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项目 领导 知识体系

搭建知识体系,比你阅读100本还要重要

2018-01-05  本文已影响337人  威威了个猫

世界天天在变化,信息多到要爆炸。自媒体的兴起,微博微信等各类社交渠道的蓬勃发展,知识付费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四面八方的信息在人们身边左冲右窜。

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人都患上了“松鼠症”

患有松鼠症的人热衷于对知识的收集,比如今天在公众号上阅读了一篇好文,在简书上看到一位大神分享的干货,就立刻点赞收藏,心想着以后肯定能用的上,然而收藏后就再也不会去看了。这种行为就像过冬的松鼠,在窝里不断地囤积坚果,最后实际吃的却很少。

越来越多的知识被囤积,越来越来越多的知识没能被内化使用,就会导致你产生焦虑的情绪,最终在知识的海洋中迷失自我。

学习知识的目的并不在于看了多少篇文章,阅读了几本书,而在于如何将这些知识内化成知识体系,为我们所用。

知识体系——我们并不陌生

在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尝试搜索“知识体系”这四个字,然而并没有出现相应的词条,但我们对其并不陌生。在我们上学的时候,每本教材的章节前或后都会有对本章节知识的梳理,这就是简单的知识体系。

在知乎上,有位高票答主对知识体系进行了粗略的定义,我个人也表示赞同。

“所谓的知识体系,就是把一些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加以整合,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系统”。这种系统就像是一棵树,每一片叶子都是独立的知识点,通过树干将它们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知识体系。

为什么要建立知识体系?

让知识各得其所

李参老师在她的著作《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写过:“知识体系相当于骨架,有了这个架构,学习了新的知识,就知道应该放在哪个位置,万物各得其所。但是没有这个架构,新的知识就没存储的地方,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就会变得零散,甚至变成一团乱麻”。

同时,知识体系搭建好后,我们就可以像吸铁石一样,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吸”进来。随着我们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我们的框架将会变得越来越有内容、越来越丰满。而我们对知识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成熟。

升级你的思维能力

没有知识体系的人会“听风是风,听雨是雨”。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职场中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发现自己时间管理能力挺差的。明天又看到一篇文章《职场中拼的不是智商,而是会不会说话》,才发现自己沟通能力也欠缺。总之觉得这些内容说的都挺对的。

搭建好知识体系后,你的批判性思维将会得到升级,当有观点与你不同时,你不会直接批判,而是梳理清逻辑,务求判断时有理有据。

快速进入某个领域并成为专家

万维钢在其博客里说过:“真正的专家,都有自己的一整套知识体系。这套体系就如同他们心中的一棵不断生枝长叶的树,又如同一张随时变大变复杂的网。每当有新的知识进来,他们都知道该把这个知识放到体系的什么位置上去。而不是靠什么灵感或者女人的直觉”。

进入社会后我们面临着太多太多从头开始的挑战。换了一份新工作,被指派到一个全新的工作岗位,或者跨领域的沟通学习。有了知识体系后,你知道从哪里开始,能够有序的安排工作,知道怎么做工作与知识的连接,能从别人的经验里触类旁通,也可以对别人的观点举一反三,让你快速的成为领域的专家。

怎么建立知识体系?

1、根据关注点建立个人知识体系

一个人的知识体系中存放什么内容,与这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目标密不可分。比如,你希望成为一名律师,那么在专业研究方向上,一定会关注法律相关的信息,而会计或翻译等信息,就不一定在你的关注的范围。

原尻淳一在其著作《高效能阅读》中分享了一段老师和他说的话:“我知道你八面玲珑,对许多事情都很在意。但是请下定决心,锁定一个主题。只要鼓起勇气锁定一个主题,就能形成思考的轴。有了这个轴,所有信息都会随之而来。”

信息如浩渺星辰,我们在有生之年是没有办法学习完所有知识的。所以聚焦是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的第一步,要明确我们需要关注的层面。

2、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

生活中常见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书本、课堂、网络、日常事务等。但是大多数人想要找寻知识的时候,脑子里蹦出的第一想法就是“上网找”,这很容易陷入困境,因为网络是个无底洞,这翻翻那看看,一天都出不来。书本内容从阅读到消化也需要不少时间。

信息爆炸时代,最重要的不是增加信息,而是筛选和删除信息。

为此古典老师推荐了一种有效获取知识的方法,叫做“人事网书学习法”,具体来说:

1. 从有经验的人开始,根据你提出的问题,给你清晰的建议、方向和边界;

2. 找到行业对标,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3. 进一步用网络搜索资料和书的总结和评论,最后才是系统的看书。

3、知识的整理

在经历了上面两个步骤后,你应该存储了一大部分知识了。但是存储不等于掌握,存储在电脑和手机里的这些资料,如果没有被我们整理分类,那顶多只能叫做信息而不是知识。

你可以通过手写记笔记的方式,将收集的知识分门别类,但为了以后能提取方便,最好打上标签。我个人比较喜欢用印象笔记来整理知识,因为方便快捷,而且云备份不易丢失。

首先我会建立一个笔记本,然后用这类知识来命名,最后在该笔记本下,再新建多个子笔记本,将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链接放入其中。当然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OneNote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知识的输出与运用

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除了要有信息的输入方式,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的能力,你还得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输出和分享。

你可以选择开一个公众号来写文章,在知乎上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也可以注册一个简书账号,在里面分享你的读书笔记。写作不是为了传播,但还少是为了思考和学习。

总之,动笔将你所学习到的东西写出来,如果你逼着自己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看着自己写的内容,试着进一步拓展它们,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很远。

搭建知识体系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侃侃而谈,也不是在旁人面前牛逼哄哄的显摆,而是通过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加快你的知识积累,以此解决你通往人生某一特定目标途中的种种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