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初释07-众生菩萨人人如来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 诸菩萨摩诃萨 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若化生 若有色 若无色 若有想 若无想 若非有想非无想 我 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 须菩提 若菩萨有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即非菩萨
这一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佛正告须菩提
菩萨应该如何消灭妄心假心
学习如来不住相度化众生
第二部分是佛自问自答
说明菩萨应勘破放下四相
白话译文
佛陀严肃正式的告诉须菩提:所有已成就的、未成就的、欲成就的菩萨(全称为菩提萨陲,意为有情的觉悟者,属五不译)啊,应该就这样平复、消减、灭除那些贪嗔痴慢疑的假心、妄心。如来这样的觉悟者看待所有各种(十二类)有生命的种类及个体,包括由卵而生、由胎而生、由水湿而生、由转化而来(无生化有生)、有具体形色、没有具体形色、有感受行识、没有感受行识、介于有无受想行识之间的种种所有生命的种类及个体,都视为平等的 一体的,都终将按照如来觉悟开示的一样,进入到那种没有任何牵挂的、清净宁乐的美好境界(无余涅槃)中,就这样难以计数、难以划分、没有边际的众多生命解脱了,但如来认为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什么恒定的生命是如来教导转化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啊,所有已成就的、未成就的、欲成就的菩萨,都应该认识清楚:所谓的自我、自我以外的同类与其他生物生灵,以及这些生物生灵的所谓生生死死,都如同大海中翻腾生灭的浪花泡沫一样,同属于一体,不过因各种机缘不断地组合消散轮回而已,没有认识、放下、灭除这四种表象的,都不是真正有情的觉悟者)啊
本段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
该如何看、如何待这世界的万事万物
佛在这里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指出了方向与道路
每一个生命
不管是自知自觉的还是不自知自觉的
都将碰到如何度过现有的生命这个问题
都将走向自己可知可控的或是不可知不可控的
一个终点 一个地方 一个境界
在这个可能长、可能短的过程中
可以醉生梦死
可以随波逐流
可以勇敢精进
······
每个人 都会有 次 多次的选择
做一个愁苦 随性 快乐的众生?
做一个立功 立言 立德的贤圣?
做一个想觉 正觉 已觉的菩萨?
做一个大慈 大悲 常乐的佛陀?
每一次的选择带来一段经历
甚至百年一生的苦乐
也可能是更长时间的劫数因果
万事万物.jpg然后再次和大家分享如是这两个字
这里出现的如是
可不可以理解为
如同如来这样
如来是怎样降服他的各种非心呢?
平等视众生
不住相度众生
这就如同专心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物
自然心无旁骛
自然没时间去理会去生出
贪嗔痴慢疑的妄心假心
专注.jpg最后一起来总结下佛告知的方法
降服其心的方法
给已成就、将成就、想成就的菩萨们的方法
请注意这是给菩萨的方法
这方法适用于至少是发了菩萨心的人
没有大乘情怀的人
是难以用这方法解决问题的
平等视众生利众生度众生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但对于普通人而言
即使只是部分了解应用这种方法
也可能解决甚至消除一些烦恼
比如了解建立的平等视众生的观念
即可减少自己嫉妒、厌恶等不良情绪
让自己常想一二 少思八九
平等.jpg
这里分享下对大乘的理解:之前亦是难解大乘之心,故不敢言佛。现在想来,如一个人身、眼、发、齿各部分的细胞,甚至大脑不同部位的细胞……也许他们彼此都认为别的细胞与自己非同类,更别说同体了,然而其实都是一体的,也许我等凡人,看他人、看动物、看树、看山 也是此类情况呢。如果我们都是一个整体的细胞之一,那么你看到顺眼的人,也许就是和你处在同部位习性相近的细胞罢了;你感觉讨厌恶心的人呢,不过是那受伤发炎流脓部位的细胞而已,值得你悲、你怜,哪里值得你傲、你恼呢?这样想来,贪嗔痴慢疑果真是毫无意义啊,如有缘有幸就此放下,哪里还有什么烦恼?所谓信仰、受持、修行,哪里是什么苦差?分明是安康宁静、是利己利他啊。
凤凰涅槃.jpg今天的一些背景资料
无余涅槃
涅槃源于梵文音译,属五不译
源于小乘的教典之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
修行者断烦恼后,虽悟无生,但有身有物等色相乃至见识未除
称为证有余涅槃,余是指余下身心活动。
当证涅槃的圣者身心无余,叫做无余涅槃
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相在外在而言指现象、形象
在内观而言指思想、心理、观念
我相分两种,一种是实物,一种是精神领域
生命体,我的手 心 眼睛
所有权,我的钱 权 子女
我的能力 水平 见识
人、众、寿者皆从“我”出
所以建议先从了解 观照
他(她 它) 生死转换
慢慢参悟 求证
无常 无我 缘起 性空
金刚经初释06-持善护念慎思如是
金刚经初释05-金经由来如是朴实
金刚经初释04-如是经题字字珠玑
金刚经初释03-金经所在贤圣汇聚
金刚经初释02-且读且背学耶持耶
金刚经初释01-见闻受持何其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