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陈丹青每天写1000字

三毛:一言不合说走就走的流浪女

2017-01-01  本文已影响213人  水滴air

三毛,台湾著名女作家,1943年3月26日出生,本名陈懋平,后改名为陈平,英文名叫ECHO。读书和旅行是她生命中的两大支柱,代表作品如《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送你一匹马》、《我的宝贝》、《滚滚红尘》等,她去世后又由其友人编辑出版了《我的快乐天堂》和《高原的百合花》等遗作结集。

纵观三毛一生,钟情于流浪,执着于心灵的追求。从青年时出国留学开始,辗转西班牙,德国等国家,后来足迹遍布撒哈拉沙漠,加那利群岛,中南美洲等地的万水千山。她走过了大半个地球,始终认为流浪天涯的生活正是生命赐予她的最好的礼物,追求狂放、神秘、自由和洒脱就是她想要的那种生活,如她自己所说:“马也好,荒原也好,雨季的少年,梦里的落花,母亲的背影,万水千山的长路,都是好的,没有一样不合自然,没有一样不能接受,虚实之间,庄周蝴蝶。”

1. 自闭叛逆抑郁的少年

三毛的人生是命途多舛的一生。在《雨季不再来》中,三毛在序言中称自己为“二毛”,展现给我们的是她少年时代那段迷茫、忧郁、苦苦挣扎的生活。那时的她是一个聪慧,精灵古怪却又自闭的女孩,从小酷爱读书,聪明敏感。

三毛不明白为什么在班上考不到满分就要被鞭打(《蝴蝶的颜色》),也质疑绘画的美为什么只能从“画得像”上得来而非自由想象(《一生的爱》)。于是,三毛在当时教条地注重学习成绩的畸形教育理念下,衍生出了自卑的心理:“我就是这么不成器,到哪儿都是一样。”(《极乐鸟》)。进而,自卑情结便深深扎根于三毛幼小的心灵上。

小学五年级时喜爱上了《红楼梦》,在中学里,也因陶醉于《水浒》、《复活》、《今古传奇》、《死魂灵》、《猎人日记》、《莎士比亚全集》等书而不能自拔,以至于初二的一次大型考试中有四门课挂科。为了父母,她发愤图强,结果几次数学测验都得了满分,却受到了数学老师的怀疑和对她人格上的侮辱。从此,她害怕上学,拒绝接触外面的世界,甚至连吃饭都不和家里人在一个饭桌。自闭期间,三毛在文章《惑》中反复写着:“我来自何方,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 风呼呼地吹,海哗哗地流”,自述了自己的苦闷忧伤和迷茫。

散文集《雨季不再来》中详细记录了这一段苦涩的人生,表现了她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和无奈的感叹,表达了三毛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和爱情观。这一时期的三毛,失落在对生活的长吁短叹中。

2. 被爱情“逼”出了国

二十岁时,三毛终于在顾福生老师的帮助下进入台湾文化学院学习,正值花季的她如出水芙蓉,亭亭玉立。二年级时她爱上了一位比自己高一级的戏剧系才子舒凡(梁光明),爱得非常真切、非常强烈,但两人在事业与婚姻问题上意见有所不合。三毛作为一个女性,在人生归宿上比较急切,希望毕业先成家后立业,而梁光明则坚持先立业后成家。为打破这种僵局,三毛便恐吓他说要去西班牙,梁光明最后含泪祝她旅途愉快。三毛一听几乎要崩溃,可以说三毛是被感情给逼出了国。

29 岁时,三毛迷恋上一位画家,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可就在快要结婚时,三毛发现那个画家欺骗了他,他并不是自己的真命天子,这事引起一阵纠纷。好不容易走出这件事的阴影,三毛在网球场上遇到一个四十多岁的德国教师,温文尔雅,细腻体贴,两人在互相倾慕中相爱。可就在准备结婚的当晚,三毛的未婚夫因心脏病发作猝死,婚礼变成了葬礼。

由于爱情的多次受挫,三毛毅然放弃了“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告别双亲,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涯。带着对生命的探求,带着医治自己伤口的勇气,她将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一片叫做撒哈拉的陌生土地。

3、在撒哈拉沙漠华丽蜕变

万里之外,她在荒漠中居家谋生,见识到了绚烂璀璨的沙漠奇景,也亲身体验着当地的各种风土人情。虽然常常要忍受着飞沙走石、炎炎烈日、但是每当看到壮阔的日落,就会涌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意。在这苍凉与雄壮中,沙漠把它博大、浩然的精神素质灌注到三毛身上,使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悄然改变。

从此,她脱胎换骨,从对人生的逃避与迷惘转变成为美和自由而歌唱,为人性的扭曲而愤怒。完全顺从内心意志、率性而为的人生态度,让人们看到了这位女性身上的果断和洒脱。这一艰难而勇敢的选择,使她获得了新生。

三毛曾经这样写到“我常常说,我要去沙漠走一趟,却没有人当我是在说真的。也有比较了解我的朋友,他们又将我的向往沙漠,解释成看破红尘,自我放逐,一去不返也。……这些都不是很正确的看法。”(《撒哈拉的沙漠》)。三毛只身到沙漠去了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寻找自我。

沙漠生活不容易,每天要面对的是无法忍受的干燥、令人迷惑的沙雾、物质生活的匮乏、城市文明的绝迹……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获取希望的道路也更为艰难。她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身,她以此获得了沙漠的豪爽和坚韧气质,而沙漠居民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生存态度也灌注到三毛身上。在这里,个体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她选择了富于诗意的栖居方式,以审美的态度将人生艺术化了,以洒脱而淡泊的个性魅力征服了读者。

1973年,三毛与荷西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领取了结婚证。1976年5月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从此在她眼里,贫困的沙漠也变成了地上的天堂,琐碎的家务事也仿佛带有某种诗意。在婚姻生活上,她也比初恋时变得成熟,更善解人意。三毛尊重荷西独特的性格,给予他一定的自由,坚守人格的独立,从不认为是彼此的附属品。三毛主张开放式的婚姻,她说“我心灵的全部从不对任何人开放,荷西可以在我的心房里看看,坐坐,甚至占据一席,但是,我有我自己的角落”。

1974年《沙漠中的饭店》在台湾联合报副刊发表后,描写外地风土习俗的数本文集如雨后春笋,源源不断得以发表并畅销。三毛像个出色的导游,带我们进入为之兴奋和惊叹的异域自然风光:神奇美丽的撒哈拉大沙漠、平静祥和的加纳利群岛、雄壮辽阔的中南美洲高原…… 这些千变万化、神采各异的美丽景物都是她壮阔的世界之旅中动情描绘的对象。在三毛的作品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异域文化风俗:芳邻的有借无还却理直气壮,沙哈拉女人怪异的洗澡方式, 玛黛拉方村巨大无比的肉串, 十岁就出嫁的娃娃新娘,特内里费岛上的嘉年华等诸多风俗文化, 都让人大开眼界,倍感新奇。

三毛的这些改变都反映出她力图对生死贫富的超越。此后,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代表作品如《倾城》、《温柔的夜》、《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背影》、《我的宝贝》、《闹学记》、《万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记》、《随想》、《谈心》以及剧本的《滚滚红尘》等。

4、悲天悯人,在流浪中播散人道主义

三毛一直在追求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和真挚持久的情感,反映在她的作品中就是表现出一种爱的真实。在三毛的书中,我们处处感受的是一种至情至性的博大的爱。这种爱是超功利、超血缘、超国界的博爱,在这种互助关爱中她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她让我们看到一个具有慈悲心肠的女性追求人道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实际行动。三毛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把苦行的路人请到自己的车上,在缺医少药的撒哈拉,三毛给沙哈拉人送药治病。她给一群女孩子讲解生育知识,说服难产的孕妇到医院去生产,她关心漂泊异乡的台湾渔民,也帮助流落街头的日本商贩……

.她以巨大的同情,关注一切普通人的命运,在描写他们的痛苦和不幸时,倾注了自己一颗博大的爱心。三毛就像一个光源,她希望普照到每一个角落;又像一个热源,她想把温暖分给每一个需要的人。三毛爱父母,一封封家信展现出拳拳赤子之心;爱朋友,为成人之美便低价出售房屋;爱丈夫,在生活与心理上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爱学生,深夜里还在作业本上和学生做深入交流;爱读者,在身心疲惫的情况下仍耐心解答读者疑问……

三毛的博爱却不是不分善恶的盲目之爱,她对愚昧丑陋的人性充满痛恨和藐视。《哑奴》一文,写她应邀到镇上一个极有钱的沙哈拉威财主家作客,当得知他的家里竟蓄着奴隶时,“我谢了他,但不要再跟他握手,这种人我不要跟他再见面。” 《哭泣的骆驼》描写的是她曾与之共过生死的一个部族领袖巴西里和他的妻子的悲惨命运。作品的背景是西属非州的一场政治大风暴,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刻,作为游击队领袖巴西里却被自己人暗杀,而他的妻子沙伊达被当作出卖巴西里的异教徒遭受同族人的凌辱,惨死枪下。

对此,三毛无力回天,只能悲苦而愤恨的接受“整个的天空渐渐充满了骆驼们哭泣着的巨大回声,象雷鸣似的向我罩下来” 。这种超民族的人性意识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正是她追求人道主义理想的反映,她将悲天悯人的情怀升华成了一种震撼心灵的强大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