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爱情!我不想放弃

放下一个最在乎的人,是种什么体验

2017-09-16  本文已影响3201人  壹默了然

文 | 壹默了然        图 | 网络

题记:不要害怕改变,尽管你可能会因此失去一些好的东西,但你也可能会得到一些更好的东西。

01

一走进咖啡馆,远远看见倚窗而坐的小渔微笑着向我招手示意。

小渔,我的同学,她有故事,我有兴趣,于是有了这次会面。

“这几年,我陷入了一个死循环,那就是,凡是跟我靠得太近的朋友,都不会长久。”寒暄几句后,她转入正题,“过去的三段感情,开头都是轰轰烈烈,但都没有活过6个月,然后进入痛苦而漫长的告别。”

我点点头,想起爱因斯坦说过,“生活的唯一败笔,就是我们的重蹈覆辙。”没有开口,继续听她讲。

“你知道,人最怕和自己在乎的人慢慢变远,变淡。变陌生的过程,那种撕裂感,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疼。”她的眼睛蒙上了一层痛楚的底色,“而我刚经历的一段,让我彻底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再抱有期待。”

从她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了解到故事大概:在她还陷于第二段感情纠葛时,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那位朋友,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密友。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深深依赖上了对方,每天和对方有说不完的话。而对方从一开始的热情回应,逐渐转为冷淡,总是说忙,回应她的速度越来越慢,频次越来越少。

有天,她住院了,躺在病床上,异常脆弱,想和对方说说话,忍着病痛给对方发了条微信,对方礼貌性回复了她,反应之冷淡,令她深感绝望。

“我并不需要她具体做什么,我只是希望她能看见,能跟我聊几句。”小渔看着我,像是希望获得认同,“然而,没有。”她苦笑。

出院那天,她们互删了微信。但是,依恋不止的她又在一个月后加了对方,几番删加折腾后,矛盾终于激发。

这厢她觉得对方冷漠,那厢对方开始回避,需要第三方陪同才跟她说话,仿佛她是洪水猛兽。

“你无法体会,我这么真心对待的一个人,末了居然威胁我说,再说脏话就报警!”

“你说什么脏话了?”我忍不住开口问道。

“就是你骗鬼啊,滚!”小渔自嘲地笑笑,“那时我觉得自己太傻了,恼羞成怒。随后她俨然成了一个受害者的模样,换了微信,像防贼一样防着我。”

小渔说这令她想起一个老梗:Taylor is Swift 。“确实,她的声音很柔和,很适合这样的人设。只是,你没想到,人是可以多么冷酷。”

“热情和冷酷是一个人的一体两面,就像一枚硬币不同的两个面。”我开始履行导师的职责,“你如果够聪明,够有能力,就让对方永远没有机会在你面前展示负面,一辈子也能安稳度过。”

她摇摇头,“可惜我不够聪明,也没有能力。”沉默了一会儿,她说,“我不得不承认,我是个loser。”

最深的痛,往往是无法言说的,只能自己慢慢消化。当心狠狠疼过之后,那些无法言说的伤害,逐渐内化为故事,故事的主人也由此获得新生。


02

小渔开始对这段感情进行复盘。

“一个多月,我陷于痛苦的纠结。有天醒来,突然想通了。首先,我不能陷于定向思维,带着过去的阴影,去预设一段感情。”

是的,如果你带着不良预设,根据墨菲定律,结果往往会如愿以偿。

你预设了一个目标,出于不安全感,就会试图去试探朋友的心。可是,再好的感情,都经不起一颗猜疑的心。

“其次,我可以在乎,但不能太在乎。我在跟她的相处过程中,太用力过猛了,结果适得其反。”

是的,能刺痛你的,都是你在乎的人。并不是他们有多坏,而是因为你很在乎。

在乎让人陷溺,让人患得患失,久久不能自拔。当你开始不在乎一个人,对方所有的言行,都伤害不到你。

“再次,我那么留恋她,无非是还没遇到比她更好的朋友。”

离别是很自然的事情,把它搞得太过凄惨就是你的问题了。她再好,但不愿陪你走下去,就是个过客。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你不能吊死在一颗树上,必须接受放弃,并且学会怎样让它过去。

事情的发生总有它的缘由,我们要做的只是从中吸取经验。除了小渔复盘的三点,我也说了自己的两点看法。

一是你在交往过程中显得急躁,反反复复,没有耐心。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谁心里没有故事,只是学会了控制。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请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

另外,放弃了的东西就不要再回头了,你要尊重自己的选择。

二是你太较真,让对方跟你聊天有压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事风格,不可能如你所愿。人在高压下会感觉不舒服,而舒服是一段感情长久的基础。

你和她的关系,一开始是互相滋养,后来是互相损耗,那么,告别就是止损,你们都该庆幸。

夜已深,我们走出了咖啡馆,小渔轻轻说了声谢谢,我拍了拍她的肩膀,互相道别。


03

一个月后,和小渔相约去图书馆听讲座,讲座完后,我们聊起。

她说,“我现在说话越来越文明,对人越来越客气……”

“人心易变,自己给的,才叫安全感。明白了这一点,我不再依赖别人,对谁都亲近不起来,对谁也都不怎么疏远。我开始和自己做朋友,无论我好与不好,我永远不会抛弃自己。”

“那位朋友呢,还有联系吗?”我问。

“我不再关心与她有关的所有事,也不会刻意回避,听到别人提起她,情绪不再有任何起伏。”

“那你是真的放下了。听说你在补英语?”

“嗯,除了几个合得来的发小,交际圈现在干净的不能再干净。我可以省下很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开始把以前聊天的时间学英语,把以前胡思乱想的时间看书,希望以后能直接看英文版。”

“多好的事。”我由衷地感叹。

“当你开始不再需要别人看见,开始真正爱自己,便会知道生活原来这么美好。”小渔抱着几本刚借的书,脸上洋溢着微笑,那样子,很惬意,很阳光。

最有价值的道理,都不是教出来的或简单接受他人的道理,而是通过自己的现实经历反思出来的。

我看着这个新生的姑娘,虽然有点矫枉过正了,但终于把自己折腾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