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的时候怎么办?静下心读一本书,再用3个诀窍分享精彩读后感
“最近读的哪本书比较有意思?”
“隔离期间,读了哪些书?哪一本最有趣?”
也许,你一遍遍刷着疫情的最新消息,以及各种防护知识、搞笑段子。随着疫情的持久,内心的恐慌在蔓延,不安在增加。那么最好暂时放下发烫的手机,拿起一本书吧。
在这特殊的时期,可能再没有什么能比阅读和写作,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安宁和平静。阿根廷作家阿尔维托曾说:“阅读使我们能过一种逆流而上的生活,我们不必自己经历过一种生活或错误甚至喜悦,而从他人的书写里先探得生命的可能。”
顾名思义,读后感重点在“感”字,感想、感悟,心得、体会,凡是让你产生了问题和想法,启发了你的思考,值得你用口头或是书面表达出来的,都是读后感。
image一、再微小的输出,也会加强记忆,促进成长
可能有人会抱怨,读就读了,还要写什么读后感,没事找事。是的,对不喜欢看书的人,不必谈读后感,对纯粹娱乐打发时间的人,也无须谈。我们的对象是,既喜欢读书,又渴望从书中汲取知识和教益,从而改善、提升自己的人。
1. 非常时期书写能镇静心灵
尤其是当下,不少人因疫情隔离,脱离了正常的生活,心理上或多或少有些不舒畅的症结,找一本能读进去的书,也许能给你解惑释疑,也许能让你安宁,给你带来信心,这样的书必定让你想通许多东西。
将它分享给别人,寻找同频者,加持他人,惠福于己,何乐而不为呢。
2.深入解读,提升自我
通过深入解读一本书,不仅提供写作练笔的主题和材料,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解决你的自身问题,解开你的症结,从某方面提升自我,促进成长。
3.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万维钢在《万万没想到》中,提到一个实验研究:让受试者阅读一篇科学类文章,然后分三组:第一组多读几遍,第二组针对此文画个“概念图”,第三组用十分钟时间写篇相关文章。
一周以后测试。结果发现:写文章的这组记忆的成果,甚至这时候再让他们画概念图的成果,都胜过其他两组。画概念图的效果甚至还不如多读几遍。所以“累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句话是对的,而且事实证明,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真的没用。
当你读完书,做好笔记,或者一边读时,一边会有不少想法、感悟涌上心头。合上书时,哪些观点、内容会留在你的脑子里?当然是那些不同寻常的地方。就像你很难想起前一天吃过些什么,但十年前一顿令你大开眼界的丰盛美食,可能到今天还记得清清楚楚。
image二、最常见、最有话可说的文体,但要写好不容易
几乎每个人都写过读后感,因为小学二年级就要求读后感。因此不少人对读后感嗤之以鼻:这读后感从小学就开始写了,谁不会呀,值得专门讲吗?
1.读后感的要求并不高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谁都会产生一些感想、心得之类的,把它们表达出来,多简单的事情。读后感是很常见的,似乎人人都会写上那么几句。
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人说“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上学时不会写,现在当家长要辅导孩子,仍然抓耳挠腮写不出。这是为什么呢?
2.复述不是读后感,感受才是
读后感是“加入了自己思考的读书笔记”。思考会使你的读书笔记变成独一无二、专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也可以看成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
读后感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回应”,就是根据自己的心灵和头脑读到的内容进行自由的回应。
从这几个叫法,我们就可看出,读后感不是概括原文内容,泛泛而谈些心得就行了,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分析、评议,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用一句话概括,读后感就是“刚看完的书有什么共鸣之处。”
有时候最简单的,其实也是最难的。读后感看似谁都写过,但真正写好不简单,也不容易。
如果你一上来就说:“这本书里写了------”然后巴拉巴拉,从头到尾都是复述书中内容,那你还是趁早打住,别浪费时间了。
image3.初学者容易犯的两个毛病
毛病一、面面俱到——初学者很容易犯面面俱到的毛病,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流水账般写出来,平铺直叙,不深不透,不痛不痒。没有重点部分,即使有,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使文章平淡无味,不感人不深刻。
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点去写。可以围绕原作的核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观点、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毛病二、没有联系实际——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你可以联系自己的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到社会实际;既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最主要的是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比如眼下,全国都在抗击肺炎疫情,战“疫”中各种感人故事、战疫日记、知识科普、心理疏导、宅家趣事、远程办公、亲子育儿、美食美文、文化历史等,都可以结合进你正在看的书中。
如果你看了《黑天鹅》,你怎么看待这次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它对我们整个国家带来哪些影响?有哪些教训值得吸取?哪些经验值得总结?等等。反思之后,形成自己的评价与思维体系,并以此指导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看了书或文章,你联想到什么,你怎么评价书中的人物或事件?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人物或事情,你怎么看?
image三、3句经典连成读后感
在这里,谨介绍一种让读后感写起来比较顺手,也比较省力的方法。首先弄清楚读后感的主要构成部分,并在关键处举了比较扣题的例子,以供参考。
1.读后感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概括——精炼、简洁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提炼出要传递的知识要点。
第二、评议——分析材料、说理议论,得出启示、心得和感悟,亮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第三、联系——联系个人生活和社会实际,写出自己的感触、反思与想法、做法。
这三个部分中,最重要也是最不容易写的就是“感触点”。就是指作品让你深有感触的点。它一般包括4个方面:
- 主题思想
例子: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
本书主要论述了四个层次的阅读方法:
基础阅读:相当于识字阶段的阅读。
检视阅读:在一定时间内,快速掌握一本书大意的阅读。
分析阅读:深入了解作者的意图,掌握全书的大纲,并懂得找出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他进行沟通。
主题阅读:针对一个主题,同时阅读好几本书,就不同作者之间的意见进行比对与辩证。
- 内容情节
例子:怀特《夏洛的网》:
夏洛是一只蜘蛛,夏洛和一头猪是好朋友。圣诞节要到来的时候,人们要把这头猪杀掉,夏洛不忍心让朋友当成圣诞节的晚餐被杀掉,于是她辛辛苦苦织了一夜的网,这个网上织成两个字, 翻译成中文就是“好猪”、“神猪” 的意思。
第二天人们要抓猪了,一看猪圈上面的网写着这两个字,以为是神意呢,神意不可违,不能随便杀,如果这时候把猪杀了,你等于把神得罪了,人们就把猪放了。
猪因为夏洛的努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夏洛和这头猪成为了好朋友。以后夏洛总是在网上写着不同的字,都是为这头猪张罗,为猪做好事,为猪憧憬,使这头猪不仅没有被杀,相反在展览会上屡屡获奖,一下子平步青云。
等到夏洛老去的时候,她产下了很多小蜘蛛,夏洛临死前把小蜘蛛托付给这头猪,请他来照顾。
夏洛去世之后,这头猪就开始照顾他们,在照顾这些小蜘蛛不断长大的时候,这头猪无限地怀念他的老朋友夏洛。这就是这本书的大概情节。
- 典型人物
例子: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克利斯朵夫在那样的环境下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了我。从小生活在那样恶劣的家庭,父亲酗酒,生活贫穷------一个个的苦难,没有把他压垮,相反把他锤炼成人,让他的心敏感而湿润,让他的感情丰富而美好,让他的性格坚强而不屈不挠。
他不是那种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的人,不是那种高举红旗、挥舞战刀的人,他的奋斗更具个人色彩,多了许多我们以前所批判过的儿女情长,多了许多叹息乃至眼泪,但他让我感到他似乎就生活在我的身边,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有些冰冷的手温、浓重的呼吸和怦怦的心跳。
image- 经典语句
例子:帕斯卡《思想录》:
这是因“帕斯卡定律”蜚声世界的著名数学家兼物理学天才布莱兹.帕斯卡,在精神探求的过程中记录下来的思想火花。
在“思考的芦苇”那一篇里,他写道:“任何我们所尊敬的都在思考里面”。“因为思考,我才能够包容下整个宇宙。”
“人类既是宇宙的荣光,同时又是宇宙的碎屑。”
“人类真是一种怪物! ”想必过去的我们没有这种气势磅礴的思考和实践。
2. 写读后感最省力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找出三个句子,并就此提出两个问题,再用一个关键词将它们联结起来,就可写出一篇平均水平之上的读后感。初学者可以由此入手,多练多写,熟练之后再自由发挥。
第一步:精选出你想引用的三个经典句子(也可以是经典作品中的三个篇章)
第二步:只须思考两个问题:问题1,那三句话吸引你的原因是什么?问题2,自己是否有过以这三句话有关的体验?
你看,这么一来,你跟所阅读的著作就建立了某种关联。这三条关联纽带,正是你用于书写读后感的材料。
第三步:只要你找到与那三条纽带有关的一个关键词作为题目,一篇顺理成章的读后感就写成了。
3.举例:道——《五轮书》读后感
这是著名日本剑侠宫本武藏于花甲之年所述“心技体”至高境界的融合之道。书中表达了宫本身体力行冒死修炼所悟得的剑道之奥义,生死决斗,败者必死。
本书关键词是“道”。“兵法之道,朝夕勤练,自然心胸宽广”,(引用经典句)
锻炼能让人动作敏捷自在,“经过锻炼,整个身体会变得灵活自由,不仅以身体能制胜,以心亦能制胜”。(引用经典句)
“ 自由”这个词用在这里有种格外新颖的感觉。想要达到如此境界,只有三句:一是“锻炼”,二是“动脑”,三是“揣摩”,此外,别无他法可寻。
《五轮书》分地、水、火、风、空共五卷,再细分为具体项目,各项大多以“当认真锻炼”、“当动脑筋思考”、“ 当好生揣摩”等语言结尾,可见并非只需反复练习就能达到的,还要不忘动脑筋多揣摩,这样才能在质的方面有所提高。
而且同时在量的方面也有要求,《水之卷》最后一句话这样写道:“或千日,或万日,须勤练习,下功夫,多揣摩。”(引用经典句)
(摘自《经典的魅力》)
image好了,阅读——怦然心动——分享,这当中每一步都充满收获的喜悦,和释放自我的欢欣,读后感来自内心最自然最纯朴的情感,最容易引起共鸣,获得认同。因为“人类是喜欢表达并被评价的生物”。
读后感是培养我们有目的性有意识地输出,若有真情实感,则100字也可贵,若是空发议论,10000字也没用。
人性相通,相信能够打动你的,往往也能打动别人。如果再加上你的独特感受和想法,那就更精彩了。
作者:樱桃庄园8,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平台签约作者,书评达人,酷爱读书与写作,涉猎广博,持续分享有趣故事与硬核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