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读书

万人追随的孔子,自认比不上他,还想拜他为师

2019-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鲸落读书

孔子学识渊博,耐心传授,对所有学生平等看待。在历史上,是最伟大的老师之一。

但值得一提的是,备受敬仰的孔子,却认为自己比不上一个身有残疾的人,很想拜对方为师。

孔子

让孔子想拜师的人,姓甚名谁?

相传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个很神奇的人,叫王骀。王骀是一个断足之人,但追随他的学生,数量上和追随孔子的人不相上下。

甚至有人说,当时鲁国所有求学的人,一半是孔子的学生,一半是王骀的。

更让人诧异的是,王骀的教学方法也很奇怪。

“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

意思说站着不讲解、教授,坐着也不发表见解。他的弟子们往往脑袋空空而来,回去的时候却满载而归。

孔子的弟子很不解。

什么都不说,怎么传授知识呢?无法传授知识,为什么他的学生们却能满载而归呢?

在当时,王骀是一位让人崇拜,但又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

王骀

神秘先生,孔子究竟看上他哪一点?

孔子说“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

意思是说,王骀先生是一位圣人,我也落在他后面。

他不仅想要自己亲自去拜师求问,还想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位先生,想他学习。

是什么魅力,让孔子会有这种想法呢?

断足本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比常人遭受更多艰辛,且遭人歧视。但王骀却丝毫不受影响,平常心待之。比身体健全的人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更深的修为。

他有一种世人罕见的心平气和的心境。

任何遭遇,外界变迁,都不会干扰到他。

这是孔子认为,王骀的第一个过人之处。

让弟子大惑不解,为什么王骀不言不语,就能让人追随他,并学到知识?

孔子提到了这位先生第二个过人之处。

他打了个比方。人们想要看清自己的模样时,从来不会去照流水,而是去静止的水面看自己的影子。

只有静止的水面,才能让人们也静止下来,看清自己。

而王骀就像一面始终平静的水面。人们透过他,认识自己,通过他,看清事物的本质。

因为王骀自己便是一个能看透生死、看清事物本质的人,始终平静看待春夏秋冬,和万物变迁,无论何时都心态从容,不急不迫。

他像一面镜子,让他们看清事物最原本的状态。他又像一阵温凉的清风,吹散人们心里的焦灼和迷惘。

因此他教人知识,不靠言语,只用心境。

人们靠近他,追随他的行为状态,体会他的心境,就可以如获新生。

这种潜移默化影响人的方式,近似佛学里的禅。

从这两点看,孔子欣赏他,完全是有理由的。

战国时期

人世艰难,尤其在那个诸侯争霸的战乱年代,人们在生死间逃命、奔波,能看淡世事变迁,看透事物真相,于战乱中保持平常心,从而在每一个当下了解自己,珍惜自己,是件多么幸福而可贵的事。

即便生在当代,压力剧增、焦虑随时随处侵蚀人们的内心,保持一颗淡然处之的平常心,和一双能看透事情本质的慧眼,无疑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这样看,两千年前那位断足先生,同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师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