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诗歌,共享。

我的生活里,根本没有你……

2017-04-01  本文已影响122人  菡萏莲荷
泛 海
明 王守仁                                        
险夷原不滞胸中,
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
月明飞锡下天风。

“我的生活里,根本没有你。而你却劳神费力地算计着我……”这是郦波老师在解析、讲读《泛海》时,所昭示的苏轼、王阳明式贤臣被贬后对世事的练达与洞明以及所持有的人生态度。

郦波老师在讲读的开头提到这是他挚爱的一首诗,在案头无数次地书写……

我对郦波老师的解读,百听不厌,一遍又一遍……

古代伟大的王阳明遇到现代博学睿智的郦波,穿过浩渺的星空,传递着澄明……

创作背景
公元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 王守仁在仕途上遇到了一次严重的挫折。当时皇帝朱厚照昏庸无道,朝中宦官刘瑾专权, 戴铣、薄彦微等官员上疏劝谏,惹恼了刘瑾,立即下令逮捕戴、薄等二十余人。王守仁 仗义执言。结果也被刘瑾廷杖四十,投入大牢,还将王守仁罚跪于金水桥南,随后谪贬为贵州龙场驿 驿丞。如此,刘瑾还不肯罢休,派人暗中跟踪王守仁,准备路中进行暗杀。王守仁急中生智,做出投江自杀的假象,并题下 绝命诗一首,骗过了尾随的杀手,搭上了前往福建的商船。不料,当他坐船行于海上,却遇上大风暴,船只几乎倾覆。王守仁此时却毫不畏惧地坐在船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 《泛海》。
作品鉴赏
《泛海》这首诗意态潇洒,有一股正义的豪情,表达了王阳明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由他主张的“心学”和开创的阳明学派在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王阳明的学说打破了当时理学家们对于“人”的钳制,解放了一大批人的心灵世界,渐渐成为思想界的一种风尚。   
诗歌头两句“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原”说明人世一切的艰难挫折,诗人原本就不放在心中,万物的变化只不过如同浮云掠过太空一样,在心中留不下任何痕迹。尽管这 海上风云变色、巨浪滔天,只要我心不为所动,这大浪又算得了什么?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王守仁坚毅无畏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王守仁的哲学观:“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能达到心灵的纯明境界。   
在诗歌的三、四两句中,诗人更进一步地描写了自己心中此时的感受:“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说在这“静谧”而辽阔的大海上,自己就好像手拿着 锡杖(高僧手持的一种法器),驾着天风,在月光下飞越“海涛三万里”,这惊涛骇浪中命悬一线的惊险航程,在诗人笔下竟成了如此富有诗意的一次旅行。说到“静”字,还有一个故事:唐代禅宗高僧惠能有一次听两人辩论说风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惠能却说,都不是,是你们的心在动。王守仁的“心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他说:"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    
从《泛海》的创作背景看,《泛海》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章太炎评价王阳明心学时曾说过四个字“自尊无畏”,这四字从《泛海》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王守仁(1472年-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中国浙江余姚人。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 家和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因他曾在余姚 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现在一般都称他为 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在中国、日本、 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像(此图片来自网络)
明代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是啊!“一切终将黯淡,只有你,才是光芒……”

注:灰色版面的文字来自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