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有些事情只不过一念之间
文/王志刚(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照例,既然是新年,索性不妨再立一个flag,哪怕依旧最后泯然。2020年给自己立的flag:戒酒、戒小资文字、每周一本书。于是,在首周,翻出了一本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
其实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有几个契机点。一是觉得自己的2019年太难了,似乎跟自己一直以来的思维困局有关系。既然这本书名字就叫“拆掉思维里的墙”,干脆就拿来一读,或许可以给自己一种拆掉的豁然感呢。
另外,因为古典是得到APP的老师,所以我是从得到的课程上了解古典老师的、跟其他人一样,开始我也以为“古典”是一个艺名,其实这个名字是一个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名字了。因为得到APP缘故,也算是与作者有了某种熟悉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是2011年出版的书,里边有很多观点我还是很认同的。但是有关说到年轻人的梦想与房子的问题,我还是有一点点小异议的。不是每个梦想最后都能够闪闪发光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下的中国,于年轻人来说还是有过很多需要跨过去的坎。
于当下的我来说,历经某些生活变故之后,现实突兀般的迎头而来。掩卷之后,不得不沉思,梦想与房子,孰轻孰重?当我退却当初的稚嫩与聊赖之后,无所谓妥协与不妥协,最佳的状态应该是真实地面对生活所给予我的一切。
韩寒在他的电影中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杨绛先生说,“你最大的问题是想的太多而读书太少。”很多时候,所谓的执迷不悟,很可能只不过是不愿醒来。
《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我很快翻完了,不是因为我读懂了,恰恰是我觉得那些曾经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事我却始终未能转身。原来,我们只是不愿改变自己的固执,不愿承担改变带来的后果,不愿面对未知的到来。
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勇者,后来才发现,只不过是永远在自己的安全边界内肆意而已。孔子说随心所欲不逾矩,但关键是那个矩该如何界定、又该怎样随着时间的绵延而不断扩展。
墙是一种固化思维,是一种早就应该走出来的樊笼,就如同舒适区一样。每一个长期沉溺于舒适区的人,我们无法妄自揣测其人生必然会愈加坠落。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很多精彩都源于一次次的突破边界、一次次的勇于前进。
我知道,尽管我已经看过了《拆掉思维里的墙》,但是我还是没有打掉自己思维里固化的那道墙。
2019年有一部很好的纪录片——《攀岩者》,记录了一个攀岩爱好者亚历克斯挑战一座山峰的全过程。某种程度上来说,生活就是一场攀岩,如果唯唯诺诺,可能很多时候都无法走出最佳的那一步。而所谓的唯唯诺诺,很多时候又何尝不是因为思维里的某道墙所阻呢。
我不知道这个flag能够坚持多久,但是就让这本《拆掉思维里的墙》开启2020年的阅读之旅吧,开启2020年新的改变。
下周,准备阅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不为别的,只为罗曼罗兰那句在2019年一直激励我也必将持续激励我走好2020年的话,“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世界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