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齐物论》
这一段是庄子《齐物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在讲“齐物”。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全篇由5个相互独立的故事并列组成,虽然内容上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内容的主题思想却相互贯穿。
万物是一样的,叫“齐物”。
那么,是在什么境界上看到是一样的呢?
在道的境界。作为人的境界看万物的话,一定是不一样的。我们一般人之所以缺乏智慧,就是因为我们是用人见,不是道见。人见就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就有自己所谓的角度,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角度,结果就开始辩论。事实上如果是站在道的角度,万物都是一样的。所以“道行之而成”,就是说万物的生成,是因为道运生而成,物是因为道的这种运生而产生,叫作“物谓之而然”。
那么,万物都是道生成的,所以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因为我们人心有分别,所以我们就“有之可也而可,有之不可也而不可”,就开始分别了。
简单来说,齐物论就是指即使是不同学科,其中的底层思想也是相互联系的。
例如哥德尔的第二定律——数理的所有一致的公理化形式系统都包含不可判定的命题。根据这个定律,学者们得出“一个系统,凡是自洽的,必是不完全的”。这个定律广泛影响在数学、逻辑学、哲学、语言学、计算机、宇宙学等。所以我们有跨学科的思维。
为什么人们必须拥有跨科学的心态,才能高效而成熟地生活。在这里,我想引用古代最伟大的律师马尔库斯·图鲁斯·西塞罗的一个重要思想。西塞罗有句话很着名,他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在生活中就会像一个无知的孩童。
这个道理非常正确,西塞罗正确地嘲笑了那些愚蠢得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人。但如果将西塞罗这句话推而广之——应该这么做——除了历史之外,还有许多东西是人们必须了解的。所谓的许多东西,就是所有学科的重要思想。但如果你对一种知识死记硬背,以便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种知识对你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必须掌握许多知识,让它们在你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框架,在随后的日子里能自动地运用它们。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郑重地向你保证,总有一天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我已经成为我的同龄人中最有效率的人之一”。与之相反,如果不努力去实践这种跨科学的方法,许多最聪明的人只会取得中等成就,甚至生活在阴影中。
今日小结
天下并没有什么新知识,所谓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的流动,像活水流经一个个池子,形成了一个个学科。
今天的文章小伙伴们觉得有启发请点赞,好用请转发。欢迎关注公众号【认知学习再学习】如果一个人,不断想学习,想了解,去反思;空杯心态,放下恐惧,不拒绝改变。认知升级,其实也就是捅破那层窗户纸。成长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