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的,哪个不是在焦虑中过来的
前两天带菀儿妹妹进行三个月体检。
除了例行的量身高体重头围,看大动作发育追视听力,看舌头,听心肺功能外,还抽血化验是否缺铁缺钙。
身高体重都在中上水平。化验结果显示血红蛋白量是109,标准值最低是110。医生说有轻微贫血,但不用吃药,到可以添加辅食时用强化铁米粉。
虽然这个结果显示是轻微贫血,但我也蛮淡定的,因为本来仅凭指梢血检测判断是否缺铁就不是很准确,109,差1,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那就等着满6个月时再加强化铁米粉吧。
然而,在这之前我可没这么淡定的。
菀儿出生时因产程过长,吸入羊水,轻微窒息,有肺炎,住院了几天。而且全身很白,出院诊断是轻微贫血。
一出生就有好多症状,很担心她以后会不会有什么发育问题。有窒息史,会不会造成脑部发育迟缓啊,贫血会不会影响身体发育啊。有的宝宝在一个多月就能抬头了,她两个多月时还不怎么能抬头,我又在担心,她怎么还抬不了啊。等等,反正,担心一个接一个地。
也许你会说,哎呀,你都二胎了,不有经验了么?其实不然。
作为新时代的妈妈,应该意识到,现在养娃可不像以前老一辈那样吃饱穿暖就行了,除了保证孩子身体健康,还有从小在心理、情商、智力等方面的培养,新妈妈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啦。
我生汐汐姐姐的时候是2011年,那时资讯还没有这么多,也不知道从哪里学习,只知道凡事找“度娘”,找出来的信息七零八落的,很多说法不知有没有根据。现在看来,当时参照的很多做是错误的。还好姐姐没落下什么病根,也是万幸。
现在就不同了,我们可以学习的途径很多。
01
学习的来源不是周围、邻居、老人、别人……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再说了,对于育儿,老一辈有多少陋习啊。几十年前的做法也要求今天的年轻人这样做,已经不可行了。因为几十年前的社会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人的身体对食物的需求等等都不同了。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一产妇坐月子因家人不给吹空调、风扇,得了热射病最后死了。这是很极端的一个案例不常见。但生活中老一辈以我们当年就是这样养大小孩的,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来干涉年轻人育儿的事情太常见了。
年轻人该拒绝的拒绝,毕竟关系到自己孩子的健康,自己的孩子自己做主。
02
在孩子生病时坚持循证理念,当地医生的话也未必可信,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医疗知识并付费诊疗。
就拿菀儿妹妹来说。在她出院复查时,医生说她有窒息史,要做高压氧治疗。在做高压氧治疗前,还要做脑部CT检查。那时我们什么都不懂,医生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她不到一个月就照了CT,做了一个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后来我通过微博搜索到一些医生对于轻微窒息史相关提问的回答,付费看了答案,知道CT对脑部辐射很大,高压氧治疗也需要一定指症才能做。而菀儿的情况并不需要做CT与高压氧治疗。当做完一个疗程后,医生还想让我们做完三个疗程,我拒绝了。现在菀儿大运动也发育得很好,已经会翻身,手会抓脚,容易逗笑。
在菀儿一个多月的时候,她发低烧以及咳嗽。带她去医院看医生,医生开回来一大堆药,不是抗生素就是不符合她这个月龄吃的,或者是中成药。最后,我在网上付费问诊,一点药都没有吃,在观察中就好了。病情并不是很严重,之前是自己太过焦虑了,还好没有吃那堆乱七八糟的药。
其实,在网上问诊,一般只花几十元,就可以问到三甲医院的医生,甚至还可以问到国外医生,可比我们这小县城的医生靠谱多了。
当然,网络问诊也要看情况,那些严重的,不是常见病症的,该就面诊还得面诊。
03
可以加入一些正规点的育儿群,看看别的妈妈的怎么做的。
现在大家都用微信吧,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加入一些微信群。我为什么强调要“正规”的群,我是指不发广告、不发其他链接、不推荐中成药、中药及偏方等,理由如上,要循证。要是整天发广告、推荐中药或者偏方等的,可以退出,不必浪费时间。
我现在加入了一个育儿群,就是这样的。时不时看一下别人的聊天,时不时有育儿干货分享。这个群有时还有免费授课,我就听了母乳喂养、小儿睡眠、如何与孩子共情与游戏等课程,比较系统也比较全面,听了受益匪浅。
同时,在多听听其他妈妈的情况,你也会发现,其实大家都差不多,也是一样地焦虑,把问题说出来,大家会一起给建议。也许你觉得很焦虑的事情,别人早已经经历过了,所以别人能很快给出合理的建议。
比如,菀儿1个多月时因为发烧验过一次血。当时血红蛋白量才有97,我有点担心。后来在那个群里,知道了生理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只检查指梢血并不是太准确,后来决定等3个月体检再看看。现在的情况也是还好的。
04
关注一些靠谱的医生、育儿微博及公众号。
靠谱的医生、育儿号,会时不时发布一些科谱,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不是粉丝数越多的医生就越靠谱。有一些大V号发布的所谓科谱并不科学,大家可要小心仔细甄别。具体的号我在这里就不推荐了,有如兴趣可以私信交流有哪些医生可以关注。
05
在网上付费学习。
在知识经济时代,网上课程可不仅仅限于考试或者职场技能,已经发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只要想学,总有你想学的那么一门课,你花钱就好了。
在育儿方面,睡眠、辅食、母乳喂养、感冒发烧、哺乳期用药等等,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是个大问题,都有人总结经验、形成研究、开设课程,只要多留意,愿意花钱,还是可以学到的。
还有平时在微博或者其他APP中常见的付费围观答案,只用花1块钱,就可能从别人的专业回答中获取知识,花小钱就可以办到。
以上,就是我这几个月来育儿的小小学习体会。
妈妈焦虑是正常的。焦虑不可怕,有焦虑说明妈妈更爱孩子,更细心。可怕的是妈妈不学习或者只从别人的口中学习。
每次我主动学习,我都觉得我又懂得了一样知识,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心里就淡定许多了。
学习得越多,就越有这种感觉,养育孩子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能把孩子养育好,还有什么我做不成的。那些在工作中出现的困难,我还会怕吗?就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内心也越发强大起来。
所以说,妈妈们,焦虑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去学习。学习了,在应对育儿问题时才能淡定处理。孩子是我们的一部分,而我们是孩子的全部,是孩子的一片天,孩子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强大的妈妈,而不是弱小的妈妈。
希望妈妈们都强大起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