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的毒鸡汤
在这个心灵鸡汤多得足以让地球每天泡个澡的年代。
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汤所包围,可喝了那么多汤,我们依旧还是自己,并没有因此而到达了成功的彼岸。

最近一篇名为《膜拜创世人套现15亿的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网文传遍朋友圈,文章宣称:你的同龄人,正在无声无息地抛弃你!就算你待在原地,你缓慢成长,也是一种退步;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年都如约而至。
一大早起来,打开手机,就有不下十位朋友转发。
早就对朋友圈里各种鸡汤深恶痛绝,不单单是浪费了流量,更是在不断的提醒你,你现在的生活到底有多糟,制造各种焦虑、不安的情绪。
韩寒发文怒怼,直言“讨厌这种标题,不单单是在贩卖焦虑,而是在制造恐慌。”
读来真是大快人心,就连央视也出来力挺,批评这类网文。

类似的文章还有很多,但考虑到码字者的自尊,就不直接复制标题。比如《一个老中医冒死写下的话,赶紧收藏!》、《一个连钻戒都不买的男人根本就不爱你》、《宁可单身,也不要丧偶式婚姻》、《做好这个,你孩子想不上清华北大都难》……
这些文章点击量都在10W+,咋一读,分析得头头是道,立马能对号入座,感慨良多,头脑发热,迫不及待转发朋友圈。
朋友圈里有不少依靠心灵鸡汤活着的人,一天少则一条,多则三五条,最多上十条的都有。几年过去了,并没有在他们的身上发现鸡汤滋养下该有的样子,倒是见到不少被鸡汤残害的例子。
一对热恋的小情侣,因为一篇不买钻戒就是不爱的网文分道扬镳,文章说,钻戒是爱的象征,如果一个男人,连钻戒都不肯买给你,那他一定不爱你。女孩对号入座,愤而分手。
一个孕期的准妈妈,因为一篇月收入不过万,别让你的孩子到世上来受苦的网文,打下已经成形的胎儿,在鬼门关走了一趟,从此失去做母亲的权利。文章宣称,如果你月收入不过万,没有学区房,没有几十万的车,请不要让孩子来世上陪你受苦,否则,他一出生就要重复你不堪的生活。
一个年轻的妈妈,因为一篇老中医冒死写下的话,深信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愈能力,拒绝送高烧的孩子去医院接受治疗,差点酿成大祸。
最可笑的要数各种关于美容,减肥的文章。一个120斤的微胖女孩,因为一篇体重过百的女人没前途的文章,绝食减肥,抑郁到想自杀。美白、祛斑类更是荒唐至极,曾经尝试过一些看上去还算靠谱的方法,毫无效果,8岁的儿子说:妈妈,别臭美了,非洲人怎么可能变成欧洲人。我哑然失笑,竟然不如一个孩子看得清楚。
最荒唐的应该是一年读500本书的人生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刚看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每天两个小时左右,20天才读完;《红楼梦》看过两遍,花了好几个月,也只是把故事情节读了个大概。我自认是一个愚笨的人,但试问:这世间是否真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能人。如果真有,一年365日,那500本该怎样来读。更有公众号推出“听书”,每日10分钟,一周20本,书单里全是名著。如果一本厚厚的经典真的可以用1000字囊括所有,轻轻松松听一遍,就能汲取书中的精华,那文学的魅力何在。

都是些毫无价值的鸡汤,为何我们却如此热衷。
大概是内心的不安、焦虑和功利在作怪吧。

我常想:人最大的才华,不应该是外在的文凭,高超的技艺,而应该是学会思考,用心用脑来看这个世界,而不单单是用眼。
大抵只有这样,在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鸡汤时,才能理性地做出选择,而不是盲目的掉进流量的漩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