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笔记23,大乘佛教两派解析之三
四、一般唯识派观点
不过唯识派里大部分其他宗派都认为“阿赖耶识”还不能完全等同于宇宙本源,本源叫做“如来藏”。这是因为既然“阿赖耶识”本质上还是一种认识,那么每个人的认识又是不同的。而本源应该是恒久不变,消除一切差别的,这就是“如来藏”,也叫“真如”。
“如来藏”是类似于大爆炸理论的“奇点”的概念,当然这个“奇点”还是在内心世界中,是每个人内心“阿赖耶识”的本来面目。本来“如来藏”是恒久不变的,但是会有叫做“无明”的缘分来“熏染”它,一旦被“熏染”成功,“如来藏”就变成“阿赖耶识”了。“如来藏”在不同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阿赖耶识”,这就是“如来藏缘起”。因此“如来藏”是宇宙最初的形态,没有比它更本源、更早的了(更加确切的说,“如来藏”对应于M理论中的“原始宇宙量子波包”,就是最原始的那个“奇点”而并非产生某个具体宇宙的“奇点”。这个“原始奇点”在十一维空间中的不同的能量条件下显化为无数个不同的“奇点”。众多“奇点”中大约有10的500次方个“奇点”他们的能量足够启动爆炸程序,于是就发生大爆炸,我们所在的宇宙就是这10的500次方个宇宙之一。对应的就是“如来藏”在不同的因缘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宇宙,即每个人的“阿赖耶识”)。
每个达到临界条件的“奇点”爆炸后产生一个宇宙,如同每个“阿赖耶识”构建一个世界。而这众多“奇点”本质上是“原始奇点”的概率分布,如同众多“阿赖耶识”的背后是“如来藏”造了如此繁琐复杂的世界观,最遗憾的是唯识宗将“阿赖耶识”解释为人人各自不同(平行宇宙),但是唯识宗却既没有解释清楚“如来藏”是如何被“无明”“熏”成“阿赖耶”识的,又没有解释“阿赖耶”识怎么能变回“如来藏”。这就更加无法解释“阿赖耶识”如何是通向本源的问题了。这就意味着在唯识宗眼里,有人天生就是“如来藏”,能摆脱轮回而涅槃成佛,有人天生只有“阿赖耶识”,不能成佛,这就成了一种循环论证的诡辩。这种论调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所以玄奘当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其西去印度的主要原因就是要解决这种矛盾。结果他去了之后发现否认“如来藏缘起”是解决矛盾最好的办法,所以他回国创立的法相宗就只提“阿赖耶缘起”而不提“如来藏缘起”。但即便如此,唯识宗的体系也太繁琐,不利于中国人理解和传播,因此两者因为水土不服短命而亡,这是后话。
客观而言,中观和唯识的这两种流派在哲学界的作用本质上相当于数学在科学界的作用,是对世界本源进行探索而建立的两种理论模型,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直到量子力学和乃至超弦理论的出现,人们才对中观派和唯识派的思维有所现实理解。可见其思维之早熟,也可见现代科学界想象力之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