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情绪的来源
最近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家人或同事的一些话语会触发我的情绪,有时甚至导致情绪失控。
最简单的例子是,我对一些小事异常敏感。比如,带婆婆去医院时,开车经过路口后红灯亮了,婆婆说:“红灯,红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都能引起我内心情绪的波动。
我内心有个声音在说:“烦死了,什么都管,交规我还不清楚吗?需要你提醒吗?”这个小声音瞬间就引发了我的情绪。我意识到了,告诉自己不能表现出来,于是忍住发火,耐心地向婆婆解释了交通规则。
这是一个非常小的事情,但我很好奇,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情绪是怎么来的?
回顾了之前的笔记和思考,我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肯定有人不断地告诉我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当被别人指导做某事时,我就会很不高兴。
不高兴的理由是,我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别人比我厉害。
内心极度不自信,渴望获得认可、尊重和理解,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对自己不了解,甚至讨厌自己。
总之,在成长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被对比、被指导、被贬低,从而丧失了自信与自我肯定。即使有一段时间疗愈了,因为一些重大事件的变化,我再次陷入了自卑中。
找到问题症结之后,我决定采取以下步骤来解决:
第一步,情感清理。我向那些小声音和情绪道歉,并告诉它们:
对不起,在当年某个事件中,我没有保护好小小的你,让你受委屈了。但那不是你的错,你很好。我知道,你当年一定有一些难以释怀的事情。
谢谢你再次提醒我当年发生的事情。但现在的我已经足够强大,可以保护自己。
请原谅我,我还未能帮助当年的你走出伤痛。但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我。我有能力面对别人的一切评价。
我爱你,你是过去的投射,但我不再是你。我始终爱你,无论是软弱的你还是现在强大的你,你都是我生命中独一无二的一部分。
第二步,使用积极的自我对话来重塑思维。
首先,想象自己回到当年的情景,写下我希望听到的话。比如,被爸妈批评时,我希望他们能说:“你很好,这次没做好不是你的错,是我们的期望太高了。我们不应该把压力转嫁给你。”
其次,回到当下。比如婆婆提醒我红灯时,我告诉自己,我没有闯红灯,婆婆是出于好意。简单回应:“我看到了。”情商高的回应:“您提醒得很及时,婆婆,这让我想到我们都应该时刻注意交通安全。您的观察力真好”
最后,改变思维和沟通习惯。比如,养成与自己和他人积极沟通的好习惯,用乐观和积极的情绪替代悲观和消极的情绪,以此来缓解不安。
告诉自己,大脑就会相信。比如,当我因为别人的话而生气,说话不客气,具有攻击性,其目的是保护自己,不受批评和指责。因为在我潜意识中,批评和指责曾经让我很痛苦。也就是批评和指责等于痛苦。一旦识别这种信号,身体产生不安,情绪就跳出来,让大脑保护我。
但事实上,当内心足够强大,足够认可和接纳自己时,别人的批评和指责根本不会对自己产生影响。甚至可以完全不在乎,而是把精力放在做自己的事情上。
另外,也不要过分关注别人。每个人尽量做好自己,就是对别人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