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生活、文字读书让生活美好

高分下的负债

2018-12-06  本文已影响10人  因心仁爱

“老师,您好,我想谈谈我现在的心情,因为我实在是太难受了。我刚在做一题初三的题目,可是我发现题目很难,我也发现我的思维有一些问题,做题目就是不会举一反三,我的成绩初二了才有一点点的进步,我真的不想让父母失望,可是,我发现,我自学初三的内容,书上的内容我都是懂得,可是一到做题的时候就是不会,即使会做例题也不会做课后的习题,这样,我的成绩怎么会提高,我做着做着就没有办法安静下来,心跳的很快,并且手心还是不断的出汗,我如果成绩不好,我就没办法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也不能给父母贴金,我父母很辛苦,家里孩子多,我想懂事,可是我......”


这是我的一位不知名的访客在我的微博上的留言,短短的几行字,反应着一部分学子的心声,对于学习成绩高分的追求,使得孩子在心理上承受着一些压力,也许,这个高分成绩本身不足以压垮我们的孩子,而高分下涌动的一系列看不见摸不着,时时刻刻会被席卷进去的黑暗漩涡,似乎给到了孩子巨大的压力,他们没有了呼吸的空间,只能在内心冲突下继续爬行。

而这样的现象,似乎是普遍而集中的。

沉重的负债

美国最著名的心理治疗机构门宁格基金会提出一个“90与10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引发当下人际、情绪问题的诸多因素中,大概只有10%是跟现在的事件有关系,90%可能都跟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有关系。所以当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候遇到瓶颈的时候,如果可以深层的去探索下自己的经历中未处理的情绪经验和心理需求,对于化解眼前的难题会大有帮助。

接着我和孩子有一段私聊的过程,发现,其实孩子最担心害怕的是成绩不好,不能达到父母的期许,就是一个不孝顺的孩子。从不会做几道题目,恐惧自己的人生从此以后就昏暗无存,深深的自责和感伤,扛着孝顺的大旗,孩子发奋学习,学业上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成绩需要只进不退,而是想让自己变得有用,这个有用,有他自己强烈的定义:是父母眼中的有用。当我把他推断和论断重新整理给他看得时候,他挺震惊,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自己会这样想呢?

惊叹的推论

因此,这次引发的事件不会做没有教过的习题,只是一个诱发的事件,真正一直影响在内心

翻腾涌动的是一颗想尽孝的心,想成为有用的人,得到应有的肯定的需求。我想,大多数的孩子,都曾有过类似的心境。

为什么会有这么看上去符合说法,其实不一定必然发生的事情,会如从孩子的嘴里说的如此的笃定,并且她自己还不清晰呢?

从深度心理学角度来讲,那些我们已经忘记,特别是从小成长的过程中发生的事,对我们影响很大。在黄维仁博士《亲在人生路上》有讲到“我们从尖端的脑科学研究中发现,一个成人记得的事情,也就是经过语言整理、进入意识范围的记忆,是储存在大脑里主管记忆的海马回里。”比如,孩子在幼儿时期做作业时候,做错了题目,有的老师或者家长就会说:“成绩不好,以后就没有读书的机会,就找不到好的工作,就完啦!”或者父母是边打边骂:“这么不听话,真没用,题都不会做......”看上去只是气头上的言语,日久了,孩子渐渐的内化了这样的言行在心理,而心中的那份委屈,自责,生气和冤屈一直在那里,未经过语言整理、进入孩子的意识范围,孩子只是记得这样的说法,却没有真正的有空间和时间去排解疏导思考这样的情境下,产生的情绪、情感、想法和信念。

因此,孩子们,人有时候,会碰到很糟糕的环境和状态,太追究过往和苛责自己和他人在时间的不断流逝的长河中,显得不太明智。我们需要学会的是如何反败为胜重新起航。

首先,明确情绪、想法、事件三者的一个关系,这很重要。当我们遇到一个情境的时候,会有一些想法随之出现,还伴随着一些对应的情绪,随之会有一些行为,最终影响结果,而这一切发生的很快,强烈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想法和行动,行动的执行成果会继而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和想法,三者相互影响,而这个情境的本身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同一个事情,不同的人的看法,做法,结果都会不同。如图所示:

信息加工

1、当这位访客在面对自己无法解答自学课程的习题的时候,他所感受到的情绪是担心,而担心对应的想法是,成绩考不好,行为上更加多做题目,结果越做越错。

2当这位访客在面对自己无法解答自学课程的习题的时候,他还感受到失望,想法是认为自己真没用,行为上放弃做题目,结果对自己更加失望

[if !supportLists]3、[endif]当这位访客在面对自己无法解答自学课程的习题的时候,他还感受到了恐惧,对应的想法是,没有满足父母的期待,生理反应是出汗,行为上坐立不安,结果哭了。

经过简单的例举,我们可以侦察到,在短短的一瞬间,想法齐出,这样的想法与之对应的情绪不是一个个来的,而是一拥而上。有的学生,也会进行自我解剖和归因,却总是觉得还遗漏了什么,排解不了当时当下的情绪反应。一个触发事件引发的一系列的想法,有许多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验证的,有着很强烈的负面的和功能不良的想法,对人的情绪和行为起到了负面的作用。我们称这样的想法为自动想法。当我们着手开始用语言整理,一条一条表达那些游离散漫的情绪经验和自动想法的时候,这些将会进入意识层面,理性的看待和思考识别,成为可以处理的记忆,而不是无休止的情绪波动和身心不畅,正如图书馆的图书经过编码整理,可以随时调用。

这里附上一张表格,帮助同学们自我梳理

自我梳理

时间诱发情境自动想法情绪行为结果

其次,明确在这个事件中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需求,简单的两个字眼,很多时候,我们无法体会到自己情感需求,更加无法意识到自己深层的内在需求是什么。我们往往聚焦在一个表面需求上而消耗精力,在深层需求中依然嗷嗷待哺,等待他人满足我们,而这个悖论就是当别人问我们,你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却无从精准达。比如,这位访客的表面需求,想要有个好的成绩,他的深层需求是得到父母的认可下的有用的人。当明确了自己表面和深层需求后,就更加清晰的看待所遇到的问题和情境,寻求双赢的结局。

需求补充

最后,找一找这个想法合理的地方和不合理的地方,试着换一种想法,看看奇迹的发生

当访客不断的说自己不孝顺父母,没有用的时候,他深深的陷入了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

我问他,您能不能跟我说说您原来您认为您自己在尽孝的事情,他一下子例句了挺多,越说心里越是感动和心情轻松,想法变了,心情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就转化了,只是这个过程,需要他自己看到,感受到再确认,下次能够意识到,及早的扭转方向。

我们曾经都是年少的孩子,承载过父辈们的期许,也渴望过他们的认同,很多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期许是严格了一些,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够优秀。在我们受伤和痛苦的时候,请不要放弃希望,重要的是有一颗锲而不舍的、愿意学习的心,心灵的世界浩瀚无边,在那里没有浮夸的语言,只有真切的经历和真实的感受,有欢声和笑语,有期待也有压力。正如这位访客,“高分”下的负债,可以是一份负债,也可以是一份承担和尽责。在认识自己,提高生命品质的道路上,需要自己学习和面对,而高分成绩就是您活出高品质自己的副产品。

如果您受益,请一颗棒棒糖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