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问寻:Second-Day2

2019-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知是睡着_却又未醒
华夏大厦俯瞰

这是早上,不是夜晚。

嗯,又是一个起得比鸡早的清晨。但收拾完毕出门的时候,还是已经七点了。

光华街

七点的昆明,还没有睡醒。

她不像北京,永远都是灯火通明,永远不会休息,永远停不下来拥挤。她像一个温婉而慵懒的少女:我开心,我也可以明静。

清晨的昆明还是有一丝凉意,我环抱双臂,锁住身体的暖气,悠悠然去寻找早点。

小笼包&豆汁&小咸菜

刚出炉冒着热气的小笼包,一碗热腾腾地原味豆浆,再配一碟色彩鲜艳的咸菜。

精致的意义在于,看着就满心欢喜。

美食携带着热乎乎的蒸汽裹进肚子里,然后顺着血管流窜到全身各处去,前一日雨水堆积到今日的凉气被一驱而散。

首排 73路公交二层

二层高的公交车像一只巨大的甲壳虫停在我面前,车上空空如也,坐在二层的第一排,视线无比畅快,有一种自驾前四后八的快感;前方的自行车无比渺小,一靠近就感觉要被碾压一样,紧挨着经过的电杆也好像要刮到车窗,从路边延伸出来的树枝仿佛擦着我的脑袋经过,惹得脖子忍不住一缩一缩。

滇池路

天气好的一塌糊涂,前方的道路一览无余,越远离市中心,民族的气息愈加分明。耳机里放着节奏分明的音乐,身上每个细胞都跟着跳跃。

云南民族村

又被天气预报欺骗了。

这美丽的日子里放弃了美丽的裙子,乌漆麻黑着从头到尾。

还要深深地感谢让我的身影得以留在这里的三脚架,,以及让我能在盛日下举首抬眉的棒球帽和太阳镜。

                      昆明故城

民族村正门前,是昆明故城,到处是古色古香的小门店,花色艳丽,果香洋溢,夹杂着撩乱的吆五喝六,卖着云南知名的这些和那些,身着民族服饰或汉服又或C服的少男少女随处可见,建筑风格的年代或近或远,在太阳让人略微晕眩的照射下,感觉像是跌进了虫洞,穿梭于不同时期的民间。

                      云南民族村

过了昆明故城,就是云南民族村,集云南主要的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藏族、景颇族、哈尼族、德昂族、壮族、苗族、水族、怒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僳僳族、普米族、满族、回族、瑶族、阿昌族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

少数民族,无论穿衣打扮,歌舞语言,信仰习俗都给人一种不可估摸的神秘感,不自觉的能联想到团体,虔诚,前世来生。他们热情,却不敢让人轻易揣摩,他们身上总有一种现代人失去的年代和厚重。

进来第一个看到的是阿昌族寨,进门便看到身着寨族服饰的男女,扫地端水,聊天呼喊,在自己的圈地里过着平凡的日子,寨神守护着他们远祖和村寨的守护神。

阿昌族寨门 寨神

穿过小路,就是景颇族。在供奉太阳神神碑的目瑙示栋后边,年轻的人们抱着鼓一遍一遍练习着他们承载民族文化的歌舞,笑声爽朗,落落大方,似这世上最幸福的族群;像脱离了世上的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跳脱于这个世界之外。

目瑙示栋

精致整洁的房屋里满满是生活的气息,新奇感带来的憧憬,让我不断的靠近在靠近。木制的仿乳雕饰,设置在民居楼的两侧,景颇人出入家门必须抚摸,彰显对伟大母亲的崇拜或缅怀,也可当做上下楼梯的扶手。

木代房 厨房 子女房

民族村有些大,四通八达,没有特定的哪处要去,就凭着感觉随意地转,刚到一座建筑的门口,漂亮的花盆底吸引了我的视线,摄影师跟随着房屋里穿着清朝服装的女子,我这才后知后觉。

满清满清,我这是到了满族了。

所有的建筑服饰风格里,也只有满族的稍显熟悉,心理上不那么迥异,梳洗换装都与我们所知的相仿,烧柴火的大锅灶却是很多年没有再见了。大概也是清剧看多了的缘故。

满族 满族 满族 满族

满族的爱新觉罗,回族的穆罕默德,信仰便是信仰,不是简单的崇拜而是信念和仰望,有信仰是好事,至少任何时候,都不会绝望。

清真寺 清真寺

相比于其他不熟悉的民族,湘西赶尸,苗女种蛊,苗族总是给人更多的神秘和传说,忍不住一探究竟。

苗族村

热情啊……善歌善舞的人儿总是过于的热情,以黑为美的佤族请出他们动人的“黑珍珠”少女为所有人献歌献舞,没有流行乐,没有电子音,只有一面手鼓,和一喉清亮的嗓音,柔软的腰肢舞出绝美的身段。

美,是真的美。

那一刻,五官不重要,肤色不重要,那旋转不停的舞姿以及赛过太阳的热情,才真的是是迷了眼睛。

欢呼且呐喊,所有的人一起陷入这个热情洒脱的“怪圈”。

但也有人默默地走开。

我想起来一个不久前听到的段子:

中华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五个都会跳舞,只有汉族会喊666。

我当时笑了好久。

现在看来,除了不会跳舞,连放纵地心态也不能和这些与世界之外相通的人比拟。

佤族舞台

舞台下面,稍稍往后退几步,看到几个佤族风味的小吃店,只要你路过,他们都会热情地对你呼喊,却也不过多纠缠,这份恰达好处的热情,让人身心愉快。

佤族米酒

我站定了。

不知何时‘迷酒’的我,是一定要尝一尝这米酒的。

初入口,一股香甜,夹杂着碳酸饮料的气泡感觉,将咽未咽时属于酒的味道才漫出来一点点。

更像是一种饮料。

店主打着手鼓,刚做舞蹈的黑珍珠随机的加入进来,音高嘹亮,用以欢迎我们的光顾,一曲完毕哈哈大笑,一点也不在意甚至主动要求的合影,随机编撰的歌词逗的合影的姑娘笑得面红耳赤。

真好啊,好的想重新投胎,投到这一片。

民间手工作坊 民间手工作坊 民间手工作坊。

今天天气太过于美好,也得益于这里的空气十分清爽,只要拥有一个好的镜头,每一帧都是最自然的和谐风光。

蒙古包 蒙古装饰 经幡

想要记录的东西太多,结果就是很多都忘记了,也因为交叉的路线走的人晕头转向,过多的民族看的人眼花缭乱。

                        吉象演出

吉象按摩 吉象表演 谢幕

不到十一点,我施施然走进大象表演场,坐在中间,支起我的三脚架准备观看,主持人的语速很快,夹带着不知道刻意还是不刻意的扭拐,卖大象饲料的工作人员推着车走来走去,小孩子时不时过去喂一把;偶尔叫观众上台,和憨厚可掬的大象共同表演。

谢幕的时候鞠躬,单腿弯曲,忽闪的大耳朵,嘴巴里嚼着东西,一种忍俊不禁的优雅。

半个小时,吉象表演结束,出来觅食刚刚好。

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米线,几乎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于是我的继续选择了它作为我的午餐,配上一饼口感十足的饵块,依山傍水,享受中午的悠闲。

昨天红汤,今天干拌。

滇味豆花米线&饵块 餐边风景

运气很好而恰好遇到的孔雀开屏。

刚到这里就看见它已展翅,已是稍稍收了一点,全绽放开的时候无与伦比,虽然手机拿出来慢了一步,但已尽收眼底。

                    高原的呼唤

民族村有一处直升机全景游览,我心劲满满,吃过饭边游览边寻找直升机观景处,尽管做好了十二分的烧钱准备,还是被直升机的价格震了一下,瞅了两眼机坪上巨大的直升机,撇了撇嘴,扬长而去。

两点多一点,我前往滇池大舞台,因为两点四十的时候,有一出《高原的呼唤》。

来的还算早,选了靠正中间的位子,我支起三脚架,给手机插上充电宝,喝了两口水,翻阅着介绍图册。

所有夹杂民族语言的唱词我都没有听懂,直到最后的《呼唤》。

字幕显示屏上播放的真与善,和着那动情的呐喊,激荡起内心深处的情绪,徘徊在整个大厅。

他们面带微笑,挥舞着双手,大喊“我们在等你”,让人忍不住去举起双臂回应,告诉他们,感谢你的等待,我们终将回来。

莫名的情绪,逼得眼眶泛出一点红,这难以言喻、无源而起的情绪,因为一场呼唤,突兀地涌上心头。

这一天,
你来了,
可转身又要离去,
离别的时候,我的朋友啊,
请你收藏一束高原的阳光,
在寒冷的日子里,他能温暖你的手;
请你带走一捧高原的水,
在忙碌的生活里,他能滋润你的心;
请你带走一支高原的花,
在平静的岁月里,他能装点你的梦。
最后,请讲高原的呼唤轻轻的放进你的行囊,
孤独的夜晚啊,你会听见,
我们依然在你离开的路口,等你……

收起支架,拔掉充电线,重新戴上墨镜,在人潮中遮挡住自己的情绪。

我离开了这里,怅然若失。

在盛日下,我一步一步地,走向一站以外的滇池。

滇池石碑

我不知道,民族村和滇池的是不是上天刻意的安排,但他们的结合,真的是恰到好处。

民族村激起了我原始的情绪,而之后滇池,在保留感慨的基础上,清洗了情绪的负面色彩。

海埂公园 海埂公园

我没有搭乘任何的交通工具,沿着池边亦步亦趋,灵魂被这池中水和岸边风清洗的一尘不染,升入上空,仿若透明。

无意中听到码头游艇即将出行的声音,没有丝毫犹豫,踏上了远行的航班。

飞机和轮船,总有一个要上的去。

拍照的时候一个南方大叔被我优秀的自拍神器所吸引,言谈见听得出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对身边陌生女孩捧的相机型号脱口而出,侃侃而谈。

“你这个好哇,以后自己一个人出来玩都不怕没有人拍全身照了。”

“如今玩摄影可真是容易,那时候光这一架相机就得花费半年薪水,还不算胶卷。”

“没有想到玩摄影容易了,养孩子养房子这么难了哈哈…”

开朗不起来的时候如何也不能,可一旦开朗起来身心也达到极致的放松,明不了是因为放松才开朗,还是因为开朗才放松。

管他的。

游轮滇池

太美了。这种不需要任何滤镜的广阔都怀疑眼睛会不会欺骗自己,以至于不喜欢朋友圈直播的我都忍不住当下拍出视频告诉所有喜欢美的人。

可是再精密的镜头,也比不过5.76亿像素的眼睛。

我从没有想过,我瞳孔的焦距可以释放这么远,远到好像要穿插进水天一线,视线极速远行,自己就置身在一片蓝色涌动的世界。

西山睡美人

游艇上展示着歌舞变脸,背后应着五官明晰的西山睡美人,红嘴鸥在水面上畅游,时而近得要冲向人的面孔。

我放下手机,放下一切,迎着这微风,冲向蓝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