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和小哈孩子,你慢慢来亲子教育

大和小的故事——宝贝成长记录

2017-09-19  本文已影响94人  寻珈的樱花

宝宝似乎是天生追求“大”的,可能是大的东西更醒目,更容易被发现,更惹人注意。

在一次南师大博导刘晶波老师的案例分享中,刘老师分享到到,即使是傻瓜,2-3岁的宝宝们都更愿意当“大傻瓜”,而不是“小傻瓜”。似乎,“大”意味着一种无与伦比的自豪感。

而在1岁半的小七宝宝身上,似乎也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追求“大”的特性。

宝宝找到了个大球 欣喜不已

01

一天,我们在客厅爬行垫上,模仿eric carl的绘本《从头动到脚》,当坐着模仿动动脚趾头时,我随声问到,“宝宝,哪个脚趾头大啊?”

“大大,大大”,宝宝很激动地指着自己的大脚趾,不停地重复着。

“那小小的脚趾头呢?”,我继续问到。

宝贝用手指挨个掰,终于摸到最小的脚趾头,然后抓着说,“小小,小小”。

每天,我们重复着,乐此不疲。


02

当手脏了的时候,我带着她到水池前。

宝宝踏上防滑凳后,我给水龙头接上水流器,娃会条件反射地指着水龙头喊,“开开”。

当我转开水龙头后,宝宝继续喊到,“大大”,示意我将水流调大;当水流一直很大时,我提醒着浪费时,问要不要转到“小小”,娃才会回复说,“小小。”不然她一直喜欢大水流冲击的快感。

就这样,她将手伸在水流下,不停地感受着大和小的冲击。


03

午睡过后,娃在床上睁开眼睛,慢慢清醒过来,不停翻腾着身体,时而趴着,时而蜷着,时而坐起,时而躺下。

“啊,啊,啊”,娃开始发声。

我知道,她慢慢清醒了,并且在很认真地看着床单上的花。

“哦,花花啊。”

“hu_a hua,啊,花…”娃咿呀学语着。

“啊,大大”,娃指着床单上的一朵大花,很用力地喊到,就像是发现新大陆。

“大大的花啊?小小的花在哪儿啊?”我顺着她的思路问到。

“这个,这个,小小…”宝宝指着另外一朵小些的花,喊到。

“mom,大大。”宝贝又指着刚才那朵大花,让我看,希望引起我的注意。

“宝贝,那大大和小小的花儿,她们的肚脐眼在哪儿啊?”

“啊个”,宝宝指着花的花蕊,回答到。

大和小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大娃娃,小娃娃,大袜袜,小袜袜,大裤裤,小裤裤…娃每天都在感受着各种环境下的大与小。

当然,她都会首先惊奇地找到一个很“大大”的东西,继而才是“小小”。

也许,就像刘晶波教授说过的那样,所谓“更大,更高,更快,更强”,这种奥运精神,可能就是源自人类本能的追求,而婴幼儿纯真的表现更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接下来,娃估计要追求“高”了吧。文章还没写完,宝宝已经一步又一步爬上了自己的推车,能高点就再高点,站在推车的制高点,她嘴里不停地喊着“高高,高高”!似乎在又一次在宣扬着自己的胜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