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书笔记读书让生活美好

精读—精进1

2016-07-19  本文已影响391人  fc017539adff

[中]采铜
2016年7月18日


《精进》

阅读目录

№1 长与短——培养怎样的时间视角?

笔者本人是一个深度拖延症患者。每到期末,所有任务都被堆到最后的deadline;经常在自习室一坐就是一天,但是细想下来,耗费在刷微博、微信的时间远远大于真正工作的时间;有时候睡到中午才起床,整个下午慢悠悠地码几页字,明明没有什么大的工作量,却在一天结束时累得要死。这些情况是不是也曾发生在你的身上?

“拖延症”这个现代人的通病,简单来说是一种对时间的不尊重。梁漱溟先生曾经以两个字概括其对时间的态度:郑重。郑重对待时间并不是说你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做有意义的事,而是要去理智的利用时间,一丝不苟地花费时间,即使是在做一些没有价值的事。想要对时间保持郑重的态度,首先需要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时间视角。

有些人过于缅怀过去,而意识不到当下的重要性;有些人对过往痛心疾首,郁郁寡欢,而不能投入当前的工作;有些人崇尚享乐,对未来不做计划;有些人坚信宿命,疲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些人为未来惴惴不安,导致现在愁眉苦脸,无法享受生活。这些都是现代人典型的错误时间视角。我们需要做的是平衡昨天、今天和明天,对过去和未来有同样开放的包容性。放眼未来时,心中应该明晰“长短”的概念,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自己的目标。这里,我们提出一个以五年为长度单位的未来发展目标,因为五年是所谓“远期未来”的典型的长度单位。认真思考自己在五年后会成为什么样子,是职场地位有所提升,还是已经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确定这样一个长期未来的目标更有利于培养健康的时间视角。

№2 长与短——什么事值得做?

沉下心来好好学习、考证,毕业之后就能找到好工作。放松一下约上三五好友,撸串喝啤酒,享受夏天的一份清凉。两件事似乎都有着很大的诱惑,然而我们应该从中如何抉择?不难看出,第一件事是典型的长期计划,第二件事则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最大的快乐。许多人都在这种抉择中苦苦说服自己,强忍出去撸串喝酒的欲望,坐在办公桌前啃书本。实际上,这种对长期计划的强化,对短期计划的压制并不能提高人的工作效率,或者给人带来满足感。与其絮絮叨叨地说服自己、逼迫自己,我们更应该思考怎样完成计划。

另外,难道和学习考证相比,撸串喝酒真的完全不重要吗?并非如此。想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入收益值和半衰期的概念。收益值很好理解,即做一件事的回报和收益。半衰期指的是做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的持续长度。例如,学骑自行车就是一件半衰期很长的时间投入,只要学会,就会在未来很多年给你的生活带来便利,而吃一顿美食则半衰期较短,可能一天之后就会再次饥肠辘辘,而美食带来的愉悦感也消失殆尽。

有些人喜欢以收益值高低来判断一件事值不值得做,实际上,真正影响价值的是半衰期的长短。只要一件事的半衰期很长,那么这件事就值得做。因为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长期的、历久弥新的积极影响。比如每天背一个单词,即使这个单词会忘,但起码在一个月后再看到它的时候,心里有所印象,这就足够了。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以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来举个例子。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关注大量公众账号,每天根据这些账号的推送进行所谓的“阅读”。其实这就是一件半衰期极短的行为。不管在怎样的时代,阅读经典都是必要的。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它们可以历久弥新,可以持续不断地影响他人,可以使我们真正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 快与慢——我们应该怎样生活?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心《从前慢》
在此插一首自己喜欢的小诗,借木心先生之言抒发一下自己对现代社会的……鄙视。笔者生活在帝都北京,这座中国最大最快最繁忙的城市。每每到了上下班的时间,地铁大街各个角落都能看到行色匆匆的来往人流。我们抱怨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太忙,历史学家帕金森警告过我们:工作会自动膨胀,直到占满我们所有可用的时间。忙碌着,忙碌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一方面,我们抱怨社会节奏太快;另一方面,整个社会都流行时间管理的学问,让每个人都越来越快,以期于社会的节奏相吻合。该现象的确符合逻辑,也有利于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但我们是否在这个高速进行的过程中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也就是矫情一点说,我们的幸福感?

哈佛大学的李欧梵教授在《人文六讲》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理论,认为生活的节奏应该有快有慢。加入一点我们自己的理解,就是工作要快,生活要慢。把工作和生活分得清楚,这就是西方年轻人鼓吹的一种很酷的生活观:Work hard;Play hard(玩命工作,卖命玩耍)。生活中很多东西应该尽快完成,提高效率:做家务活,简单的执行性任务,生活必需品的购买等等。而另外一些,不妨慢下来,享受其中:与爱人共度的时光,欣赏一幅画,观看一部电影,构思一篇散文……

№4 真实的渴望

德国儿童绘本作家雅诺什曾经写过一个关于巴拿马的故事:森林里的小动物偶然的得到了一个装满水果的箱子,上面写着“巴拿马”。箱子里的水果特别香甜,引得小动物发誓一定要找到这个叫巴拿马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跋涉千山万水,终于找到了巴拿马,结果却发现这原来就是他们一开始居住的地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追逐目标是一件好事,但在出发之前首先要确定到底哪里才是“巴拿马”,什么才是我们真实的渴望。

每个人的目标高度都不一样,长颈鹿抬抬头就能够到的高度也许是蜗牛一辈子都不敢企及的。对于人来说,对目标的标准会影响你未来的选择。想要成功,首先要有一颗想成功的心。即使身处的环境并不算一流,但我们要做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脱离让自己不满的环境,寻求更高的层次。这个高层次并不是寻常意义上的腰缠万贯、位高权重,真正的高度,永远植根于自己的理想,丰饶于内心的渴望。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社会的中产阶级、家庭幸福美满的证券经纪人斯克里特兰德毅然决然地选择抛弃妻子追求绘画理想。最终,他成功了,成为一代绘画大师(其原型是画家高更),但却身患麻风病惨死在塔希堤岛,还在弥留之际吩咐别人把自己的画全部烧掉。这样的人生在外人看来似乎荒唐而愚蠢,但对于斯克里特兰德来说,扔下六便士——卑微却实在的现实追求,抬头看月亮——缥缈而美丽的理想,这未尝不是一种成功。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雷教授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并不是被量化了的、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是从整个人生来看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目标,是我们一直苦苦寻觅的那个“巴拿马”。

№5 格局

“格局”这个词鸡汤味浓浓,颇有点网红潜质:人这一辈子,格局要大一点嘛。朱光潜先生曾说,人要有分寸,而分寸就是本末轻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追求什么,这就体现了一个人的格局。电影《一代宗师》中,有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这就是对人生格局一个很好的概括。

看自己的人基本都是利己主义者,他们的能力是通过各种途径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坚信人都是趋利动物。

看天地的人具备一定的理念,也能做到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很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且提供创造性的观点,实现一定的价值。

看众生的人有一颗为全人类造福的心,能够同情理解天下众人,对整个社会有责任感,致力于改善世界,减少世人的苦难。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可以被归类于“啥都不看”,这些人极度愚昧自私,随波逐流,极易被外界观点左右,没有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直被我奉为真理:不要轻易去评断他人,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你所拥有的条件。的确,不同格局的人来自于不同的成长环境,没有必要去跨格局进行说教和影响。但我们有理由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眼界,放高自己的目标。因为一旦你的格局慢慢变大,你就会发现自己拥有了更好的选择和做出更好决定的机会。每天中午都在便利店解决午餐的上班族纠结于吃饭团还是速食便当,可一旦我们把追求提高一些,也许就会发现办公楼附近的简餐厅有更新鲜的三明治、热腾腾的面或荤素齐全的商务套餐。放大自己的格局,从一顿午餐开始。

思考与讨论:

在阅读实用性的书时我们必须牢记一点: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问题。一本理论性的作品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但是实际的问题却只能靠行动来解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读了很多茅塞顿开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书,但最终却把它们归类于鸡汤,因为阅读完成并不是这本书的终止,最重要的过程是去行动。

所以我们这周要做这样一个练习——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用纸和笔、手机的录音或者记事本功能,比如当你刷完微博或者微信之后,可以对着录音说,刚刚看微博看了XX新闻和……一共花了X分钟。晚上睡觉前,把这些录音全部听听,看看你实际每天的生活,是不是和你头脑里以为的是一样的?

精读笔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