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
炎热的季节,孩子们只有在夜晚才能在公园里肆意的挥洒汗水。或跑或跳,打乒乓球,打羽毛球,不大的空间里充斥着翻腾的人声,好不热闹!
远远的看着橘黄灯光下坐在乒乓球台上仰头灌着矿泉水的儿子,心里担忧又疑惑。
可以说他身无分文,水哪来的?旁边竟还有一瓶饮料。
晚上我刚下班回家把气儿喘匀,儿子递过来的筷子都没有拿起来,同事的儿子就打了语音电话过来催儿子下去打乒乓球。
才18:30。
“翰林,你先在我家单元门口等我,5分钟我就下来了。我妈刚到家。”儿子夺过我手中的手机对他的小伙伴儿说。
“妈妈!看在我今天鸡排煎的这么漂亮的份儿上,您今儿晚就帮我洗个碗吧,我打完球回来实在太晚了,你就帮我这一次吧?”儿子快速地扒拉他眼前的饭食,一边对我嬉皮笑脸地说。
无事就是“妈”,有事就是“妈妈”!想着他每次无论是22点回来,还是23点回来,都是洗完碗才去洗漱,我心软了。
“可以,但就这一次!看在你今天这个青菜炒的好吃的份儿上。鸡排我可不喜欢吃。”
我饭还没有吃完,他就着急忙慌的整理自己出门要带的装备。
“你自己冷的凉白开不要忘了带!”他去阳台拿袜子了,我冲他喊。
“知道!知道!我自己凉的,我能不知道?”听着这不耐烦的声音,觉得自己真是多操心。
“妈!不是说手机不能上饭桌吗?你还看。”他在门口一边穿袜子一边对我说。制约他的规矩,现在管上我了。
“谁让你不陪我吃完?我还没吃完你提前离开就是没礼貌,我还没说你呢。再说我是在看书这是汲取能量,又不是看无意义的。”对他说这话时我头都没有抬,但可以想像他的表情。
教育孩子的规章制度每个家长都有一套又一套的规矩,可是我们像他们这样大年纪的时候,既不如他们现在这样努力,也没有他们现在受的约束多。
儿子十四岁了。假期还没有开始的时候,老师说有补习班,他和我说自己不想上补习班,上补习班对他来说意义不大。
因为孩子是在私立学校,平时比公立学校在学校时间要久,他既然不愿意上,我也没有勉强,但是我的条件是都已经这么大了,可以承担一些家庭责任了,所以如果不上补习班,家里买菜做饭都要他自主支配。
他开玩笑说天天给我们吃泡面,我的要求是每餐都有热饭热菜。
有同事在菜市场碰到他买菜,上班的时候看到我就对他各种夸赞,说我狠心那么热的天让他去买菜,还拿快递。
总要学会放手的,我只是放手了而已,谈不上狠心。我对同事这样说。
一边看着电子书一边吃晚饭,看尽兴了一个章节才站起来准备去洗碗。一抬头看到对面桌角儿子凉着的一大杯凉白开还安安静静的立在哪里。
“这家伙竟然忘记拿水了!”我心里这样想着,不自觉的就加快了收拾碗筷的速度。
一会儿想应该给他送水,他打球都打到晚上22:30左右,每天回来连外面的裤子都是湿的,需要大量的水,有时候带一大杯都还要买。
一会儿又想就让他渴着,自己的事情自己都安排不好,水放在那么打眼的位置,竟然也看不到。
前两天他好像说自己现金不多了,都是手机支付,他装装备的包里应该没有现金了。
脑子里各种念头,碗还没有刷完,又去他卧室看。今天手机也没有带在床头充电,本来他又喜欢喝水。
他的厨房卫生做的实在是马马虎虎,但是我从来不说只要他做就行,实在过分的时候才指点一下。今天晚上既然我插手了,就想收拾利索,所以颇费了一些时间,也是为了惩罚他,让他多渴一会儿。
当我匆匆忙忙地提着水走到打球的地方,远远的就看到他喝着一瓶水,手边还放着一瓶饮料。而他的伙伴和他并排坐也喝着水,手边也有一瓶饮料。
翰林先看到了我,看了一眼我提着的水杯,又和我对视。瞪圆了眼睛,满是疑惑,好奇,像是问我,你拿一杯水过来干嘛?我更是疑惑,他们俩哪来的钱买水?我刚才只着急想自己儿子把翰林忘了。
但我确定翰林没有手机,他只有一块儿电话手表,而且他不会带现金,他不怎么喜欢喝水。
“你们俩水哪来的?姚弛,你发现自己没带水的时候,为什么不用电话手表给我打电话?让我在家里自作多情,还怕你渴着。”我假装生气的指责他,把水杯重重地放在乒乓球桌上。
“我都打算回家了。和翰林背着包去买水的时候才发现包里就1块钱,本来是有两块的,另一块不知道掉哪儿了?”儿子解释道。
“我们俩都打算走了,我想着用我的电话手表扫一下,第一次没成功,小哥说再试一下,竟然成功了。我这也是第一次用电话手表付钱。”林翰林得意洋洋炫耀他的第一次。
“你们俩知道吗?我刚才远远的看着你俩喝水,想着这么多人,应该不会有人给你们俩下药了吧。看来都是我自己瞎想了。”
我们总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但我们只相信自己的办法比困难多,却不相信孩子们的办法也比困难多。每一次的小小困难都是一种历练,他们需要的肯定不只是语言上的,对他们每一次的行动我们也都要相信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真正的放手能做到的父母应该不多吧,我们总是一边说要放手,一边又是各种担心,而孩子们就用我们的担心和爱一次次试探我们的底线。
第二天晚上儿子又请求我洗碗。“只有再一,没有再二。自己答应事情自己做,这是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