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行与思 (2022)

暑期行与思 7.18

2022-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虚怀若谷_4a90

字数 1988

在抉择和行动中不断追寻

一、线上共读《彩虹色星期五》活动记录和反思

有些行动只因心动!

(一)抉择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思考《彩虹色星期五》共读活动举行吗?如何举行?什么时候举行?在片刻犹豫后,果断按照自己的初心做出了决定:就在今晚举行。一是对孩子阅读此书进行一个小结和反馈,二是增加阅读的成就感,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培养阅读兴趣。

永远的星期五

(二)准备

1.热情邀请同行

我开始梳理共读交流的问题,一共梳理出31个。梳理到一半的时候,又做了两次决定。

一是在大群里发出共读邀请。时间和时长上有过犹豫,鉴于早上和小组5个孩子视频聊天的感觉,参与人数应该可以有基本保证。就定了七点,时长40分钟。但为了参与性,所以等到7:15才开始,还延长到了8:20。

二是在教研组发信息,表达两点意思,一是决定举行共读,二是问题我梳理,三是想举行的班级我分享问题。当然,我隐约中察觉到自己潜意识中有一丝想法,会不会有老师愿意承担一部分问题的梳理任务。

但这一切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共读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出来吗?

2.渲染阅读的氛围

晚上6:40二次发通知,发长文挑战视频烘托氛围,7:15准时开始整个交流活动基本顺畅、热烈、自由、开心。

3.推荐共读书籍

共读结束后,通过让孩子们选择“自由阅读、老师选书共读”的方式,决定了共读《小猪稀里呼噜》上下两册。推荐的书籍是遵循了两个权威机构,新教育研究院阶梯阅读书目和和南明教育阅读课程书目。对可能出现的家长不认同等问题可以做出强有力的解释。

(三)反思

家长方面:

不参加交流的原因有多少客观的?又有多少是主观因素?如果是主观因素,那又是为何?如果是客观因素,又有几分是努力一下可以克服的?

参与情况统计:

参与共读人数和名单(25人)

张宇轩 魏子航 崔雅竺 张欣宇 谢怡彤  贾欣杰 南木易  李思源 王博研 王润娇

杨志远  王紫菡  张舒涵  陈景鑫  王欣钰 王博研 焦俊翰 翰奕函  白羿彤 赵书熠

张若茜  霍悦可  滑尚澔奇 焦润冬 王烁春

未参加:17人

程远航妈妈:忙,刚回家,看问题完成。任铭扬 张一鸣 冯子皓 张轶萦  薛雨阳 尚依霖 姚舒辰 王崇文  杨佳雨  张芯诺  乔馨冉  王静茹  李筱可 杨亚锟 武桐欣  王紫宸

教师方面:

1.学情掌握不够。交流中根据时间和学生答题情况把30个问题压缩到20个,还没有拓展延伸。

2.心中必须装着每一个。王紫菡妈妈对宇轩奶奶的回应,可谓是用心用情,有担当有行动。而自己当时的回应明显缺乏包容。此刻反思为何知行不一。原因有三:一是今天一天满满当当的活,交流结束脑袋近乎不转了。二是在交流中一时没法准确了解参与人数,感觉参与的孩子很少,自己努力的意义感不够强烈,三是对不能参与的孩子,和不重视班级活动,不重视孩子阅读的家人还是稍稍有点点情绪的。但这一切在当时都是察觉不到的。紫菡妈妈的回应一下子就洞见自己的内心了。

用弥补的方式,把问题发给未参加的家长,爱心鼓励一下。

3.最后的共读决定是否有效?有两个小朋友选择了A,其他小朋友选择了B。对不同意共读的孩子应该如何对待?

决定克服困难共读,原因只有一点,就是想带动不爱阅读的孩子,缺少家庭阅读氛围的,留守儿童的阅读问题。

如果可以,我会用录音的方式伴读。整个假期,想着孩子们能穿越三本整本书,为生命和成长,输入最好的营养,就觉得辛苦一点也值。

书买了,自己读了,大家交流了,这钱才花的有价值。

二、完成既定任务的充实

有些行动只因感动!

1.《儿童读写30讲》,送给新父母的一份真挚的礼物。

今天按照计划完成了《儿童读写30讲》整本书的录制工作。今天完成了下篇中6篇的朗读及中篇的一篇补录,花费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但完成任务的一刻,心里非常的轻松。

这也算是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因为这是送给渴望并努力成长的彩虹花新父母的一份礼物。

2.“彩虹花成长在夏天共读共写”第2期,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终于赶在共读之前三分钟,完成编辑,分享在班级群里。很遗憾,缺少了一个小朋友。很满意,为硕晨小朋友再一次发表日记。今天为硕晨办理了转学手续,祝福这个小孩快乐成长!

转学的荆硕晨

三、尊重个性,找到合宜的方式帮助孩子

今天为了发表孩子们的日记,倾听了一位家长的真实想法,感受深刻。

1.我概括为:家校(老师)之间没有矛盾,但有问题存在,但彼此能相互了解,深度信任。其次,问题不是家长制造的,也不是学校或老师制造的,可能是现实社会的普遍现象。

2.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正确认识两点:一是有些现象是孩子成长阶段的必然;二是孩子性格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不喜欢阅读和不喜欢写日记等也是正常现象。大人不要为此焦虑,老师也不必为此发愁,教育是慢的艺术。

比如今天这个小孩,每天的学习清单完成特别好,坚持的也很好,唯独不喜欢写日记,但是在学校能明显看出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很强。怎么办?我选择用帮孩子修改日记的方式,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一次否定的声音,对我们的决心和信心就是一次摧毁。似乎走得越来越小心翼翼,走得越来越如履薄冰。但我们一直未曾停下脚步,依然踽踽前行,只因为自己的内心如王阳明先生所言:此心光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