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

上海实习|历练成长

2016-06-19  本文已影响707人  马骋

历练成长

上海实习,临行前恩师寄语两点:

这里谈一谈第一点收获。


image_1alj5ta85in9gvtve176o1n1r9.png-72kBimage_1alj5ta85in9gvtve176o1n1r9.png-72kB

历练

历练需要的元素:

只要身在上海,就会感到无处不在的房价压力,唯有悦纳这种压力之后,才可能做出一个成熟的决定。压力的确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驱动力,一个人在压力下的表现才是真实的内在。

成长

成长需要的元素:

在一线的都市,挑战和资源从来式不缺乏;也可以遇到来自全国顶尖学校最优秀的对手。最难得是名师指点。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能在工作中遇到自己的伯乐,无异于在大学里遇得到自己恩师。

除了职业的发展,上海有太多的成长空间:

诸如此类的机会俯拾皆是,任何一个领域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与最顶尖的高手华山论剑。
从短期来看,在上海发展的最大收获绝不在于工资和生活,而在于自己若干年后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实现多大的升值空间。

全方位考核

实习期间,我经历了或许全行业设计院最全面的考核,包括并不限于以下方面:

六年所学,功不唐捐;拼搏一月,基本通关。下面谈一谈自己总结的通关要点。

通关要点

能力迁移性

对于桥梁设计的工作,目前的专业背景并无优势:

然而,能力的迁移性使得这些问题不成为控制因素。能力构成,从应用范围可以分为:

虽然专业能力也可以做到优秀,但是可迁移的泛化能力是我个人的核心价值:

以上四种优势不局限于任何一个领域,这些能力可以平滑过渡到跨度很大领域,如计算机,IT,金融,以及各种新兴行业。4种优势的综合,在加上学习意识,就构成了强大的学习能力,可以快速应对任何新的知识技术。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越抽象的能力可迁移性越强,四项能力一层比一层抽象。

读研之初,学长的普遍建议是:研究课题与工作没有任何关系。但我的这些能力练就于一项迁移性最低的课题研究——基于超声导波的钢筋损伤腐蚀检测。求职过程,我不可能向用人单位谈这样一项前沿狭窄的研究,但是从研究中磨练的迁移性能力,可以带我走向远方。

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差别不在于知识的存量,而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自设标准

实习期间,除了常规绘图工作,由领导安排以及个人争取,实际在5个维度设定新的标准:

自抬标准是我在学校期间的惯用手法,任何一个有价值的事情,总要设定高于老师、导师要求的目标,然后全力实现。这种做事方式,实际上不断将自己的潜力逼到新的高度。

正是在这些新维度下的成果,使得我有机会向仰慕已久的总工汇报展示。如果没有这些非常规工作,即使获得一次汇报的机会,难倒向总工展示自己的套图技术吗?有货,是展示的基础。

导师专家网络

实习期间,在技术和非技术层面均取得较好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导师专家网络

在本科期间,崇尚个人奋斗DIY。在朋友的支持下顺利考研之后,我意识到独行快,众行远,借助群体的力量成长前进,远比个人努力的成效更好。整个职业规划、简历设计、实习工作,全过程借助了几十位师友前辈的支持,换句话说我从来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展示的价值是一个导师专家网络的价值集成。

如罗辑思维所说,每个人都身处在社会协作网络之中,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单打独斗,而是如何融入网络,集成价值。在导师专家网络中,一方面借助了朋友的支持,另一方面,我也是其他人的导师和专家,今年助攻5位研二朋友毕业论文即为实例。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善于提问

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同事前辈一般乐于帮助,但自己提出清晰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不要问“这个不会做,怎么办”。个人总结的一个标准提问模式是这样的:

我遇到。。。问题,

  1. 会出现。。。情况;
  2. 我预期达到。。。效果;
  3. 有没有。。。方法可以实现。
    您如果有空请帮我看看。

上面这段话的虽然罗嗦,但是几乎有问必答,因为这段话中包含了三个要素:

当你清晰地描述了问题和目标,并且预设了解决方法,那么你提出的是一个经过思考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同事帮你解决问题就会很轻松,至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能否解决。例如:

绘图问题

CAD绘图遇到一个问题:

  1. 图层元素太多,不方便筛选出我要处理的标注对象;
  2. 我希望把图元单独隔离出来修改格式;
  3. 有没有一种命令能消隐其他图层。
    您如果有空请帮我看看。

编程问题

编程技术遇到一个问题:

  1. 怎样将markdown文档转换成word;
  2. 我想在利用windows命令,形成独立编译程序;
  3. 有没有什么成熟的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您如果能抽出时间,请给我一些思路。

一定程度上,问题的清晰描述是一个工科男的基本素养。我曾经助攻很多同学的编程问题,最大的痛苦不在于技术难度,而是大家普遍不善于描述问题,往往讨论很久才能明白问题究竟是什么。

积极沟通

工作中积极主动向负责人和领导汇报工作进度,包括成果、困难、疑惑,以及自己的提议想法。不要被动地等负责人来问来催。

在项目关键阶段,部门领导(所长、院长、总工)非常繁忙,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关键信息非常重要,工作汇报要点如下:

积极的沟通,保证做的事情符合项目的目标,实现预期的效果,减少返工和浪费。

礼仪形象

礼仪形象是工科男很欠缺的方面,自己做的也很不足。但毕竟自修过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的礼仪讲座,学过一些个人形象建设。虽然身高有限,颜值不足,但基本的整洁干练、精神气质必须达标。实习期间,不论多忙,隔几天就要换洗衣物,工作汇报前一周,特地去附近干洗店熨烫衣裤。

礼仪形象的提升远非一朝一夕之功力,但能想到的努力一定要做到,至少不要犯低级的错误,展示出最佳的印象。

闻过则喜

在北京上海,不论你做的多好,总会有人比你更强更优秀,所以认识到的不足,远多于点赞。闻过则喜,不足之处就是未来的发展空间,找到奋斗的着力点。认识到的不足主要有为三个方面:

个人能力

汇报展示

同济直博士赵诗宇影响,我意识到PPT展示汇报,很可能是未来最有价值的技能。酒香也怕箱子深,不论对内沟通或对外展示,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示成果和价值,引起对方兴趣和认可,才有下文。

长期以来,擅长技术总结写作,却忽略了汇报和展示,实为一大失误。

桥梁专业荒疏

14年之后,由于考研以及专业方向转变,桥梁专业知识荒疏太多,远不是当面的知乎大V水平。工作中能力不足就是硬伤,没有任何借口,必须想办法补足。

与赵博士交流更多,发现自己欠缺的不只是本科的专业课,更有研究生阶段桥梁的高阶知识。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常规设计,本科知识足矣,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没有充足的知识技术储备,机会来临的时候只能望洋兴叹。

写字太差

长期主要在电脑工作,很少用笔写字,原本不堪的笔迹更加难以入目。实习期间,确信我的笔迹刷新了市政院实习生的下限。

工作素质

做事过于理想化

没有完全从学校科研状态,转换到科研生产状态。技术写作和知识管理方面的工作虽然很精致,但过于理想化。太理想化的事情很难在现实扎根立足,这正是我无意留高校长期科研的原因。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业务实际出发,不断提炼核心,删繁就简。降低技术积累系统的运行成本,才有可能在工作中实用。

融入度不足

实习一个月,2/3的时间在做编程开发,与同事的工作跨度太大,主要独立研发,因此融入度不足。但主观而言,自己不善言谈交流也是问题。

做事粗心

提交材料表格出现低级错误,工作初期没有领会工作安排目标。问题虽小,但耽误事,希望未来避免。

人文修养

相比上两方面,更重要的也许在于人文修养的不足。去上海财经大学与王鹏大哥交流,谈到财大毕业生专业素质超过复旦,但往往复旦毕业生发展达到CEO级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复旦的人文培养。

读研之前,郑正非师兄(现以色列联邦理工)的给我的建议是,

多看文言文,诗词歌赋,古代语言精炼到位,意境丰富,善用排比类兴。

现在看来,师兄的建议太有预见性了,

发现价值

蒙恩师教导,我做事总是要看到事物积极的意义。我的实习时间很短,没能接触更多的设计业务。尽管设计院主要工作是绘图设计,但我看到了工作中更有价值的层面:初步设计、方案设计、投标、业主汇报沟通等等。

质变

实习结束,与恩师电话长谈,看到了质变的方向。

我向老师谈及自己工作中发挥的各种技能优势:英语、编程、技术写作、知识管理。老师点评如下:

英语、编程、技术写作、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毕竟是技能层面的价值。
一位业内真正成功的人生难倒不善于时间把握力?会缺乏必备的写作、知识管理能力吗?不会。
但是他们会和你谈这些问题吗?不会的。
只能看到这些技能层面的价值,本身就是视野的局限。

回想大一(2010年)听王凤来教授讲座,谈到一点:一个成功人士的能力就像一座高峰,以点带面,在一个点无可替代,在一个面上包罗万象。

经历了实习的洗礼,回想单位中优秀的师兄和领导,真正成功的人士也许如此:

在最有价值的方面优秀到无可替代;在其他方面达到恰如其分的优秀,而不追求过度的完美。

荣耀我工

哈工大求学六年,功不唐捐,终于找到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实习结束,领导表示:

“你的表现,令我对哈工大这所学校刮目相看”。

以此感恩母校的培养。


写作源于思考,分享源于感恩。是以做此文。

-- 2016.6.19
于二区主楼


延伸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