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学习第121篇《唐风 鸨羽》(全)

2022-08-10  本文已影响0人  流水王丽霞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21篇《唐风 鸨羽》

【原文阅读】

肃肃鸨bǎo羽,集于苞栩xǔ。

王事靡盬gǔ,不能蓺yì稷黍。

父母何怙hù?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

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

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háng,集于苞桑。

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

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译文参考】

大雁沙沙展翅膀,落在丛丛柞树上。

国王差事做不完,不能在家种黍粱,

爹娘生活靠谁养?抬头遥问老天爷,

啥时才能回家乡?

大雁沙沙拍翅膀,落在丛丛棘树上。

国王差事做不完,不能在家种黍粱,

爹娘吃饭哪来粮?抬头遥问老天爷,

劳役期限有多长?

大雁沙沙飞成行,落在密密桑树上。

国王差事做不完,不能在家种稻粱,

哪来粮食养爹娘?抬头遥问老天爷,

啥时生活能正常?

【字词注释】

(1)肃肃:鸟摇动翅膀的声音。

(2)鸨(bǎo):似雁而大,脚上没有后趾,所以不能在树上稳定地栖息。陆玑:“鸨连蹄,性不树止。”

(3)集:栖息。苞:草木丛生。

(4)栩(xǔ):柞树。

(5)靡:没有。

(6)盬(gǔ):止息。

(7)艺:种植。

(8)怙(hù):恃,依靠。

(9) 曷:何。

(10)所:处所。

(11)棘:酸枣树。

(12)极:尽头。

(13)鸨行:鸨鸟飞的行列。马瑞辰《通释》:“鸨行,犹雁行也。雁之飞有行列,而鸨似之。”

(14)常:正常。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农民抗议无休无止的徭役制度的诗。关于诗的意旨背景,古今认识比较一致,都以为是晋国政治黑暗,无休止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安居乐业,赡养父母妻子,因而发出呼天怨地的声音,强烈抗议统治者的深重压迫。如朱熹《诗集传》云:“民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故作是诗。”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鸨羽》,刺征役苦民也。”

        全诗三章,首句均以大鸨这种鸟本不会在树上栖息,却反常地栖息在树上来比喻成群的农民反常的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糊口,其苦情可见一斑。

        因为鸨鸟是属于雁类的飞禽,其爪间有蹼而无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泽草地,不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而今鸨鸟居然飞集在树上,犹如让农民抛弃务农的本业常年从事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

      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大量的田地荒芜失种。老弱妇孺饿死沟壑,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所以诗人以极其怨愤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强烈的抗议与控诉,甚至呼天抢地,表现出人民心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像炽烈的岩浆冲破地壳的裂缝喷涌而出,掀翻统治阶级的宝座。

        第一章,征人苦于行役而思田园父母,自为叹息之词也。诗人用鸨鸟不稳定的栖息比喻人民苦于劳役而不得休息。然后说,官差没完没了,使自己无法回去种地,这样让家中年迈体弱的父母去依靠谁呢?服役者情急而呼天,发出了“悠悠苍天,曷其有所”的怨叹。这是一种裂人肺腑,令人闻之落泪的声音。不仅反映了“王事”给人民带来的负担和灾难,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向往安居乐业、全家团聚的生活。

          第二章,义同首章,换韵重言之。稷黍、黍稷,颠倒应用,美在自然,韵乃随之。第三章,同前二章,又换韵而叠唱之。三章语言大同小异,这是民间歌谣的共同点。至于三章分别举出栩、棘、桑三种树木,则是信手拈来,便于押韵。

        这首诗直抒服役者的苦难遭遇和悲切心境,格调悲婉愤激,感人至深。

【《鸨羽》学习的反思探讨】

诗文中的重言叠字

        《诗经》中很善于使用各种重言叠字词来状物拟声,以加强语言的形象感。“关关雎鸠”,好像水鸟鸣于耳际;“雝雝鸣雁”,好像目睹且鸣且飞的高空雁群;“肃肃鸨羽”,好像听见鸨鸟羽毛擦动的声音;“喓喓草虫”,好像飘来蝈蝈此起彼伏的音乐。至于用“依依”写杨柳,“灼灼”写桃花,“沃若”写嫩桑,“蜎蜎”写野蚕,更是无不传神穷貌。

      此外,双声叠韵词用得也很多,双声,是指两个字声母相同的词,如“参差”“顷筐”“玄黄”“踟蹰”;叠韵,是指两个字韵母相同的词,如“窈窕”“辗转”“崔嵬”“虺隤”等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使声调谐美,并增加状物的形象性。

        应该指出,这些高超的语言艺术,并不像后来的某些文人学士们那样仅仅是从文字上苦心经营而得的,而是出于劳动人民对于事物的深入观察,掌握了各种事物的特点,因而才找到生活中最具有生命力的语言来表达它们。正因为如此,它们才那么准确、自然、朴素,而无斧凿之痕。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诗经》的用韵方式

        《诗经》产生在二三千年以前,大都是劳动人民随口唱出的民歌,当时并没有什么统一规定的严密的韵律。但在《诗经》自然和谐的歌声中,也蕴含着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如根据顾炎武《日知录·古诗用韵之法》的归纳,认为《诗经》作品中比较常见的用韵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方式为“首句次句连用韵,隔第三句而于第四句用韵者”,如《周南·关雎》首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二种方式为“一起即隔句用韵者”,如《周南·卷耳》首章: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第三种方式为“自首至末句句用韵者”,如《魏风·十亩之间》首章: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诗经》这些用韵方式,对后代我国诗歌韵律的形成是起了重要启发作用的。如前两式成为后代我国格律诗(律诗、绝句)的定格,第三式也成为汉魏以后古体诗用韵的一格。特别是第二式,在诗中隔句用韵(即偶句用韵),确立了后代诗歌用韵的基本形式。由此可见《诗经》的用韵方式对形成我国诗歌格律的民族形式所起的重大影响。

参考资料:

《中国文学史纲·先秦 秦汉文学(第四版)》,褚斌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