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第一章 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读后感

2017-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一点就通报

       本周开始要学习的是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主编的“课程的逻辑”一书,相对于“教育的哲学基础”的生涩难懂,这本书阐述的主要是关于学校课程建设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学校内涵发展的重点,所以,阅读本书,可以更好的指导学校的现代建设。下面是第一章“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的读后感。

       一、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关于这一点,我想没有任何疑义,我想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一书中已经把教育的目的阐述的非常清楚了,那就是“教育不非理智知识与认识的堆积,而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书,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教育要关注“整体的人“的发展,即必须要注重孩子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协调,健康的发展。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科知识与方法等共性的传授,更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不断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长,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成功,还生命以真实,还生活以实在。

       二、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是要恰当处理具体的课程中“科学世界”与孩子的“生活世界”的关系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已有经验实现有意义的建构,从而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育。因此,学校的课程要回归生活世界的旅途,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把冰冷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火热的思考,就要需要教师学习和理解学科教学知识(PCK),从而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建构方法。当然,也需要防止一种倾向,就是过于关注教学的情境设计而去学科化的现象,这种现象事实上在过去的10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屡屡出现,也说明充分提高教师对于学科本质的理解是多么的重要。一句话,真理往往在两个极端中间,也就是说,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生的基本经验,但也不能唯经验,以致于过于割裂学科的知识体系,给学生理解学科知识带来负面的影响。

       三、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前面我们已经分析到,学生的学习离不开个人经验与相关知识基础,因此,着力改变课堂教师主导全局,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显得迫在眉睫。事实上,学生学习的知识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即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怎么做的知识)与策略性知识(为什么的知识),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关注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通过大量的练习与背诵来达到熟能生巧,甚至自动化的程度,但一旦过度,也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的熟能生厌和熟能生笨),因此,看起来我们学生的基础非常不错,但孩子们往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却非常差。这就是策略性知识的缺失,而这种知识如果缺乏学生的积极体验与个体建构,是无法有效转化为学生的经验。因此,切实改变教学组织形式,以问题驱动学生深度思考,以师生活动、生生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就显得必要而且重要。当然,十多年教学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模式化倾向,以一种极端取代另一种极端,如仅关注了课堂的热闹,忽视了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培养,都不是正确的教学之道。在我看来,教学的生长一定体现在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和情感成长规律,从而能结合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逐步生长,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归纳,才是真正的师生相长之策。

       四、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本书中指出,学校文化是师生在学校和班级的特定场所内,按照特有的社会结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而形成的学校独有的一系列传统习惯、价值规范、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综合。因此,对于深化课程而言,不仅仅意味着内容的更新、完善与平衡,更重要的是理想的“学校文化”的创造,特别是富有个性化的学校文化的创造。读后深以为然。事实上,如果校长与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转变,就算课程变化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也会走偏。因此,学校的文化因子中如何体现学生的差异,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如何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展开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它对师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一直以为,目前浙江省开展的美丽校园建设还是过多考虑了物化环境的显性影响,而忽略了教育目标、课程、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这些潜在的隐性文化影响,而实际上,这些才是学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的重点。这几年,像我校积极在课程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但一些教师分数之上,忽略学生品性生长的教育观念,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灌输式的教育行为还大量存在,这都需要学校在向现代学校的转型过程中重塑学校文化,并不断加以纠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