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城散文想法

观《起跑线》有感

2019-08-18  本文已影响57人  王归源

最近好吗?还有时间像以前一样去电影院看场电影吗?

原谅我这么突兀的以一个问题开头。我只是心里有些触动,有些事情想不明白,想跟你聊聊。

记得上学时,咱们都写过读后感、观后感。可那时我们的心里只有放学后的游戏、小商店里新进的零食和玩具、爱看的动漫和武侠剧。写这些只是在逼着自己装出一副大人模样,照着固定的模板写出千篇一律的混世字样。

没想到,在三十好几的年纪,突然想起了这种文体,还有了一通想来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的想法。

我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先不论我看的什么电影,我想先表述一下我的奇怪想法。我觉得,观后感不应是在看完一部电影之后就立刻提笔挥就的。而应等待机缘,直到遇到让你产生与电影主题思想一样思考的那件事。

当然,除非你阅历广阔,经历的事件足以让你的灵魂与各类群体对话,你的心,强大到可以包容所有的幸与不幸。

但现实中,大部分人都只是固囿于自己狭窄的小圈子里,做着类似的工作,经历着雷同的困难,接触着与自己全家饭碗息息相关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我觉得我们没有能力去真正了解其他人。也许我们会在商场里相遇,会在接送孩子的时候相遇,会在某列火车上相遇,但我们仅仅是相遇。也不过是一面的缘分。甚至,我们都没有觉得这是缘分。

而电影,将那些我们见都没有见过的陌生人的故事通过艺术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想要唤醒我们渐渐麻木的灵魂里的那么一丝丝情愫,让我们产生共鸣,产生思考,或只是希望我们获得简简单单的快乐。

一部好的电影,甚至会让观众觉得这部戏的剧本简直就是按照自己的生活写的。这也是电影创作人的高明之处。他们不是神明,不会知道你我的故事。他们只是抓住了我们所处的小圈子里的人的共同特质,而这些特质,让我们产生共鸣。

《起跑线》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但我是个自认为可以对所见所闻做出自己判断的人。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被判定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说它是佼佼者,是我觉得它做到了思想高度、表现形式、受众人群选定的平衡和结合。

这部电影讲的故事很简单,却讨论了一个很多平凡人不会想、很多成功人士不断想、很多政客不敢想的问题。那就是在这个人人拼完自己拼孩子的时代,孩子之间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公平,是否享受到了应得的权利,甚至,是否获得了社会同样的尊重。

这样的主题很沉重,这样的思考很令人难受、疲惫。但这部电影却采用了喜剧的表现形式。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一个成功商人为了给孩子“拿”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所经历的荒诞事上。期间高潮迭起,笑料不断,把印度友人的幽默感发挥的淋漓尽致。沉重的主题搭上轻快的扁舟,在观者看来,感官上也就不那么沉重了。

而这部电影的受众群体也实在广泛。再平凡的人也是孩子的父母。都曾在社会上不紧不慢的拼着自己,在成为父母后,便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加速着自己的损耗。

也是在观影之后,我突然发现,现实中,我们对于这个问题已经麻木到不分是非对错、不思考起因缘由的程度。我们都觉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都觉得想要自己孩子有更好的前途,就需要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于是老师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其中很多沉沦于这种被追捧的感觉的人民教师也开始将孩子分为三六九等;想要自己的孩子健康,就需要得到更优质的医疗资源,于是大夫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其中很多沉沦于这种被追捧的感觉的著名医师也开始将病人分为三六九等;想要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家庭生活,就需要得到更多的物质支持,于是我们把自己分为三六九等。奈何人员众多,而优质资源有限,所以,大家都开始“抢”。谁也不敢保证永远有“能力”占用最好的资源。大家都害怕不公,却又都在拼尽全力的制造着不公。

我们早已不会去思考,这些都是为什么。

现在思考一番,我不过是众多打工族中的一员。但为了孩子的前途,我花着一节课二百元的价钱给孩子报早教班。我拼尽各种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都耻于动用的关系给还不会说话的孩子提前占下优质幼儿园、小学的入学名额,甚至不惜贷款买所谓的“学区房”。孩子一有个头疼脑热,就赶紧准备好红包跑到当地最好的医院,找到提前托人联系好的著名医师给孩子治疗。孩子一天天长大,自己的焦虑也跟着一天天加剧。

说到这里,我便要对你说起我观影之后遇到的机缘了。

其实,我早已没有时间跟以前一样去电影院无牵无挂、悠闲自在的看一部完整的电影了。身为一个打工族,一个孩子的父亲,我能做的便是不断的出卖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去换得更高的收入,以此来满足我和妻子为孩子安排的各种“需求”。虽然跟成功人士们相比而言,我很累,很辛苦,但我至少有希望,我至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让孩子得到更优质资源的可能。

但在那么突如其来的一天,在我利用各种琐碎的时间观看完《起跑线》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的一天,我看到了那些看不到希望的父母。更触动我灵魂的是,我看到了他们在希望与绝望之间摇摆不定的孩子。

其实场景很简单。只是一个下午,在一家装修豪华的大型商场内,一群孩子围着一个套在卡通玩偶服装里的商品促销员身边。孩子当中也有我的幼女,我便在旁边驻足,享受这难得的亲子时光。穿着大熊造型服装的促销员不断做着各种动作,逗得周围的小孩子们放肆的尖叫着大笑。这本稀松平常。孩子尚小,在极度兴奋或悲伤时都喜欢通过大叫的方式来表达。不平常的是,我偶然一瞥看到一个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她除了衣着破旧,与周围打扮得洋气时尚的幼童们不太一样以外,让人揪心的不同是她不敢笑、不敢尖叫。事实上,她刚加入这个圈子的时候,也像其他孩子一样尖叫大笑,但这声天真流露的尖叫却在中途戛然而止,这灿烂洋溢的笑容在嘴巴刚刚咧开、刚刚露出新脱落门牙的牙龈时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对孩子的每一个表情、动作都很敏感。虽不是自己的孩子,但做父母的人往往比一般人更疼爱幼童,所以习惯性的会多关心一些。我便惯性的随着那个女孩的眼神看去。在她的身边,是一个农民工打扮的中年男子。

在此要特别声明,“农民工打扮”不是哪本成语词典里的创作,个人认为也不应有这样的修饰语。但随着这群从农村赶来、身穿破旧的、与潮流毫不沾边的衣服、默默为城市的建设挥洒血汗的人出现在各种光鲜亮丽的场合时,大家似乎都忘记了语文教师的谆谆教诲,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破旧的、与潮流毫不沾边的衣服”。甚至,很多“时尚人士”不能接受这“破旧的、与潮流毫不沾边的”东西能够被称之为“衣服”。于是便流传起了“农民工打扮”这样的修饰语。我自愧文字功底不深,又是个惰于思考的人,也便随了这“流传”。

躲过自愧的事儿不提,我对孩子的心疼绝对是没有任何偏倚的。我能看得出来那女孩的父亲眼中的挣扎、麻木到绝望。

女孩年幼,自然读不懂父亲一个眼神中闪过的太多东西。她看到的只是一个沉默不语的父亲,一个不知道什么意思的笑容,一个代表“走吧”二字的手势。而她想得到的,不过是一个可以跟其他孩子一样放声尖叫、放肆大笑的许可。

看着两个人强装随意但明显落寞的背影,我没有了陪幼女游玩的兴致,脑海中却不停翻腾着悲伤的想象。我幻想了很多场景,觉得只有一个最有接近真实的可能。在此与你分享。

一个生在、长在偏远农村的男人,有一天就那么突然的成为了一个父亲。他很幸福,一个生在、长在偏远农村的男人,有一天就那么突然的成为了一个父亲。他很幸福,不,应该先是紧张、惶恐,然后是兴奋,然后是踏踏实实的幸福,再然后,又是紧张、惶恐。幸福是真实的,紧张、惶恐是未来的。更确切的说,是担心孩子未来的。于是,这个在村子里生活了二三十年的男人决定到大城市里去出卖劳动力,去多挣一些钱,为孩子的未来做好准备。但城市有千百座,没有一座在偏远农村的旁边。距离没有感情,却阻隔着父亲与幼女的感情。他到了大城市之后,拼命努力,也许像我一样,自愿主动的多申请加班,不舍得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不舍得吃一顿稍显奢侈的饭。却在拿到能给孩子带来更好未来的工资时,比穿着手工定制的奢华服装坐在五星米其林饭店里吃最贵的食物时还要幸福。但思念是最折磨人的东西,而且,在大城市里时间久了,他也感受到了城市的美好之处。他希望让自己的孩子也能来感受一下这些美好,而他,能好好陪孩子一起感受这美好。既化解了思念,又能在孩子面前好好展现自己这个当父亲的努力成果。试问,哪个父母不想当自己孩子的英雄。于是,他把孩子接到这大城市里短住几天。他为这几天谋划了好多好多,其中一天,他便计划带只出入过农村小商铺的女儿来看看城里的“大商铺”。但,当真的带孩子来了以后,他突然没有了幸福和快乐。因为,他发现,在女儿热烈的眼神中,这个可爱的布偶他送不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女儿,那件漂亮的裙子他给不了自己为之奋斗的女儿。就连女儿想要跟其他城里的孩子一样围着穿着大熊玩偶服装的促销员大声尖叫、欢笑都不敢答应,因为他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产生什么费用——他没有消费的自信。于是,他只能在经历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默然无声,不自觉的露出一丝苦笑,然后颓然无力的对自己的爱女做出一个“走吧”的手势。大家都是当父亲的,他肯定看到了自己女儿眼中原本熊熊燃烧的希望之火逐渐的变成了一堆死灰,他肯定感受到了自己女儿原本热烈的、兴奋的情绪逐渐变得冰冷、不知所措。他肯定很害怕面对这些。他肯定很想逃避。

作为一个父亲,看到这样的场景,令我的心揪痛。

穷人家的孩子连尖叫、大笑都要看看父母的脸色。穷人家的孩子连自己想要的东西都不敢索要。久而久之会怎么样呢?我想,是会从“不敢”变成“不会”了吧。

谁会给他们讲公平的机会?谁会帮他们捍卫自己的权利?谁能帮他们在巨大的、无情的差距面前守住自己的尊严?

《起跑线》的创作者们应该也没有找到最终的答案。于是,在电影的最后,在公立学校的孩子们展现了自己能够做的很好以后,在男主角一番真情流露的演讲之后,并没有得到什么改变。男主角的妻子虽然改变了心态,但社会没有改变。他们的女儿去了公立学校以后,便没有机会进入印度所谓的上流社会。即使她会像她的父亲一样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但还是会有很多所谓的上流社会人士来“送给”她嘲讽与蔑视。

孩子之所以为孩子,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性格都未成年,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可塑性。他们赤条条来到这个世间,没有带着任何的权利或金钱,也没有任何的思想和记忆。从这个角度讲,他们是真正公平的。

他们的不公平是父母们带来的,是社会带来的,是时代的浩瀚潮流带来的,不是他们应该承担的。

那么,谁应该为此负责?谁能为这不公找到一个解决方案?谁能为这压抑的隐痛找到一个畅快的出口?

又也许, 《起跑线》的创作者们找到了答案。唯有现在控制着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成年人们、社会支柱们改变了自己的阶级观念,不再制造不公,孩子们的世界才有更多的公平。而电影存在,就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共鸣、引导思想的改变。

请用正确的方式帮帮孩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