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端午

2022-06-03  本文已影响0人  Coco万在简述

022年6月3日 周五 深圳 晴  969/1000

【主题】日常记录

【字数】1348

过完6.1就有6.3,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所有的亲朋好友、认识我的或不认识我的,大家端午安康!

印象中的端午,还是有很多记忆犹新的片段停留在脑中。

印象之一:包粽子。

我的小时候年代已久远,那时候市面上没有如此品种繁多的粽子卖,就连白糯米的粽子也是需要老妈亲手包了才会有吃的。记得那时候,老妈总嫌菜场内那些挑着小担的人所卖的粽叶不够好,或叶面不够宽又或叶面不够绿再或者嫌叶面有虫咬过的痕迹,总之是各种嫌弃。

眼看临近端午节,粽叶还没有下落。老妈就会在某个周末带着我坐上巴士去外婆家乡下的山上采摘那些粽子叶,对于哪片山有好的粽叶,外婆都如数家珍。听完外婆的描述,老妈就背上那种竹子做成的箩筐,带上我奔向那片山林。那时候的我还不会采摘粽叶,或者偶尔采一片两片,老妈也说那几片不够好,我所起到的作用是替老妈壮胆,老妈觉得山林里多一个人多一份胆量。

采满一大箩筐,老妈就会带我回外婆家,然后把粽叶再倒腾到一个编织袋内,坐上回程的巴士。回家后接下来我的活儿就会挺多,要在水龙头底下清洗那些粽叶。首先把全部的粽叶放在一个大的水盆里用水泡着,泡上大约2小时后,就把水龙头打开,用较柔软的纱布用流水的方式,将粽叶的正面和反面一片片清洗。大概这样的方式清洗三遍,老妈仔细检查之后,觉得可以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接下来,老妈会把事先泡好的糯米端出来,在木质椅背的后面套上绑粽子用的一种植物藤条(类似绳子的作用),将粽叶卷成一个圆锥体,随着圆锥体卷进的还有一根末端长着小花花的装饰植物小藤条,待粽子包好后那个装饰的小花花就会刚刚好在粽子最尖尖的那一段,会制造一点小美感。

待圆锥体的粽叶卷好后,老妈会用一个小的量杯(以保证每个粽子的大小一致)在卷好的粽叶里放入糯米,然后使劲用筷子捅那些糯米,直到那些糯米被扎得特别紧实。然后就将粽叶沿着一定的方向整理得有棱有角,再用力把绑在靠背椅上的藤条缠裹住粽叶内的那些米粒儿,这样粽子就包好了。

老家粽子的模样

我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学会后面折叠粽叶和拿藤条缠绕粽子的两道技术含量很高的工艺,因为每每到这个环节老妈就把我包的粽子给否定了,说是扎得不够紧,又或是说煮的时候会散开……也可能我天生就不擅长干这活儿,但光是看着她们包粽子已经很兴奋了。

那时候所包的是清一色的白糯米粽子,没有其他任何口味。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后,就有了红枣、红豆、蛋黄+板栗、瘦猪肉粽。而且看老妈当年的心情和创意,总有很多脑洞大开的创意粽子出现在我家的餐桌上。我现在经常想:如果老妈不从事教学30年,她是不是可以成为一名高级厨师。

印象之二:挂菖蒲和艾蒿。

菖蒲和艾蒿在端午节那天在菜市场买回来,然后悬挂在门上。其实小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挂这个,而且家家户户都在门口上挂着;现在知道有驱蚊和辟邪作用。

等挂一阵子后,菖蒲和艾蒿慢慢会变干,我不知道当时是否洗过,反正老妈就会把那把植物放入大锅中加上满锅水将其熬煮。煮出褐色的水后,倒入大盆内,等温度降到体感可接受,老妈就会让我用这种水洗澡或者擦拭身体。因为那时候皮肤很容易过敏,而洗过之后确实会舒服一些。

印象之三:喝雄黄酒。

其实我现在也不知道餐桌上的米酒里是否加入了雄黄,但一定是要抿一小口。等看了《白蛇传》之后就明白了为啥要喝雄黄酒,同样也是辟邪的作用吧。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