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道理,离开之后才明白。

2017-02-09  本文已影响0人  西柚tcher

一、

我认识的一个姑娘,大学毕业后因为就业原因,跟她之前的男友分手。

男友放不下,由爱生恨,偷偷登上了她的微信,把里面的联系人信息弄得乱七八糟,还用她的账号发一些马教主式咆哮体和不堪入目的内容。后来姑娘找了新男友,他还在她的状态底下留言,骂她是贱货、骚货。

那段时间姑娘焦头烂额,一提起前男友便恨得牙根痒痒:

想想自己以前跟了这么一个人,真特么瞎了眼了。

但实际上,他们的过去非常甜蜜。他可以早起跑遍半个城市为她买某一家的小笼包,只因她说喜欢;可以在几乎满课的情况下挤出时间陪她上课为她讲题,只因她说难学;甚至可以连续半个月熬夜给她做一个轮船模型,只因为她说想去环游世界。

姑娘跟我们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微颤,脸颊微红,眼里像是倒映了满天星光,和现在咬牙切齿的模样判若两人。

原本一段拥有美好回忆的感情,现在只剩下彼此深深的恨意。

一段感情,不管最后能不能走到一起,总归你们有过吃一个冰淇淋的甜蜜,有过踏遍每一条街道的温馨,有过一起争吵赌气流泪的心酸,有过许许多多共同的回忆。

但现实是,很多人往往会因为对方的离开而歇斯底里,硬是把曾经埋在心里的美好,变成记忆里挥之不去的厌恶。


二、

还有一个姑娘,她有个结交十几年的好友。

小学入学起,她们就当了六年的同桌;初中被分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碰巧还是同桌;高中也是故意考到一个学校,姑娘一看,同桌变成了个文弱的男生,正沮丧的时候,听见有人喊她,回头一看,好友正在她后两排的地方招手,眯着眼笑成一朵花。

她们那时形影不离。一起做作业,一起上厕所,一起去小卖部吃辣条,一起议论班上的八卦,一起意淫学段里耀眼的男生。人人都说,她们是双生子,姐妹花。

可她们没考进同一所大学。分别那天,她们抱头痛哭,约好了大学四年每天一个电话,绝不间断。

大一的时候,她们每天聊QQ打电话,彼此说着大学种种趣事,一起畅想未来。

大二开始,聊天的频率变少,好友开始更多地提起穿衣打扮和跟男生的各种小暧昧。

大三开始,偶尔的电话,好友那头总是酒吧迪厅里喧闹的音乐。她告诉好友自己学画画报了水彩班,好友的声音很大,带着一丝不耐烦:学那个做什么?不能吃不能穿。我还有事,先挂了啊!

大四,姑娘很少给好友打电话。她不打,那个熟悉的号码也再没主动亮起。

后来,她们共同的朋友找到她,吞吞吐吐地说,你看上A哪一点啦?

她怀疑自己没听清楚:什么?

她和A分手了,我们问她原因,她说那次带A回来见你,你看上了A,就去勾搭,一来二去,A就跟你好了。那人说。

A是好友当时的男友。假期好友带他回家,三人偶然见过一面。见面的时候,A的一双眼睛,飘飘忽忽地,一直盯着她看。她当时觉得尴尬,所以说了几句就匆匆告辞,从此再没交集。

她没有吵,也没有闹,只是平静地解释清楚原委,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她知道,从那天起,她和好友十几年的感情,彻底结束了。

再后来,她考上了雅思出国留学,只是偶尔刷朋友圈看到好友发的状态,身边的男友半个月换一张面孔,不变的是她的打扮,烟熏妆,大红唇,低胸爆乳装和一片白花花的大腿。手只是微微停顿一下,便继续向下滑去。

我问她,你恨吗?

她苦笑,说不上恨吧,该解释的都已经说清楚。我只是觉得,四年的时间对一个人的改变,太大了。不,也许一年,半年,甚至半个月,就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条路是她自己选的,我会遗憾没能和她到最后,也不想和她撕破脸,破坏心里最后一点美好的回忆。

三、

再说说我自己吧。

2016年7月,我辞掉了银行的工作。那时候因为想法冲突,和行长之间已经到了相看两厌的地步。提出辞职的时候,我轻描淡写,行长漫不经心。他只是点点头,然后递给我一张离职申请表。

我在那张薄薄的A4上填了入职和离开日期,在交接物品栏写下需要留下的物品。然后去厕所换下了粉色衬衣和咖啡色短裙,把那些东西整整齐齐地码在桌上,微笑着和同事告别。

关系好的,拉着我的手一番可惜;关系一般的,也不过是点点头,道一声有机会再聚。也许是银行早已压抑惯了的氛围,全程安安静静。

走出银行的时候,正对上逐渐灼热的阳光,我眯着眼,心里只有一个词,如释重负。

我以为那时的自己果断强硬,潇洒转身不带一丝留恋地离开。是啊,的确是潇洒了,可事后想起来,正是那种头也不回的决绝,让我花费了一年时间,除了交到一两个朋友,遇到几个暖心的客户,竟没留下关于银行本身半点美好的回忆。

所以你看,用一年换来一个缺憾,还是我输了。

四、

人一生会与他人发生很多种联系,亲情的,友情的,爱情的。有的人始终维持着这些联系,相伴走过一生;有的人走过一段便分道扬镳,成为彼此生命的过客。

有时候离开没有什么撕心裂肺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时间在流逝,彼此在成长。

你们彼此建立了不同的价值观,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曾经在某一个瞬间,我们以为自己长大了,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和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

就好像大多数做父母的都不理解,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为什么不听自己的,做自己给安排好的工作,娶自己选择好的结婚对象,非要去未知的大城市,去完成什么所谓的梦想?

因为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尽相同,那些曾经和你在一起走过一段路的人,在下一个路口,你要往左,他要往右,这是成长规律,也是对彼此而言一种必然的牺牲。

不必遗憾,不必强求。

你也要明白,不论是你还是他人,做的都是在这一刻自己最好的选择,也许以后会改变,也许会一直坚持,但选择没有高下之分,别人做出的任何选择,要尊重。你做出不同的选择之后,也请尊重别人。

我离开之后才明白,比离开更重要的,是互相祝福。

好聚好散,是最好的结果。


本文已在版权印备案,如需转载请点击获取授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