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憨憨泉弟子规学习分享

《弟子规》“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2019-03-11  本文已影响2人  吴朝霞福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人,大家晚上好!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中国古时候,都已经注重了教育,都是把教育放在了首位,就在《学记》里面也有讲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那么这个教学是讲什么?就是教给我们理论,就是让我们大家都懂得人和人的这个关系,怎么样子去经营,怎么样子去维持。

如何维持人和人之间的这一层关系。其实就是让我们清楚的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尽的义务是什么?

当父母知道他尽的义务,就是教育儿女给儿女做好榜样,当儿女知道我们应该尽的义务,就是孝顺父母,兄友弟恭。但我们都知道兄弟姐妹之间要尽的义务,是尊敬哥哥姐姐,是友爱自己的弟弟妹妹。当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到了我们应该尽的义务,是不是?这个家庭就和睦了。

想要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其实就是从教育开始。那么如何去培养孩子,从小就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能够尊敬长辈,能够友爱自己的弟弟妹妹,那么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这句经文就是教导我们,长辈有事传唤他人,我们应该代长辈去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我们还应该主动的去询问长辈有什么事可以帮忙。如果我们能够帮忙的就去帮忙。

孙中山就有说过“人生是以服务为目的”,我们大家也知道助人为乐,这句话从小老师都教导我们,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该做的事情。

现在的孩子别说恭敬长辈,就连长辈去跟他打招呼,他都是爱理不理的。

早两天我就参加了一个家庭聚会,我们很多亲戚就坐下来就开心地聊天。

有一位亲戚的孩子已经有十几岁了,他一直就坐在旁边,一直低着头去玩手机,这时候就有一位亲戚就过去跟他打招呼,一直叫他的名字,叫了好几声,这位孩子头都不抬一下,看都不看一眼这位长辈。

就从这一件事,我们都看到这位孩子对长辈那是目中无人,更别说要做到对长辈的那些礼节。很多亲戚看到这位孩子这样,都觉得现在的孩子。都太没家教了,对长辈太没有礼貌了。

难道孩子的这个傲慢性是今天才养成的吗?我们中国就有一句谚语,“叫做三岁看80”。

也就是说,孩子一出生下来,他就是在学习了。虽然那时候,他的父母说什么他还不懂,甚至孩子还不会说话。但是他是可以看到的,自己的父母对老人,是怎么样的,孩子是可以看到也,可以记住的。

孩子从零到三岁。这个三年教育,一千天,就是叫做扎跟教育。这个阶段完全就是靠父母身教,就是给孩子做示范。所以也有人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我们父母做好榜样。

我记得也有一位母亲的故事,这位母亲有一位女儿。他女儿比较粗心,像个男孩子的个性。女儿的脾气也不怎么好,但是这位母亲对她婆婆是很孝顺的。

她的婆婆因为身体不好,不吃肉,这位母亲呢?她就每天早上为她婆婆煎好两个荷包蛋,端到她婆婆面前给她婆婆吃。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着这么做。

有一次,公司就需要这位母亲出差五天,这位母亲就想。自己去出差了,没有人给婆婆煎荷包蛋,婆婆会不会不习惯?她本来想跟女儿说。但是一想到她女儿的脾气也不怎么好,说了女儿也不一定会答应,于是他就没有说了。

等这位母亲出差回来。她婆婆很高兴的对她说,你不在的这几天都是孙女给我煎的荷包蛋,她煎的比你煎的还好。

这位母亲一听,就觉得奇怪了,然后她就回去问她女儿。她女儿就说,妈妈,这么多年你的一言一行都让我很感动,我就看到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对他的爷爷奶奶都不好。

可是你对奶奶这么好,我真的很感动,所以你不在家的这几天,我就把照顾奶奶的这个责任给承担起来了。

这位母亲从来都没有告诉孩子要怎么做,他她而是给孩子做了很好的一个身教。所以孩子自然也就学会了。很多孩子的接人待物,其实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就是真理,只要我们把家庭教育放在首位,什么问题都可以去解决。

古时候,中国的教育就是从孝亲尊师开始的,就在五轮里面第一句话也是,父子有亲,这个父子有亲也有一层含义,就是让我们把这个爱发扬光大,从爱我们的父母,发扬到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的亲戚朋友,还有就是我们的邻居,这个社会和国家,到最后发展到“凡是人,皆须爱”。这个就是教育的目的。

好了,今天我就分享到这里,感恩老师和家人们的聆听,希望老师和家人多多指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