以利用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
胡恒洋说,这些年来,国家不断在加大对农业农产品的支持,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支持体系。“比如补贴政策,不仅有普惠制补贴,还有退耕、休耕等几十种专项补贴。企业去到那里,也可以申请这些补贴。”
作为法制办的主任,肖迪明也看到了目前农村普法工作的不足,“大部分都流于形式,并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农民给出建议。”肖迪明心目中的,农村普法工作应该形式多样化,且内容活泼有趣,“要和实事结合起来讲法。还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因人施策,更要强化大家的法制意识。”
“要培养契约精神、合同意识、还要守法。当然我们也要培养基层干部的法制思维,把我们政府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作为政府部门来说,不仅要加大执法力度,还要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向基层的延伸。“要严厉打击农村的恶势力,特别是家庭的恶势力。”
“要完善乡村调解、市县仲裁、司法保障在土地纠纷方面的解决机制。”肖迪明说,还要完善农村的公共法律服务机制,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法律援助、法律示范救助,从而实现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维护。
“从政府角度而言,应在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前提下,严惩那些危及资金安全的腐败官员等。对企业而言,应规范化运作,保持经营状态阳光透明。”宋清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