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超级轻松阅读不枯燥的心理书籍 【一】
最近得到一本好书《走出迷惘-增强你的人格魅力》,作者是朱建军教授。朱建军教授是我国心理咨询领域的领先者,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的创立者。
初看到“迷惘”这个词,不太明白它的定义,特意上了百科词典,里面给出的答案是:困惑而不知所措。
我困惑吗?或者说我困惑过吗?我自问……
曾经有很多吧,现在年龄大了一点困惑反而少了,是不是经历多了,对很多事物改变了当初的看法?
带着这样的思考开始阅读,发现书里一半的内容被我勾勾写写,读完最后一章,任然是意犹未尽。感觉自己充满着力量,很多之前内心深处的情结慢慢的化开了……
现在开始阅读第二遍,又有了新的认识,对重要的几个关键词,对自己触动很大,明显感觉自己产生了前后不一样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就想着拿出来写一些读书感受,这完全是我个人的粗浅认识,如果大家觉得这本书能带给一些改变,可以自行阅读,希望能带给朋友们一些启发。
关键词之青春迷惘
1
年轻人对家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当我困了累了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回家,什么也不做。不想说话,不想吃饭,最好谁也不要烦我……
可是家里也常常让自己感到烦躁,不是吗?面对父母的专横、唠叨、指责,是多么让人难以忍受啊!
但不管怎样,我的心里依然爱着有各种亲人的家。当离开家的时候,我也会牵肠挂肚的想着家,在家离开家外出读书的最初日子,我如同坐牢,左右难受。经常拿着电话卡排队等着给家里打电话,打通了却说不出话,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只是一个劲儿的哭。
2
我在刚刚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时,常常苦恼于“为什么我的性格是这样?”“我明明对每个人都很好,可大家却不喜欢我,讨厌我?”
那时的我为了讨好每一个人,对谁都附和。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完全不曾想到这样的表现有谁会重视我,把我当一回事呢?
曾经我写过几本日记,很多时候记录对事情感受,但不知道何去何从?经常写一些“我该怎么办?”“我接下来是否要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那时的我身材虽然不高,但并不肥胖,唯一不能接受满脸的雀斑,每每照镜子就会郁闷。幻想自己也可以美得如图赵雅芝一般。
想想年轻时候的自己是多么的迷惘啊……
现在的我已过而立,那些烦恼去哪里了?是消灭了还是隐藏了,只是自己不愿意面对呢?
关键词之葱头与地球
1
工作压力太大或者生活上出现不顺心的时候,我经常控制不住自己。急躁易怒、对别人的规劝充耳不闻,心理认定某人针对于我,而自己只能将身边的亲人当作发泄对象……
我这是怎么了?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内心想法?
是什么让我做出这样的行为?
我在书本里找到了答案……
2
人是什么?
“这个谜的谜底很简单:人像葱头,人像地球。 如果细分可以分为许多层,如同葱头;粗分为三层,如同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三层一样。我们的行动,有时是被这一层控制,有时又是被那一层控制。”—《走出迷惘-增强你的人格魅力》
最外层的“理智人”告诉我,做事要有计划性。这周的工作安排、生活安排如何协调,都是这位“理智人”在发挥作用,因为那就是意识中的自己,用逻辑和词语在进行思考。
而中层的“原始人”明显在控制着我的情绪。当自己失去理智对别人大发脾气的时候(我经常会对自己的先生这样),很明显“理智人”已经被打败了,“原始人”变成了“总统”,控制了一切。
最内层的自己,一个人的核心,被称作“纯真人”。我平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如实的记录发生在我周围一切事情,处理一切信息。不做任何的思考和想象,它就像一面镜子,真实看待这一切,从不说谎。
推荐一本超级轻松阅读不枯燥的心理书籍 【一】关键词之无知、偏见、不安全感
1
你会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对很多事和人抱有偏见吗?
前一段时间,有个朋友对他上司一直心怀不满,认为上司处处针对他,在工作中不尊重他,见客户不与他打招呼就自行前往。最外层的“理智人”充满着这个人的偏见,在外面对朋友大倒苦水,以博得别人的赞同。
后来很多人都规劝这位朋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的上级领导或许只是对事不对人。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可以自行决定去见任何人,没有必要一定要向下级事事说明。做了很多开导,结果朋友还是被“原始人”情绪占领。
朋友最终道出:“道理我明白,可我还是认为他是针对我的,所以每次一言不合我就极其愤怒!”
这位朋友只相信自己经验中学到的东西。
而我通过看这本书也明白了: 不要和“原始人”讲大道理,他们不懂那个。他们所懂的道理,是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形象具体的道理。
这位朋友最终选择了离职,从此在这件事情上他产生心结,说白了就是“有了心病”。导致初期在新的单位里不能够良好的与上级领导沟通,或者说不能真诚的沟通,总会让对方感到有距离,有隐藏。
2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少让自己受到伤害我们会做出一定的防御方法,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那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呢?书中写道:有意曲解事实的方法。
我们经常用到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合理化”。前一段时间错过了一笔3万元的生意,结果自己给自己宽心,赚不到算了,反正我正不喜欢对方。
还有一种是“否认”。明明对方已经做出了违背道德之事,而自己害怕失去还强词夺理,一个劲儿的把对方往合理化的圈子里拽。
我还见过有的人使用“投射”。我总是会想,他为何眼里没有“好人”,看谁都是有问题的,他会经常幻想对方有意找茬儿,所以对别人充满了攻击性。
3
上面提到的苦恼、不知所措、人格中的不完美都是由于无知和偏见的存在,追本溯源,会发现这上种种都与不安全感有一定的关系。
所谓不安全感,是指一种根深蒂固的潜藏着的怯懦,一种不敢直面人生、不敢对自己负责的恐惧。
正是我们身上多多少少存有不安全感,所以我们会“以攻为守”,我们会“依附强权”,我们会“逃避社会”。
明白了痛苦的来源,该如何真面人生,让自己的人格走向完美,成为越来越优秀的人呢?
肥波教母会在下篇文章分享更多读书体会,期待小伙伴们的关注……
推荐一本超级轻松阅读不枯燥的心理书籍 【一】21@265
我是肥波教母。
一个在北京努力生活的小女子,是个普普通通上班族,喜欢阅读,喜欢分享,喜欢一切值得喜欢的事物。
读完我的文章有收获,记得打赏、关注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