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丨精彩留言
我们之前讨论过打球的方法,第一种打球方法“身心合一”法,是放下自我成就感,放下自恋,放下头脑评判信任身体专注放松。
第二种“竞争性”打球方法,是要有强烈的自我成就感,追求自恋的打法。
第一种是忘掉自我,第二种是强调自我。
问题一:这个自我指的是什么?在哪里?
问题二:相互矛盾的两种方法,解决办法是什么?
我的思考:
问题一:”自我1“指的是意识和思维,"自我2”指的是潜意识和身体。我们容易认同自我1,看不到自我2。当我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是谁在问?应该是“自我1”在问。
在第一种打球方法中,我们设法感受到自我成就感,此时的“自我”是意识层面的,因为在用潜意识打球,所以没法感觉到。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的自我都是”自我1“,即意识思维层面的。当你想做一件事却发现做不到很难的时候,可能是另一个自我,即“自我2”潜意识不认可了,你就需要好好和那个自我沟通下,知道它是怎么想的。
问题二:第一种打球方法是很难达到的,那是一种忘我的境界。那我的想法是,先做到第二种打法,即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强烈的我要赢的信心,不管是竞技运动还是日常工作,当在工作或运动中全神贯注时候,可能有一瞬间,就体会到忘我的状态了。如果这样的状态越来越多,那么恭喜,可以和“神”相通了。
分析:
“潜意识”是战斗开始后需要迅速启动的,因为我们之前已经用过“思维我”来评判整个事情,并且制定了战略和战术,也充分和队友同步了思维我,那么我们只需要关闭“思维我”就可以了。毕竟你再怎么制定计划都是徒劳的,事情开始后就是瞬息万变,我们刚开始“思维我”定制的一切这时都要作废,但是毕竟刚开始我们整理了思维,和队友们共享并且同步了思维、战略和战术,各种可能得突发情况我们都有分析到,那么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潜意识”带着你刚开始的定制的目标走就可以了。
把两者结合起来用,互不干扰,该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就马上思考和复盘,该上手的时候不要磨磨唧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一点都不冲突。
有个观点:世界上最厉害的大脑就是存在两个或以上相反的观点还能够正常行事。
在竞争时,总是存在一个三角关系:我和你竞争,同时有一个裁判在。
裁判怎么做,会决定这个竞争关系的走向,一个好的裁判,会让竞争良性发展,一个差的裁判,会让竞争恶性发展。
父母不要太过于使用自己的裁判角色,而去怂恿孩子竞争。因为我们的自恋性竞争的力量和热情已经够强大了,它不需要被加码,它只是别太被压抑即可。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是不含诱惑的深情。
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选择权,所以,但凡涉及到该如何选择的事,这都是每个人自己最宝贵的事,虽然它有些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