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明——陈静教练——第七拆
拆书帮长沙橘洲分舵第10期训练营第七拆作业~2020.03.24
【R】阅读原文片段
某年暑假的“科技三下乡”活动中,某农业大学的一些教授到农村去送科学技术。其中教养猪的王教授最受人们欢迎,因为他去的那个村是养猪专业村。其中村里有一家是养母猪的,别人围着王教授他进不去,最后才轮到他提问:“我们家有几头母猪不发情,这该怎么办呢?要是找不到方法就只能卖掉了!”
对于养母猪的农民来说,如何让母猪能有最高的产出是他最关注的问题。很不幸的是王教授对于母猪的繁殖实在是没有经验,于是想了半天说道“我记得引起母猪不发情的原因有二十多个,具体你们家的是哪个可能要去看了猪才能知道。主要的原因是1、2、3…“
没等王教授说完那个养母猪的老乡就走了,搞得王教授一脸尴尬。
王教授的错误在于他没有分清楚他知识共享的对象是谁。他所说的引起母猪不发情的各种原因都没有错,但这个农民其实需要的是个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好是简单到“你买几片什么药给猪吃了”这样的话。因此,在做知识共享的时候,一定要记着你把知识共享给谁,即共享知识的“客户”是谁,他们习惯于什么样的方式,然后以他们能懂和能接受的方式去展现给他们,这样你的共享才能真正有效果。
在做知识共享的时候,你还要考虑共享对象的需求和习惯,对方更习惯于何种共享方式。如果你想将自己的一些知识共享给研究所的人,那就要将原理讲清楚,让他们自己去做判断;如果给对内容不太熟悉的人,那就要考虑尽量不用或者少用专业的术语,而用最平实的语言,最好能用比喻和生活中的例子等来让他们明白你的意思。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做交流时“有效率”是第一要务。交流时忽视交流对象,只顾自己一吐为快表达出来,往往得不到对方好的回应,谈话很难继续下去。
一农村病人去看病,进门跟医生说明情况后,医生知会,病人迫不及待的问了一句:“医生咱这病吃啥药?”没想到医生给他说了一大堆关于引起病痛的专业知识,病人听的云里雾里的,半天还没搞懂自己吃什么药。你看这位医生就是没有注意到病人的职业身份、谈话目的和认知水平,他们之间的交流其实就是无效率沟通——对牛弹琴。
要想交流做到宾主尽欢,一定要避免上述案例中医生所犯的误区,充分考虑对方的认知、需求情况及交谈习惯,如遇到不熟悉该话题的且需要解决问题的人时,要利用简单浅显例子,直接简单的提出解决办法;如遇到专业人员时,则告诉他们事情原理,具体情况由他们自己判断。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几年前我在带班的时,班上的一位孩子有段时间很是调皮,上课不听课,做作业时还打扰其他孩子,那次考试很不理想,结果她奶奶找我来了解情况,我一气之下把孩子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全盘托出,结果奶奶听了后不高兴的走了……
事后我才了解到奶奶对于孙女成绩下降很是担心,本来是来找我解决问题的,没想到我却一通直白诉说,根本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当时交流中我忽略了这位奶奶的情绪,也没从这位奶奶的立场上来考虑整件事,更是错解了她来的真正目的,所以后面导致不欢而散的结局。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目标:6月1日前,我要养成根据说话对象的需求、习惯和方式来组织自己说话内容的习惯。
行动:
一是对自己孩子做个全面分析,在跟他们说话之前先考虑对方的需求、习惯和接受的方式。
二是辅导孩子时多应用方法之后总结反思。三是给自己制定一个奖励机制,如在6月1日养成了这个习惯,我带孩子去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