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

世界纷繁复杂,总有一些规律简洁普适而我们又可以把握|读采铜《精进

2019-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Velocity精进指南

做一件事情,首先要明确核心问题是什么?目的是什么?然后才能够保持航向是正确的。作者写书有他的目的,书中提到,写这本书本质上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现代社会一个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样的?

那么我们读书,目的是什么?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目的,对一个编辑来说,他可能更着重于一本书的整体编辑方面;而对于同是作者的其他人来说,他们更在意一本书是怎么写出来的;而对读者来说,他更在意这本书对于自己有什么样的益处?

有了这个基本的认知前提,我们才有了读书的动力和目的,以我为例,我想从这本书得到的是一些关于认知方面的改进,我想知道这本书比《精进1》好在哪里?这本书对我以前的知识体系有什么补充?

如果从挑毛病的角度,无疑也可以找到许多的问题,但这显然与我读书的初衷相违背,所以我也就从自己的一些收获,来写一写自己对这本书的感悟。

1 增加一个视角,你看到的信息会增加一倍

铅笔,这个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品,普通人看,也就是一个书写的工具。但是作者换一个视角,从铅笔的材料,造型,工艺,等各个维度去看这个物品,看出来一个全然不一样的世界。

看认知类的书籍越多,你会越来越多的接触到一个说法,那就是所谓的“概念”,一般的说法都是这个世界是由概念组成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接组成了更复杂的系统。

于是你看所有的东西都会往某个概念靠拢,然后尽量把这个概念与你本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这是学习中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也是将零散的知识变成体系化的必经之路。但随着个人知识的成长,这种概念可能会限制人的发散思维。看到某一个东西之后,你会立马想到一个概念,从而忽视了跟这个东西相关的其他概念。慢慢的,大脑就会形成固有概念的合集。

我认为在形成知识体系的前期过程中,人在关注已有的不多的概念的同事,更应该在思维局限的时候,摆脱过去的概念,换一个视角去看问题。积累到一定数量概念的时候,更应该以批判的眼光去看你接触到的所有知识,而不是僵化的将它归类为某一个概念。

“如果只需调用这种几乎不用动脑筋的分类方法,那也太简单了吧”,这样想完,你再去看书中的铅笔,是不是还有一些看得到的,但是作者还没有提出来的东西呢。比如我是机械专业的,想一下铅笔的自动化工具应该是什么样子?假设你是采购类的,你是不是会思考这个铅笔的价格组成,乃至原料产地和价格优势。

一个小小的铅笔,其实跟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全部关联起来,如果我们只以僵化的眼光去看它,它只是个工具。如果我们以僵化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只是这个世界显现出来的极少一部分。

当人的思维僵化的时候,求解出来的答案,很难是真正的答案。

2 模块化,让世界可以拼装而成

书中的“篾匠姑娘”让人印象深刻,学习建筑设计,毕业后从事UI设计工作,但最后竟然做起了篾匠。在这么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想要沉下心来学习这样“古老”的技能,需要特别大的定力和决心。

从篾匠手艺说起,我们思考,要掌握一门知识,学习一门技能最重要的是什么?应当是掌握其中的核心要领后进行反复练习。一个领域的知识,必然有其最核心部分,当我们掌握最核心部分后,其余部分就是一个不断添砖加瓦的过程。用书中的概念叫做“高频模块”,也就是可以用来不断被反复使用的核心部分。

哪怕再复杂的动作,也是由一些特定单元的动作组合而成,以建筑而言,哪怕再优秀的建筑师,如果将他的作品进行剖析,也会发现他的作品中不断重复着某些特定元素,而这些特定元素,不规律的进行组合,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作品。

书中举得关于《复仇者联盟》故事改编的例子非常有趣,也让我们试着重新在我们脑海里重新编排复仇者联盟战胜灭霸的其他方法。作者提供的思路是,让我们将联盟成员的技能进行重新组合,然后创造出一部属于自己的《复仇者联盟》。可以想象,无数个读者,会创造出无数个故事,而导演只不过恰好用到了其中一种而已。

对于个人而言,其实也存在着自己特殊的“高频模块”,比如自己常说的口头禅,日常工作中最常做的事情,哪怕自己最常用的表情,这些组成了自己的每一天,乃至这一生。个人的价值和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评价,也正是由这些个性的高频模块形成。

在生活和工作中,模块化极大地提升了效率,但这不意味着,模块化就是最好的方法。一方面,如果我们的某一个模块是“陈旧”“落后”的,我们一次次的引用会给我们带来副作用,而这些正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需要专门找到,并且进一步升级改造的。另一方面,如果僵化使用模块,路也会越走越窄。正如书法练习者,练习临摹字帖,但最终最高境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独创艺术;习剑者最想达到的状态,也必是“无招胜有招”。

以共享电瓶车为例,其实也是各种模块的组合。它在单车的基础上增加了电瓶以及共享单车的信息化技术,从而组合进化成了“新物种”。

书中提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施普伦三角:在各类产业模式中,能量、信息和时间是相互代偿的,比如农产品非常耗费时间,但额外需要的能量和信息比较少;而化工产品耗时短,对能量和信息需求则比较高。

共享电瓶车,这个新物种的进化,也非常符合“施普伦三角”规律。“自行车到电瓶车,增加了能量的使用,进一步到可以共享,增加了信息化技术”,从而共享电瓶车这个由已有模块组合而成的“新物种”成了短距离出行的最快捷方式。

3 设限,或许可以产生更大的可能

回想下读高中时候,最害怕语文考试什么题目?估计很多人会是作文题目。而对于作文,最害怕的是什么类型?估计是那种写了一段玄乎的话,然后让你题目自拟的那类。你会发现,没有限制,反而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我们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我们不知道自己走的路是不是正确的方向。

职场中,有的人最喜欢领导布置任务说,你自己看着办,不懂的时候问我。有没有想过,这是最恐怖的事情,你会发现做这件事情的边界是不明确的,做的过程中不知道你要做到什么地步,甚至连截止交付的时间都不知道。很难想象,这样的事情,能做的多么好?

书中举出的例子是名厨采用限制只能使用最常见的三种食材做出一道菜的方法来训练,在这种训练中,练习者在严苛的限制下,只能最大程度上挖掘食材中被自己忽略的优点,也最大程度上发挥有限材料的搭配和组合。

职场中有个“幽默”故事是这么说的,采购找到老板说没钱买原材料,老板说“就是因为没钱,所以才要你买,要是有钱,我还要你干嘛。”话可能有点粗糙,但细想却也没有大毛病,这或许正是考验一个真正厉害的采购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地方。所谓“将一副烂牌打好,才最考验功力”。

真正的世界更是充满着局限,无数的约束条件限制你不能够任性发挥。当你投资的时候,资产就是你的局限。当你纵情欢乐的时候,你一生的寿命就是你的局限。

有必要特别说明的是,别误解了“限制”,当你抱怨限制的时候,可能你抱怨错了,有可能“限制”自己的是自己僵化的思维。书中举的例子非常具有普适性,假如限制我们的有几个条件,我们可以试着让几个条件进行组合、挪用、重新排列、逆转、放大、缩小等等,这样思考之后,自己理解的限制条件是否变的极具灵活性了?

4 迁移能力,让你在这个世界纵横捭阖

终人一生,能够涉及的领域终究是有限的。但你会发现,历史上的天才似乎在每个领域都能够发光发热。比如达芬奇。有一本书叫做《学习之道》,作者是是象棋大师和太极拳大师,在这两个领域都做到了世界第一。我不仅思考,如果他进攻别的领域,是不是也会获得不菲的成绩?

这个世界的知识和能力其实可以迁移,而不是僵化在某一个固定领域。换个说法,这个世界的大部分技能和方法论是通用的,适用于各个领域和专业。

再回到我们自身,我们绝大部分人不可能只服务于一个公司,甚至只从事一个行业也变得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我们应该思考的是,离开目前的环境,我能将我当前的什么能力顺利迁移到其他工作中?

作者提到,“迁移,也就是在一件事物的内部,发现某种普适性的要素和结构,然后将之与原背景“脱钩”,并尝试应用在新的背景之中”。这种领域之间的迁移,需要我们用心发现其中的普适元素,需要我们对我们观察或者从事的事情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发现普适元素之后,还有很重要的一步便是“应用”,作者推荐的是将应用的过程程式化,图文并茂的写出来。进而达到“傻瓜”也能对着进行作业。

作为一名机电工程师,这种思维可能非常容易明白,因为工程师需要用客户和下道工序最容易明白的方式进行传递知识,将专业化的知识转化为具体方便操作的步骤。

但从我个人角度看,绝大部分人是缺乏这种思维的。对于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你会发现有些人会重复遇到并且每次都花费巨大精力解决。而有些人,在得知问题的常见性之后,用简练程式化的步骤将解决的过程写下来,从而在后续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以最为快捷的方式解决。

进一步延伸开来,所谓迁移能力,是建立在第一部分所讲的“观察”的前提下,有些人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走马观花而过;而对于善于观察和学习之人,天下无不可学之物,无不可学之人。而这些观察学习得到的知识,终有一天会在其他领域“开花”。

5 循环改进,努力可以臻于完美

对绝大部分公司而言,每一年都会有相应的关键指标,也就是所谓的KPI。对比每年的指标,你会发现,每一年的指标都比去年的指标更加严格。而一年一年,公司在指标的驱动下不断改进,又不断的发现问题,进而循环成长。

以书法练习为例,常用的练习方法是依次读帖、临摹、对临、背临。而最佳学习方法,应是先对临,再临摹,再对临,依此往复进行。这样循环的过程,可以立即给练习者反馈,从而比第一次练习时更快进步。

我在公司里面接触过丰田的“持续改善”思想,丰田推崇零库存,我也非常接受“占有而不用就是最大的浪费”的思想,但是在工作之外,以另一个视角观察自己,将大脑类比与生产工厂,恍然发现,原来自己做了很多“浪费”的事情。比如,堆积了过多零碎的知识碎片,占据本就不多的头脑空间,以至于每天的学习不成体系。

为此,作者针对大脑的浪费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归一化,也就是将大脑的信息与知识汇聚,建立总的索引目录,将自己所看、所思、所想、所感,全部编入索引当中,然后给每一个碎片,贴上标签,注明来源。最终达到让自己可以随时调用的目的,而不是散乱在大脑这个微小的“知识加工车间”,浪费本就不大的空间。

稳定性是追求完美的前提,有的人射箭10次能中一两次10环,剩下的干脆就没有射到靶上;有的人射箭能做到每次都不低于8环。两者之间,天壤之别,因为前者凭借的是运气,后者依靠的稳定的系统支持。

在生产领域,会有“标准作业组合表”明确告知生产员工具体操作内容,按照相应的程式做,甚至可以做到一点错误都不出。而对于运动或其他知识性劳动而言,想要实现稳定性,也需要明确工作或者系统的“标准动作”,如同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必须准确掌握相应领域的标准动作,在具备“标准动作”的稳定性之后,方才有追求更出色发挥的可能。

正如同,两个人同时考满分,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一个人是这一次考的内容碰巧他全都会,运气使然;而另一个人是,所有的都会,这一次只不过例行满分而已。

或许,我们永远也做不到像启功先生所说,“我没有二三流的字,因为我把它们都撕掉了。”但作为个体而言,严格审视自己是一个人不断精进的必经之路,也是一条坎坷之路。做不到删除全部不满意的作品,但一遍遍的修正是每个人都能践行的方法,当你做到每一遍修改比之前更加进步时,至少已经具备了“完美”的基因,因为自己已经不满足自我的现状,而是以批判的眼光去看自己。

如何做到完美,或许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如果需要一个建议,那就是“精细”,将所做的事情精细化,时间的精细化,动作的精细化,乃至这件事情的所有元素,都值得细细考量。

相比于过去粗放的训练,现在的顶尖游泳运动员和跑步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会全身覆盖相应的传感器,计算机监控身体的各项参数,然后教练组根据相应的参数指定精细化的训练计划和饮食计划,从而让运动员一次次超越过去的自己。

但我始终相信,“世界没有完美,但是努力可以接近完美”,刘德华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可以进一步考量,但作为每个个体而言,这无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但如果这种事情,用在教育上,我还是想,能在精细化的基础上多一点“粗放”,过于精细化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像一块模子里印出来的,过于雷同,过于恐怖。

6 读完这本书,我可以怎么做?

每次只做好一件事情。书中提到,“每次作一意求之”,这种文邹邹的说法,我是第一次听,但是却非常接受。太多时候,我们沉迷于“并行”、“同步”等词语,我们渴望同时吸收大量知识,我们希望同时完成大量工作。但对于读书和知识而言,这种捷径可能反而效率更低。真正的高手,每次读书只读一个方面的主题,读完这个主题之后,再次翻开书,读书里面另一个主题,如此往复,将书最终读透。当然,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我们需要专心钻研的工作和学习当中。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精于实践,终有一天脑中的知识会“开花结果”。你读过的东西,看过的东西,只要用心,一定会在某个时刻给你带来反馈和收获。之前了解到采铜读书颇多,并且各个领域都有涉猎,我本以为这些书可能也就增长一些见识。但整本书读完,恍然大悟,作者看的书,有用的部分全部被他吸取,以致于写书的时候,各种领域的例子信手拈来。对我而言,以后读书更会以不同的视角去对待,同样的故事,用在不同场合,会起到奇妙的作用。

做一件事情之前,先了解这件事情的最大“限制”条件。前两天,有幸在草原上真正的骑了一次马,可是去草场的路上,我心里一直犯嘀咕,觉得这件事情非常不容易。于是我就将自己在电视里看到过的“策马飞扬”的场景,询问导游那应该很难吧,要不你给我讲一下骑马的基本要领。导游呵呵一笑,说你去了就知道了,闭嘴不谈怎么骑马。问来问去,我发现已经问不到什么,于是我就问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我应该注意什么安全事项?因为,我所有的担忧都源自这个根本问题,而当我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后,我再也不担心“策马扬鞭”的时候非常危险了。对我而言,掌握这个“限制”,至少没有后顾之忧了。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明确知道这个限制,也就是安全的条件,一个新手骑马的时候多么可怕。当然,这个“安全”限制,绝不仅限于骑马,你可以延伸为一切你新接触的事情,比如投资、运动、职场、生活,等等。

个人简介:

Velocity,90后终身学习者,热爱生活,欢迎搭讪,加入我们,一起探索人生、生活、职场精进之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