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海

做人可以不聪明,但一定要有分寸感

2021-01-22  本文已影响0人  月色沉思

曾读过一句话,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应该是你的,才是你的;不该是你的,连搭腔都不要。

我们身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要看得清自己的处境,做不卑不亢的人,做恰如其分的事,可以不聪明,但是一定要有分寸感。

特别在是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更要恪尽本分,不逾越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才能交得到真心的朋友,留得住真诚的情感。

【1】

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怨。

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我们都读过这句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我们都以为跟别人相处时间长了,自然会更全面和客观地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但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因为了解越多,越有可能滋生不满。

在麦家的长篇小说《人生海海》中,主人公“上校”是小山村里走出去又回来的传奇人物,大家都非常好奇他走南闯北到底经历了什么。

有人羡慕他不干活却衣食无忧,有人探究他肚子上到底被刺了什么字,还有人想靠近他却又忍不住鄙夷他。

直到“上校”因为被日本人抓走的那一段不光彩的经历曝光后,他身上所有的光环全都黯然失色,成为大家不齿的那一个人。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秘而不宣的隐私,或许不光彩,或许太阴暗,我们真的没有必要过分探究别人的隐秘。

人性原本自私,当我们知道别人跟自己的想象大相径庭之后,自然会瞧不上别人,而这对于彼此之间的相处并无好处。

给彼此留有一定的空间,允许自己也允许别人保留一份隐私,有分寸感才会让彼此之间的相处更自在更从容。

【2】

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

《清平山堂话本》中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原本知道别人的内心所思所想,已属于不容易的事情,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能够更宽容地对待他,不必过于苛责别人的言行。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有三千弟子,有一天孔子外出,看天色要下雨的样子,但是他没有雨伞,身边人跟孔子建议说,子夏有雨伞,跟子夏借。

孔子却说:“不可以,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他不借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他借给我,他肯定会心疼。”

孔子非常了解子夏的为人,但是却不会让子夏为难,而是从子夏的角度为他考虑,身为老师却一句批评的话都不说。

试想一下,如果孔子教育子夏不要吝啬,似乎并不为过,但是子夏的心理会怎么想呢?很大可能会在心里疏远老师。

我们能够看得清别人的脾气秉性,但是却不可以任意批评指责,因为不是别人,不懂得别人的处境,就没有资格任意评说。

反而是应该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真正做得到感同身受,在分寸感的加持下,才能做到言辞诚恳恰当。

【3】

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

俄国作家高尔基说,真正的朋友,在你有缺点可能犯错误的时候,会给你正确的批评和帮助。

我们都知道诤友难得,但是并不代表可以肆无忌惮地指责别人,毕竟谁都有自尊,点到为止才不会让对方难堪。

罗伯特·伍德鲁夫是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有一回他去视察一个装瓶车间,发现车间特别脏乱,他就把工人叫过来,对他说:

“你最好在第二天就把你的操作间打扫干净,不然你很快会发现,自己被换到了另一条生产线上。”

装瓶工立马抗议说:“打扫干净有什么用?第二天又会恢复成老样子!”很显然,装瓶工对伍德鲁夫的批评并不服气。

一阵紧张的沉默后,伍德鲁夫盯着装瓶工的眼睛说:“你每天都得擦你的屁股,是不是呀?”说话这句话他就走了。

比起严苛的指责,我们更愿意接受幽默而有余地的批评,会让听者更容易领悟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更愿意改正,还不影响彼此的关系。

如果不想让别人对自己敬而远之,就要掌握批评的分寸感,不仅会缓和矛盾,还有助于帮助别人提升能力。

【4】

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

人与人之间是应该互相尊重的,但是尊重自我是尊重他人的前提,如果过于看重他人,会显得自己没有骨气,反倒更会被看不起。

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有一回带着一众大臣出大梁城,走出数十里后,在一棵大柳树下休息,朱温夸赞这棵粗大的柳树:“好一棵大柳树!”

众大臣随声附和说:“真是棵好柳树!”朱温又说:“这棵柳树可以做车头。”众大臣又表示赞同:“的确是做车头的好材料。”

其实,柳树根本不适合做车头,这时有人说道:“这棵柳树虽好,但是做车头必须要用夹榆树。”

朱温脸色当即变了,大骂那些阿谀奉承的大臣,并且当场全部杀死,卑微而没有底线的人,丧失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还不被别人接纳。

我们都是平等的人,没有必要因为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而过于看低自己,不卑不亢地平等相处,才会让彼此的关系更轻松。

掌握与人相处的分寸感,你尊重我,而我也同等尊重你,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收获真挚而坦诚的人际关系。

【5】

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艰。

我们都听说过“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但是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忍一时”和“退一步”到底是几时几步。

这就导致有些人凡事都以忍让为先,直到自己退无可退之时,还会自责自己做得不对,却不知道这样只会断了自己的后路。

读过一则《退让》的微小说,讲的是在很久以前的京城繁华大街上,有一老一少两个补鞋匠,手艺都很出色。

但是由于地方有限,两个人挤在巴掌大的摊位前抢生意,前去补鞋的人却犯了愁,给年轻人补吧,老人多可怜;给老人补吧,年轻人又要挣钱娶媳妇。

为了不得罪他们两个人,于是想补鞋的人都选择多走一段路,去找另一个手艺一般的补鞋匠,他们两个人的生意反倒都淡了下来。

这天早上,老人没有出摊,年轻人心中一阵窃喜,等到中午时,老人空着手来的,看到年轻人的生意有所好转,于是两个人协商好以后轮流出摊。

人生在世,难以遇到竞争和排挤,我们需要根据事情情况决定应对之策,一味强硬未必有好结果,当然一味退让也会委屈自己。

只有拿捏好进退的尺度,才能在周旋中为自己赢得最好的结果,这份分寸感需要我们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能力,并且做得到胸怀开阔。

写在最后:

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对分寸感的理解和把握各有不同,但是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这些基本的尺度是需要掌握的。

当我们都能有分寸之时,哪怕不聪明,也能保证自己活得更游刃有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