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达康书记的爱情谈起,婚姻关系中妻子是什么角色?
当我们遇见达康书记的时候,他是个一心想离婚的中年大叔,孤寂,疏离,无趣,一门心思当政治家,硬气梆梆的身上丝毫没有爱情的影子,也让人联想不到达康书记是曾经拥有过爱情的。
大概他自己也忘了爱情的样子吧。只有前妻欧阳菁还记得,当年那个一大早守在自己门前送一大袋自己喜欢吃的海蛎子的达康。
那个还不是书记的达康,挖了一个晚上的海蛎子,一大早给自己喜欢的女孩子送了一大袋自己挖的海蛎子。清晨的风微微地吹着,他的内心也该是轻飘飘的,柔软而温润,拘谨地注意着喜欢姑娘的反应。
爱情美好的样子,达康享受过。只是慢慢相处下来,达康成了书记,欧阳菁还是那个内心住着20岁少女的欧阳菁,两人原本的三观不统一,再加上成长步调的不一致,开始渐行渐远。长达八年的分居后,终于走到了离婚这一步。
《人民的名义》中对达康书记的离婚做了很多细节的展示。
欧阳菁答应离婚的那个晚上,达康书记在未完工的会展中心选了个风景很好的邻水亭子等她过来商量离婚细节;
在欧阳菁最后下车被捕的时候,已经离婚了的达康书记悄悄拉了一下她的手;
他记得欧阳菁的生日,只是入狱提审期间不让探望,只好对着照片暗自神伤。
走到离婚这一步,他们之间爱已经没有了,情分还是有的。
和两人共同好友王大路聊到前妻欧阳菁的时候,达康书记说到:和欧阳菁结婚二十多年来,她的心理年龄还和20岁的一样不成熟,这样的心理年龄在20岁显得可爱,但是在现在看来就有些一言难尽。
王大路同意他对前妻的评价,但是不同意他对欧阳菁的做法,王大路认为,现在的欧阳确实不可爱,可是两人结婚多年,对待不能共同成长的欧阳菁,达康书记显得不近人情,缺乏包容和耐心,因为即使两人之间没有了爱,但是在欧阳菁原地踏步甚至是处于落后地位的时候,达康书记应该停下脚步稍微等一下她,不应该走得太快和置之不理。
在看完达康书记的爱情经历,特别是达康书记和王大路的讨论,我不禁思考一个问题:婚姻关系中妻子是一个什么角色?
达康书记认为不能共同成长的妻子使得婚姻的维系成为不必要,王大路认为妻子是家人,即使不能共同成长,也是要多提拔和关心的,不能弃之脑后。从本质上来讲,其实他们的讨论分歧在于一个把妻子当成感情培养的恋人,一个把妻子当成婚姻关系下的家人。
德国社会学家L.穆勒曾将婚姻归为三种动机,即经济、子女和感情。古代社会,婚姻的主导动机源于妇女是创造财富的活动工具,娶妻是为了增加劳动力。人类婚姻史的第二时期,妇女劳动范围逐渐变小,财富及继承问题日趋突出,于是子女便成了婚姻的主导动机。婚姻是为了生育合法的儿女和照管家室。第三时期,妇女社会地位起了变化,个人自由意志(即感情)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其次才是生儿育女和权衡经济。
对号入座,现在我们社会处于第三时期,虽然现代社会中经济和子女这两个因素在婚前考量和婚后占有的比重仍然占重要地位,但是感情因素的比重在慢慢提高。
换句话来说,在未来的趋势里,感情会成为婚姻的最大动机。
现代社会中的“不婚族”越来越多就是一个例证。经济越发达的地方,“不婚族”就越多。他们不婚并非是排斥婚姻,可能只是没有遇到“对的人”,无法构建感情基础,所以没有结婚的冲动。
同样,按这个逻辑去理解,在女性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的状态下,婚姻会从财富和子女需求中解放出来,理想的婚姻是两个人在自由感情主导下的结合,妻子应该更像是恋人的角色,婚姻关系下的夫妻也有共同成长的义务。
这样说来,达康书记的GDP不仅过关,思想上也是比较前卫的。你怎么看,你认为妻子是恋人成分多些还是家人成分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