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菜鸟成长记个人成长丨重构你的月计划思考,思维

五年前一无是处的我,做了一件事情,于是改变我未来的命运。。。

2018-09-08  本文已影响2人  3cb437b5e68f

5年前,我做了一个决定,才有今天的八运会。

今天的分享,从2017年的一部美剧《炸弹追凶》中的第六集中的一个场景开始说起:

1995年的时候,男主角—FBI侧写师,为了追踪一个远离人际网络的高智商连环包裹炸弹罪犯,做了各种努力和假设,怎奈对方各种思维严谨,心思缜密,怎么也找不到线索,在苦苦寻找线索无果之后,男主角在语言学老师的指点下,反向找到“没有的线索”,于是精确锁定了罪犯。

犯罪嫌疑人给报社寄去了其一封长达35,000字的宣言――《工业社会及其未来》,男主角在其中寻找到“没有的线索”:

①如果犯罪嫌疑人看电视或者听广播,一定会听到某些高频广告和词汇,所以他各种引经据典,却从不讨论当下时政,说明他不看电视,不听广播;

②犯罪嫌疑人在长达35,000字的宣言中,始终表现出男性的理性思维和冷酷,而没有任何温柔的感性词汇,说明他没有当爸爸的经历,做丈夫的常识,因此推理可能没有妻子,也没有伴侣,也没有孩子。

③犯罪嫌疑人在使用嘲讽语句的时候,居然使用了社交场合中的羞辱黑人的禁语词汇,如果说出这句话,绝对会被自己的黑人同事,黑人朋友,陌生人殴打,说明犯罪嫌疑人生活在没有黑人社交圈,没有黑人同事工作的环境下,以至于没有任何人告诉他,这么说话是极度冒犯别人的,所以活动范围进一步缩小。

④同样,犯罪嫌疑人从来不提及自己的工作经历,同事,以及工作经验,就职于哪家工作单位,以及他的专业技能,所以经过推理,说明他应该不懂得最新科技,不懂流行文化,不和钱打交道,因此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

那么,这个人的观点,言论,专业知识体系究竟来自于哪里?

为什么犯罪嫌疑人能够有如此严谨的思维方式和推理逻辑呢?

答案是:来自高等学府的高智商犯罪人员。

于是,经过几轮反向排查,精准锁定犯罪嫌疑人的年龄,学历,专业,以及活动位置,在没有互联网和人肉搜索的时代。

如此精准的侧写,精准到令人发指。

而男主角,也开创了FBI侧写师语义行为习惯分析的先河。

没做什么,决定了你是谁

我为什么要和大家聊这么一个故事呢?

这就是我的用意所在:你没有做什么,决定了你是谁。

正是因为你没有做过什么,而决定了,一定不知道什么不明白什么,哪怕通过听别人讲,看书看电影,并不是亲历的经验,无法真实表述。

于是,在你的表达词汇中,一定不会有这方面的关键词汇。

所以在我回复过的将近9000多封咨询邮件中,我练就了一项刻意练习的能力:查找咨询者在向我求助的时候,没有聊起什么,这才是我比较好奇的。

所以,当一个人在非常放松的状态,用上两小时时间,打了1000~2000字的时候,这些高频词汇中,包含了自己的出生,性格,家庭,社交圈,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工作,专业圈子,还有自己的心理活动和未来的困惑。

那么根据对方的年龄段,他没有做什么?才是真正的核心意义所在,和其他的咨询师不同,我这边允许在见不到对方真人的情况下做真实咨询,所以,好多学员基本上是几年都没见过一次真人的,但是咨询效果精准到对方一身冷汗。

曾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咨询者写了封寻求解答人生困惑的邮件,和对方聊天的时候,我回复了这么一句话:如果我没猜错,你应该是没有了爸爸吧。

对方在远端愣了好久,非常惊讶我怎么知道的。她在邮件中并没有提及爸爸的信息,我解释给她听:因为上千字的家庭描述中没有父亲或者爸爸的任何关键字出现,所以没有“爸爸”这个参数的单亲家庭,将会失去安全感和收入减少,你妈妈必然会打两份工来维系家庭,所以妈妈的焦虑感将会迫使你也变得神经兮兮。接下去一系列的推理,让对方毛骨悚然。

依旧改变不了的人生

记录了五年多时间日志的我,依旧改变不了我自己的人生。  相信早在2012年的时候,上海的不少粉丝就已经在“上海GTD中文演讲俱乐部”认识我了,那时候我是以GTD官员的身份加入该俱乐部的;

早在2006年开始就已经接触到时间管理并开始实践用各种方法,开始准备用自律的方式优化我自己的人生;

2009年左右,认识《小强升职记》的作者邹鑫,如果有小伙伴是GTDLife.com的订阅者的话,可以在2009年的网站上,看到我和小强邹鑫的上海读书活动的线下见面会的合影:)

如果有我的铁杆粉丝的话,基本上能够在褪墨网上,看到我在2012年的投稿,虽然那时候的文笔还不怎么成熟,思想体系还未建立完善。

所以,在记录了将近5年的时间统计法之后,详详细细罗列了我近五年的待办事项,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的事情。

大到人生抉择,小到买书,看书,扫地,整理房间,洗衣服拖地,和谁见面,晚上看电影还是喝茶,事无巨细的都写了下来,严格按照时间管理的规则和逻辑写,但是,我用了将近10年的实践,证明了一个非常可怕的事实:

我的人生变得更加忙碌了,更加有效率了,但是我依旧改变不了我的人生。

我买了200多本不同流派的时间管理书籍:有数码派,笔记派,手账派,GTD流派,时间统计法,APP流派等等。

作为时间管理培训老师,一方面我需要帮助学员解答,一方面我需要搞定自己的问题。

因此我思考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生问题:经过了将近10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可能做错了什么,或者我学习的知识体系有残缺。

因为结果不会骗人。

如何证明自己错了

自己证明自己是错的,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情。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2005~2010年的时代大背景:

2005年,豆瓣网站刚正式上线,里面的书籍,电影等索引还未建立全,很多时候无法得知哪本书是哪本书;

2005年,我们才听说Java的JDK1.42版本,还未网络化;

2007年,乔布斯刚刚发布第一代IPhone;那时候还没有很多APP来告诉你有关时间管理的统计记录,那时候还没有生涯规划的系统书籍,知识付费还没有开始,在行网站还没有开始;

2011年,张小龙推出微信1.0版本。

除非是技术人员,很少有人能够翻墙突破技术封锁了解国外信息。

那时候,宽带上网速度还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没有光纤入户,长城宽带还没有开始打价格战。

所以,在没有足够的资源,足够的资料,足够对标体系的情况下。

即使生活在上海,也是被各种信息孤岛所隔绝的沧海一粟。

想要发力却找不出发力点,想要奋斗却不知道奋斗的意义所在,这就是我们80后,在25岁左右的时候遇到的信息困境,如果没有人帮你,你很难靠一个人起来。

我在2013年的某日打扫卫生的时候,看到了我自己记录多年的时间管理的日志:于是我突发奇想,做了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

站在五年的角度去重新思考我这五年干了啥?我不是很喜欢收集发票,小纸片吗?看看摆在一起会形成什么样的效果图。

于是我把自己的各种用过的,记录过的,收集的,买过的书籍,做过的事情,按照时间顺序,一览无遗的铺在地板上,就像图片上的这个效果一样,非常的震撼,非常的扎心。

当我站在上帝视角,重新思考我这五年的人生行为轨迹,我做了啥,我在重复啥的时候,因为可以按照时间线来可视化我的行为轨迹,因此自己在干吗看得一清二楚,于是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Loser。

2008年开始学习Java;

2009年准备复习Java;

2010年准备学习Java5.0特性和Linux 系统。等等等等。

这样假借着“我要学习,我要成长”的口号,设定的年计划中,我一直忽视了什么?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有些人三年就成功了,为什么有些人五年还不成。

为了进行自我分析,于是我做了以下几件事情,而这背后得出的结果开始深远影响我本人未来的命运发展:

这五年中,我最长接触的人是谁?哪些人是新加入的,哪些人是后退出的,哪些人是家人,哪些人不是家庭成员?我请了多少人吃饭?多少人请我吃饭?

这五年中,拉一下我的工资收入清单,然后再看看我的消费清单,我的钱都花在哪里,为什么囤积不了钱?

这五年中,我的通话记录是多少,我和家人打了多少电话?我和朋友打了多少电话?

这五年中,我的时间都花在哪里了,支付宝网站可查,我做了哪些事情,我的精力投入在哪里?投入和产出如何?

这五年中,我和谁来往邮件,都说了啥,聊了啥?做了啥?

这五年中,我在想什么,我为什么会这样子思考,事后证明是对还是错?如果是错的,为什么还坚持?如果是对的,依据是什么?

这五年中,我为自己留下了什么?

这几个问题:让我整整思考了到当晚失眠,因为当我跳出时间维度,重新思考我的行为模式的时候,我背脊发凉,我已经预见到了我的未来:Loser一个。

于是我开始思考:

我的结果,是由我的行为决定的;

那么我的行为模式,是由我的思维模式和专业知识决定的;

那么我的思维模式,是由我的所思所想决定的;

那么我的所思所想,是由我的社交圈,我的教育环境决定的;

那么我的教育环境,是由我的父母耳濡目染的;

那么我的社交圈,是由我的工作环境决定的;

那么我的思想体系,是由我认同的观点所决定的。

分析自己,剖析自己

如何反向分析自己的冰山构成,把自己血淋淋的剖析?

所以,我开始对我自己,进行追根溯源的代码反向分析,了解冰山正下方有什么,会干扰到我本人发挥的不可告人的因素是什么?

因为我最了解我自己,甚至有很多神奇是不和别人说的,而这些参数成了自我分析的重要依据。自己的代码分析,正好是我的擅长,因为我是程序员+软件测试员。

因为这是一件宏大的过程,所以我开始用框架的思维方式,开始“格物致知”反向分析我自己在这个场合做什么,这个时间段做什么,这个当下在思考啥,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开始一一分析。

我这一周动过的念头中:

哪些是好念头,哪些是坏念头?

哪些是好结果,哪些是坏结果?

这么多念头中?哪些是受父亲影响居多,哪些受母亲影响居多,哪些是自己的行为习惯,从哪里学会的?哪些是自己随机做的选择?

最后这些念头背后的结果是什么?

哪些是好的结果?哪些是坏的结果?哪些是一直在重复的结果,哪些是偶发的事件,第二次肯定不会发生?

光是整理了这样的思想,我花了好长时间,我渐渐开始剥离掉我父母给我的一些坏习惯,这是一件非常痛苦而艰难的事情,尤其是你需要证明你接受的原始认知是错的时候,这种排异反应是极度强烈的。

这就是花上这些年,我想明白的道理,自己一出生就被安装上了:“失败者基因”,人生的几个关键节点被卡位耗一下,无论再怎么努力,最后的某些关键里程碑还是被卡死,经过多年复盘,我发现了我父母厉害的地方,或者说其他父母厉害的地方,就是卡关键里程碑特别厉害,所以自己的孩子至今无法成才是有原因的。

怎么做,才对?

既然证明了我是错的,那么怎么做才对,更加困难。

当我明白了背后的原因,我的下一步思考就是:“既然我这个心智模式的操作系统,预装的系统,植入的软件都是错的,怎么做才是对的?” 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这件事情深刻影响了我的未来发展。

那就是:我做什么事情,不以父母开心不开心,不以父母满意不满意,不以父母明白不明白,不以父母生气不生气,不以父母理解不理解为最终标的,而是以行业规则为规则,来进行判断标准。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自我认知的突破,我在咨询了很多人之后,才发现有好多优秀的人,在学习,工作着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事情,拿自己不擅长的奖项,就是为了博得父母的欢心,赢得父母的笑脸。

当我开始以规则为教练,不以他人经验为教练的时候,我开始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了。

我曾经十多年都是错的经验,

换了一个角度和方式,居然一下子就通了,这让我非常惊讶;

于是我继续再做一遍,还是通的,

于是我再做一遍,还是通的,这让我又惊讶又好笑。

父母花了十多年含辛茹苦给你洗脑的经验居然是错的,

而他们耗费十多年给你植入的经验,居然不敌十多分钟掌握的规则。

因为父母不是规则的受益者,所以自然只能给你分享撞到头碰血流的感悟。

而感悟不是规则,不是规律。

所以,当我开始以规则为“人生教练”的时候,我的人生开始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我不再在乎别人对我的评价,因为这些只是感受,不是规则。

林微因含泪设计

相信读过历史的人都会读到这段经典故事。

1938年,林徽因应邀和丈夫一起来到昆明,为其设计西南联大大学校舍。

战乱随时会起,而这个时候办学,很不理智,但值得尊敬。

但设计校舍的时候,这两个设计大家遇到了困难。

不知为何,校长梅贻琦总是否定他们的设计稿。

梁思成、林徽因把设计图改了一次又一次,把“高楼”变“矮楼”,“矮楼”又变成了“平楼”,“砖墙”变成了“土墙”。每改动一次,林、梁夫妇就落泪一次,真是哭着完成的设计。

但作为设计师的林徽因的脾气很好,一次不行,就改,可改到了第五次,再好脾气的人都要生气了。梁思成直接将设计稿往地上一甩,对校长梅贻琦怒道:“就知道改,你到底要什么样的?”

面对梁思成的怒火,梅贻琦异常平静。

他慢条斯理地将学校的现状告诉他说,物价飞涨,学校真的没有钱了,除了图书馆资料是用砖瓦建筑,重要教室用铁皮做顶(当时国家不具备生产铁皮的能力,铁皮都是从法国进口),其他的,都用茅草来盖。

当时梁思成就愣了,继而很是恼怒。

“哪有校长用茅草给学生盖校舍的?你这样太过分了吧!”

抛下这句话,他愤然离去。

校长依旧很平静,他拦住他,只说了一句话:“思成,国难当头。”

顿时,梁思成的怒火便消散到无影无踪。

他回来后与林徽因讲了,当即决定修改设计图纸。

这种修改,说难不难因为他们是顶级设计师,但说简单也绝对不简单,因为经费有限。他和林徽因一起,一边哭一边连夜修改图纸,才有了西南联大的茅草屋。明白了校长的用意,他们只需要将他的想法落实,尽可能降低花销。

我的人生设计师

很多都是伪人生设计师,不具备给你指点人生的能力。

我们会看到很多人生设计师,在给大家描绘美好人生的时候,都是这样的一个场景:

家庭和谐,收入体面,生活安康,还能环游世界,不用为钱发愁。

或者就是另外的一个极端:

自己以前有多屌丝,现在有多成功,就是因为认识了陈老师,发挥了潜能所以如何如何成功了。

现在修行中有不少误区,如“名师”与“明师”。多人想寻求访“明师"来解惑,寻找正道修行。但是常把“名师” 当成“明师”。然而 ”名师”与“明师”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名师”是言社会上有名气。有名气的人不等于是明师。而明师是“明”。不是“名"。有名之名非明师。明师是指明法理。明了佛理谓明师。"名师"只是有名气。名气不定有真智。佛言:“明师明法理。修行证道有成积。真功实果为证凭。明师不是自封的。

但是这其中的共同问题就是:所谓的“名师”们不告诉你,怎么在资源不变的情况下,摆脱当下的困境,然后一步一步盘活自己的未来。而我需要的,就是如何破局的方法。

于是又回归到原点:

因为学会了时间管理,所以人生自由了

---我试了,没用!

因为学会了做自己,所以人生自由了

---我试了,没用!

因为学会了GTD,所以人生自由了

---我试了,没用!

因为学习了生涯规划,所以人生自由了

---我试了,没用!

因为学习了斜杠青年,所以人生自由了

---我试了,没用!

我遇到所有的困境,其实和当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遇到的困境一样,

我想要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可是摆在我面前的是一大堆烂摊子:

自己的根基不好,父母没有资源,

自己专业不好,没有起始资金,

还在还房贷,不能断供,

身上连多余的一百元的多余费用来修炼,

上下班路上时间来回4小时,

修炼时间全部被锁死,这个死局怎么破?

基本上的诊断就是绝症:没得救,也没人知道,也没人愿意帮我,包括家人

危险随时发动进攻,但是苦海什么时候结束,没有时间进度表。

2013年,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书籍给了我一个深刻启示,正是因为这本书的启示,我开始了我的修行之旅:

我与麻烦共存,而不是老想着怎么解决这些麻烦,这样子我的心智带宽才能不被锁死在内耗上,

我先把麻烦一个一个排序之后,先去解决小麻烦,而且不去让更加多的麻烦产生,于是我就可以在按住麻烦的同时,开始有更加多的时间精力,和还手之力,开始强大我自己,才是我需要去做的最终目的,因为自己强大了,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所以,开始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开始承认自己的能力,地位,学历,资源都不行的情况下,

无视外部环境变化,从零开始搭建属于我自己的防御体系,

只有防御体系能够正常运作下去的情况下,我才可以持续发力。

也就是在什么资源都没有的情况下,如何盘活自己的人生?

这就是我一直在精力的困境和处境。

正是因为我有这样的经历和经验,才有了现在的我,我把我自己的经验,分享和传授给我的学员的时候,批量带出来了好多比我更加优秀的学员,因为他们的发力资源比我更加多,天资比我更加厉害,所以稍加调整,就能更加厉害。

增量思维

增量思维的软肋:信息垄断权将会造成认知偏差

我相信很多90后小伙伴没有听说过http://verycd.com 这个网站,我当初上班无聊把这个网站的网页介绍,当成阅读理解看来打发时间,所以无意中知道了很多知识体系的脉络和知识信息,很可惜这个网站被阉割掉了。当年这个网站是几大知识下载点之一。

同样我相信很多学习时间管理的学员们,很少有认真看过100多本有关时间管理以上书籍,所以至今解决不了拖延症的问题,因此在设定年计划的时候一直在一年又一年的重复劳动,却破不了这个局,让自己的收入增长。

同样我相信很多“学习爱好者”们,几乎不知道远在大洋彼岸的一个学霸级别的人物:斯科特杨,早就出过英文版的书籍《Learn more ,Study less》(中文名翻译:《如何高效学习》),一战成名的战绩:一年学完麻省理工学院的33门课程,10天搞定线性代数。而这套知识体系,其实就是系统思考,深度思考的奠基石。

同样我相信很多不喜欢大学专业的大学生们,也在各种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从来不知道MOOC网站,以及网易云课堂的免费大学课堂和学科知识,其实是非常齐全的,但是自己却不知道如何好好学习。

所以,越来越多的信息垄断,将会让即将踏入社会,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成年人,上班族们,变得更加的迷茫,更加的困顿,因为他们几乎丧失了找到信息源头,知识源头的机会,能力以及相关的技能,所以最后在做决策的时候,无意中被各种锁死。

那么表面上可能只是表象的问题,但是没有看明白本质的内容,最后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任何结果,连岳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如何谋杀一个青年》,其实就是这样的道理,不让青年做正确的事情,不给正确的建议,当年轻人失去定标系统之后,只要随便折腾10年,变成中年之后,自然折腾不了了,没能力和既得利益者继续抢夺资源了,这就是残酷的真相,也是我一开始怎么也想不明白,到处折腾,荒废掉7年的主要原因。

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可视化修炼进阶地图

2018年4月底:人生进阶图海报

2018年6月底:职场进阶知识图谱

2018年7月:喜马拉雅《职场生态学》

这几年的修炼让我想明白了时间管理的破绽:存量思维到增量思维的转变。

当我们始终用存量思维去看待资源的时候,始终会思考自己的资源有限,于是怎么使用是我们的认知常态。

但是当我们用增量思维去思考,怎么去创造父辈们没有给我们的资源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用专业知识让自己的资源获取更加多,而不是想尽各种办法节约资源,变得无比抠门。

将人从资源消耗者,到资源创造者的立场转变,就是一个普通人变成专家的转变,那么问题来了,你怎么成为你所在领域的专家?给出别人不知道的建议?

改变我的命运

改变我命运的事情就是,我开始修炼行业知识。

所以,当我明白了这样子一个道理之后,开始沉下心来学习,而不是老想着如何追星,关注某某老师的一举一动,关注别人的演讲和视频。

当我沉下心来,开始不看鸡汤书,不看励志文章,不看社会新闻,只想着我能输出多少,我能产生多少高质量文章的时候,我的命运就开始发生了变化,因为行业开始肯定你,专业知识开始反向给你正向回馈之后,这样的奖励是持续不断的。

我曾经和学员说:小孩子才聊兴趣爱好,大人都是谈资历,资本,资源,资质,资助,资产的。你所有的修炼和成长,应该是拼后者,后者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最后用我线下课中的信息来和大家共勉:

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是如何谈人生规划的?

我需要学习政治和打仗,

然后我的儿子才能学习地理,自然,造船,航海,商业,农业;

再之后我儿子的儿子才有机会学习绘画,诗歌,音乐,雕塑,挂毯和瓷器。

因此我的修炼:

不光有为我父辈没有做完的事情,努力弥补;

也在有为我自己没有做完的事情,努力奋斗;

也在有为我的下一代即将要做的事情,做好准备工作。

这就是我需要去做的事情,也是我所有的主线任务所在。

你在修炼什么?

你现在在哪一个层级修炼?将决定你的未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