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更一天,与简书钻无关的日子

2019年1日12日 星期六 晴
1
日更文章60天后,我前天停更一天,没有再把大把时间放在简书上。
日更文章,我很少当天写文,当天发文。大多是前一天写好,或者更早就写好,放在私密文档。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时间发文,然后才开始一天的其他事情。
为了简书,疏忽了百家号,冷落了公众号,也很少看朋友圈。
瑜伽经中说:某件事带给你喜悦,感受到这种喜悦,会让你进入另一种我执。
我觉得自己就是陷入我执,执着于简书。
2
这一天,早上起床后,不看简书,摊开书本与汪曾祺的散文相约。汪曾祺谈写作,认为“写作就像力气一样,力气是越用越有,写作也是越写越有。”
写作引起读书的兴趣就是收获。写作形成习惯,就不会出现没得写的境地。
“笔耕不辍,乃是长寿之道,当然要匀速。”对我启发很大。
汪曾祺谈到老舍写作,老舍每天最少写500字,保有写作手感。原来日更不是今天才受到追捧,而是前辈们早在践行了。
汪曾祺的文章,需要静下心来慢慢读,偶尔会让你会心一笑,偶尔也让你透过文字,感受那种心酸和感动。
汪曾祺描述秋海棠,说他不喜欢银星海棠,花大叶厚,像孙二娘。说他喜欢秋海棠,生母活着的时候患肺病,怕传染给他,住在小房子里,保姆想带着汪曾祺看望一下她,她拒绝。汪曾祺说对母亲没有说什么印象。
接着写道,母亲过世后,继母偶尔带着他,到小房子拿物品,看到小房子跟前有几株秋海棠,花色苍白,样子可怜。
以后不论他走到哪里,看到秋海棠,总要想起母亲。
读到这里,我突然眼眶发热,那个母亲的行为戳中我的泪点,因为我也是一个母亲,感同身受。
汪曾祺的母亲,为了孩子的健康,连远远的看一眼,都害怕把病传染后孩子。近在咫尺,直至去世不相见。
汪曾祺开始说和母亲陌生,没有什么印象,但是母亲房子前的秋海棠让他终身记起,每看到秋海棠就想起母亲。
母子情深,文章中一句也没有提起,我读后却感动的稀里哗啦。
汪曾祺的文章细读,原来这么美好。
3
上午读书,感受汪曾祺不动声色的文章,下午清理厨房。把橱柜里所有的东西刨出来整理。嫂子是整理屋子的专家,两个人直到晚上八点才完工。
先生下班回来,看到客厅占了半地的物品问:“这些都不要了?”
得到肯定回答后,他上楼下楼,运送了好几趟才完事。
打扫卫生,不是看到屋子干净就舒服了。而是看着橱柜腾挪出大量的空间舒服了,就像心里也腾挪出空间一样。
4
停止日更文章一天,做与简书钻无关的事情。读书、整理橱柜,躺在床上,又累又困,一夜无梦。
清晨起来,新的一天开始。还是首先简书发文,然后开始瑜伽习练。按部就班的开始一天的生活。
这样的的日子让人不慌不忙,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