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集教子百家启蒙童我喜欢的

父母:请不要再用这些话摧毁我的人生。

2017-01-07  本文已影响1180人  麦小醺
父母:请不要再用这些话摧毁我的人生。

                                     文/麦醺

1、

小马,16岁,小时候因做事不利索,被父母骂:猪脑子。

小王,15岁,从小被母亲数落:就知道吃。

小张,父母离异,经常被一身戾气的母亲责骂:你怎么不去死。

小马为了让父亲看得起,开始赌博。在被债主骂“猪脑子”时,唤起了他儿时的痛苦记忆。他弄了一把手枪,结束了赌场里最有钱的那个男人的生命。

小王在饭店打工时,因为被老板说“就知道吃”,点燃了他童年的自卑和哀伤,用匕首插进了老板的腹部。

小张参加工作后,老板也骂他“你怎么不去死”,他提起一把刀把老板送进了天堂。

上面的故事来源于一个关于语言暴力的视频,故事中的少年都是沈阳看守所的少年罪犯。

2.

几年前,我所在的小区单元楼上,搬来了一对母女。母亲话比较多,而那个姑娘却很少开口,也很少出门。

她每次和母亲一起出来时,都是默默的跟在母亲后面。胆怯,惶恐,又茫然的样子。

时间久了,在小区里面经常会碰见那位母亲。从她絮絮叨叨的言语中大致了解到:姑娘大学毕业两年了,干了几份工作都是不到三个月就被老板辞退了。

辞退的原因都是因为姑娘沟通能力太差,无法适应工作环境。

没工作,先解决婚姻大事也可以呀。但是经人介绍了一圈,姑娘都没能谈好一场恋爱。

几乎每次都是男方提出分手,原因大致都是:这姑娘太闷了,强烈的自卑又敏感,和她交流太累了。

后来听门卫大爷说:姑娘3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姑娘判给了母亲。前些年,母亲试图再嫁,但是对方总是嫌弃母亲带了个孩子。

再加上母亲工作也不顺心,就把怨气撒在姑娘身上,经常顺口就开骂:你就是多余的,你怎么那么让人讨厌,累赘。

就这样骂骂咧咧的话一直伴随着姑娘读大学。时间久了,姑娘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觉得别人都讨厌自己。渐渐的,不敢多说话,不敢和人交往,以至于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直到现在,那位母亲仍然没意识到这是什么问题。仍然惯用“我那让人讨厌的闺女”开头说话。仍然逢人便说:我那让人讨厌的闺女,到现在都嫁不出去。

3、

作为父母,你是否也用过此类语言伤害过孩子:

你真笨。

你真蠢。

你怎么就不如隔壁家的孩子?

你怎么就这么没出息?

你就知道吃。

你不丢人,我还嫌丢人呢!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你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你不听话让警察把你抓走啊。

你真烦人。

你怎么这么让人讨厌。

你怎么不去死?

这种暴力语言的伤害绝对不亚于身体的暴力,那些语言就像一把利剑直直的刺像孩子弱小的心脏,让那些幼小的心灵疼痛不已。

沈阳心理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暴力语言可能成为最平常的杀人武器。

作为父母,总是有意无意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总想用语言和行为强势的控制孩子。甚至有的父母将孩子当做自己情感宣泄的工具,肆意的用语言伤害孩子。

很多父母会在自己心情烦乱时,或者孩子淘气时对孩子一顿暴力语言的羞辱,孩子在被责骂的那一刻看起来似乎很老实,很听话。

其实那不过只是孩子表面的平静,内心早已经波涛汹涌。因为天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认识到他在成人面前的弱小,所以轻易不会去反抗父母,所以他选择了沉默。

但沉默的背后往往在酝酿一场巨大的风暴

性格开朗的一些孩子在被父母语言暴力之后可能会选择一个无人的角落里默默的啜泣。

然后情绪得到了一些释放。长此以往,这样的孩子可能会缺乏心里安全感,喜欢否定自己,长大后也会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问题。

性格敏感一些的孩子被父母语言暴力之后,一般难以宣泄和释放这种痛苦、无助的感觉。天长日久,父母责骂过的那些话会深深的嵌入孩子幼小的心灵。

那些带有羞辱的语言就像一个定时炸弹蛰伏在孩子的内心深处。等他稍微有了反抗的能力,一旦有人去引爆这个炸弹,那么后果也许不堪设想。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足见,童年时期的影响对一个人的人生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一个成年人异常的行为,也许细细探究,追根溯源都可以在童年的经历中找到答案。

童年时期被父母责骂,羞辱过的创伤会成为一生中刻骨铭心,无法痊愈的伤痛。更会成为一个人一生抹不掉的灰暗记忆,让其不得不负荷前行。

所以。

父母:请嘴下留情。不要再用语言暴力孩子,更不要因此摧毁了孩子原本美好的人生。

                    ——END——

作者:麦醺。法律女一枚。努力工作,专心写字,静心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