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光哲学杂谈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十讲之理学篇-格物穷理

2019-05-02  本文已影响7人  穆翕

    格物穷理是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我们所知的格物致知是相同的,只不过后者是由南宋的朱子所提出的。不过前者却可谓是来源久远,格物在《大学》之上就已经出现了,而穷理也是《易经》之中的名词。

    至于其目的,我想大家也是相当明了的,格物致知亦或是格物穷理这样的方法论,大行其道的时候是在宋明理学处于兴盛的时期,说明白一些,格物穷理就是理学家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一种方法,至于其目的我在之前也有所提过,但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去再去强调一下:

    首先我之前所提到的关学、心学等都是理学的分支,都同属于理学,理学的共同的特点就是,构造了儒学最为完整的宇宙观,这里所说的宇宙观与宗教的宇宙观有所不同,望周知。理学所提倡的宇宙观不同于道家以及阴阳家,而是两者均有所兼备。其一其强调天地之间的万物均有理构成,因此格物,体会其中的道理就是理的唯一以及必须来源,此所谓日格一物。另一方面,理学家们打着“道统”的大旗,极度鄙夷董子的汉代新儒学,主张与之分道扬镳,并讽之为判道,要求回归孔子的本真。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儒家的历次思想变革,大多都是对前者的批判继承。包括到了明清之际的李贽以及顾炎武等思想家,其思想可谓是离经叛道,但是反观其本质却不难见其儒学本质,因此这次宋明的理学变革依旧残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前人痕迹。

    比如一直被理学家所排斥的道家,阴阳家以及董子的思想,也就是继续利用天地来解释万物,以巩固君主专制,况且此时,儒家学说已经完全沦为了统治工具,成为了出仕为官的敲门砖。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到特别奇怪的一个现象: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张载《西铭》

    这次我特引了第二段以及最后一段,首段便是我经常列举的儒家独特杂糅宇宙观,第二段即是宣扬君主专制以及仁爱观,最后一段就是教人以做好好先生,对于生命坦然处之,也就是天命观。张子是北宋理学关学分支的领袖,其作已经能很大程度上,反应出理学的宇宙观,我做一个归类吧:

乾坤、气、理:天地构成以及真理的构成

目的:完善儒家宇宙观,架构整体哲学亦或是宗教结构,丰富儒家内核,刻画读书人的道德追求,升华三纲五常。

天命观:等级观念

目的:深化等级观念,这一观念也经常与天理结合,形成了互为表里的关系,也与上面等,受到后世学者的诟病。

    说完宇宙观再说回到格物穷理上,很明显在经过我上文的论述之后,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格物穷理,实则是这一宇宙观的产物,用以维系宇宙观整体的和谐以及稳固,同时也成为儒家追求理也就是天理的方法论,因此,在这里我也就不加以赘述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