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第2期28写作营社会热点哲思

读罢《百年孤独》和《身后那个村庄》我的些许感慨

2021-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雪泥鸿爪001

齐帆齐微课

近来,浏览了一下《百年孤独》和《身后那个村庄》,心生感慨,记录如下:

《身后那个村庄》这部小说,是湖北一个土家族作家宋福祥的佳作。去年5月份读过,花了两天时间,还在我的另一个简书号写了一篇读后感,那时即有些许不同寻常的感慨。

是的,现在,读小说的不多了,我有幸还是其中一员,颇感欣慰。

为什么呀?不只是由于自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更在于想了解当代小说家的作品到底怎么样!

那时读的过程中,我倒是完全沉浸在小说描写的氛围里不能自拔。

读的过程中,也曾遭到那位的遣责:就这么普通的小说也读,不会倒你的胃口么?怎么就不去读名著呢?

而今,读了《百年孤独》后,再度浏览了一遍《身后那个村庄》。

读了《百年孤独》,可能那描写的毕竟是个遥远的国度,感觉比较生疏,然而新鲜。

而读了《身后那个村庄》,感觉里面的场景,跟现在南方的农村生活太贴近了,简直是太现实了。

描写得太现实了,读着,读着,鼻子不透气,一直发酸,现在的农村竟然还是这个模样。

有时,还会偷偷地抹一下眼角,唉!总有那么一点同理心。见笑了!见笑了!

里面的悲欢离合,好象在我们那个村庄也一样在发生,只不过人名地名不同而已。

再说了,不管是描写农村的那些龌龊事,还是基层官场人物,一个个活脱脱的人,就在眼前一样。

但是,我在这里还想要说的,也许作家还有所保留,或许由于他自己本人也曾经干过基层干部,有所顾忌,不然,我感觉现实的农村更是龌龊!

至此,仿佛觉得有必要再罗嗦几句,算是有感而发吧。

这里面,我们不妨将《百年孤独》和《身后那个村庄》在心里稍稍作一个比较即可,不得落入“先入为主”的俗套!

首先,我们暂且撇开谈两位作家的名气,在此,我们只论文字,只论小说里的情境。虽然难不免脱不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论调,但是,我也要不吐不快,否则,我会疯掉!

本来自那次读罢《身后那个村庄》,打算再好好读上一两遍,也好好说道说道农村那些腌臜事。这次虽说又是粗略浏览完了,感慨还是差不多。所以,我还是全盘托出了上次的读后感。

是的,现在中国的农村,比小说里描写的,有些地方是更糟了,这个不是我悲观,或是故意抹黑。

然而,现实就是现实,不过是某些利益阶层视而不见罢了!

或许,社会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城市化以后,农村基层管理薄弱,空心化更厉害了。

特别是为了下一代的教育,哪怕没钱在城里买房,也要削尖了脑袋进城去,也就是应了那一句:再穷也不要穷了教育。

拿我们老家的那个村来说,离县城不到十公里,不大也不小,户口上在村里的也有近四千号人。

可是,在我们村小上学的区区不到十八名。

可以说,常住村里的,基本上是些老弱病残人员。要么就是富裕人家,修建一套别墅,有老人家居家养老;多的是些留守老人小孩,他们大多平常也住在城里,只是休息时回村照看一下;而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南下广东,或者是去了江浙一带糊口去了。

再一个,暴一下,我们那个地方,不知道怎么搞的,私立学校在校生好像多过公办学校的,乡村里的小学基本空空荡荡的,四五个老师守着十来个学生,很正常。

不得不要说到农业生产,比小说里描写的还要那个些。

基本农田,哪怕是以前的水浇地,也荒得差不多了。一个是种水稻吗,不划算,一季下来,不够人工和化肥农药钱。

只能种什么样的高产转基因玉米,一茬种下来,不怎么管,也至少弄个千儿八百斤,费力不是很多,一亩地下来,能弄个几百块钱的,这样吹糠见米,老农觉得值了。

还有一个怪现象,我们老家的农村也多的是,就是小说里提到过的,那些所谓的搞农业的企业家,随便编一个项目,申报上去,骗取国家的补助款。

实际上,他们说的那些种植项目,比如说种油茶种油菜,那些农业公司的做法很简单,收拢村里的山地或撂荒地,有模有样的跟村民签上协议。

是的,油菜是大面积种上了,待出了苗,到了油菜花成开,搞一个隆重得不能再隆重的油菜花节,上面来的领导们前呼后拥浩浩荡荡来一察看,就算是验收过了关,农业公司的补助款一到手,呵呵,肯定是再也无人过问了,恢复到和撂荒地一样。

哦哦,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草长得少了,连牛羊都不肯落脚罗,为啥?大量使用了除草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