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

却嫌脂粉污颜色

2020-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楚丫丫

昨天在日更里写到馋粽子了然后自己包粽子并展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今天在读《南方周末》(2020年8月13日)看到了《爱情意识流/白米粽子》文章,作者叫王鼎钧,文中有些文字读来很有感觉,在此分享一下:

“不必等到端午,我也会想起包粽子。当然是童年的事,可以说是社会淳朴吧,那时包粽子年年都是白米红枣。后来粽子商业化了,商人制造繁华,粽子就品类众多……不过回忆起来,还是当年那种一清二白的粽子,简单明了的粽子,令人回味无穷。”

“包粽子用的竹叶也要经过浸泡才不会裂开,水中有了碧绿,那一片片憔悴的竹叶好像又恢复了青春。”

“煮粽子,要煮一段很长的时间,嗅觉来陪伴这些嘴馋的小孩,米的浓香,枣的甜香,竹叶的清香,水蒸气的无可名状之香。"

”吃粽子了!剥开竹叶,白嫩滋润,弹性抖动,这哪里是粽子?这是人参果!吃,满口清香甘甜,通过咽喉食道,母乳一样舒服。作料配件都多余,靠粽子帮助,这番经验后来帮助我读通了那句诗:却嫌脂粉污颜色。”

作者很有文采,色香味的感觉都被他写了出来。


棕子里包肉,我特别的不喜欢,看上去一团酱色,吃起来满嘴的油腻。

粽子里包海鲜,口感上还可以接受,但海鲜的气味太霸道,掩盖了粽叶的清香。

一份白米,一把竹叶、一团棉线、一盆清水,简单中带着食材的本味和自然的清香。这就是我的最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