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宗亲血缘意识是其致命弱点,可惜他到死都没领悟
在司马迁的《史记》里,项羽是一个悲情英雄,仅仅三年时间就成就了自己的王图霸业,但辉煌的战功又是昙花一现般转瞬即逝,项羽在秦汉之际的政治舞台上仅仅活跃了八个年头,兵败自杀时年仅三十二岁,悲壮的一生让司马迁深深动容,因此才会投入大量感情和笔墨写出了《史记》中最精彩的一章《项羽本纪》。
![](https://img.haomeiwen.com/i5350869/545ed0919734da4a.png)
在《项羽本纪》里,司马迁对项羽这个人物性格的优点和缺点都有着细致的描述,他既勇猛果敢、耿直刚烈、光明磊落,又目光短浅、优柔寡断、暴虐易怒,一个“勇”字贯穿了他的一生,他以一己之勇带动天下人之勇,推翻暴秦的统治,又以一己之勇征服天下之勇,结束自己的统治。他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他根深蒂固的宗亲血缘意识无疑是其致命弱点之一,可惜他至死都没有领悟。
![](https://img.haomeiwen.com/i5350869/08e69d55491c3849.png)
项羽最初起事,是追随叔父项梁,作为将门之后,项羽跟随叔父征战攻伐,显示出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如果项梁没有战死,或许能引导项羽少走一些人生的弯路,但项梁早死,年轻的项羽成就霸业的脚步迈得太快了一些,以至于最后摔了一个大跟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5350869/292093f733820df7.png)
没有了叔父的引导和调教,项羽的年轻气盛就慢慢变成了刚愎自用。他对自己的故乡楚国有着深厚的地缘感情,但对楚国以外的人却常常显得多疑而暴虐:对于章邯率领的二十万秦军,刚刚归降本该借以壮大自己的兵力,而因为得知部分秦兵对受到侮辱而发发牢骚、便将二十万人全部击杀坑埋;到达咸阳城之后,项羽杀了秦降王子婴,并火烧秦朝宫室,掠夺珍宝和美女,打算一路东进,返回楚国。有人劝说他在关中成就霸业,而项羽思乡心切,并说出了“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的言论,劝谏者嘲笑他短视,被他处以烹煮之刑;攻打齐国时,将齐王田荣手下归降的人全部活埋,并烧毁城市、掳掠老幼妇孺,逼得齐国人起兵造反,和他对着干;项羽攻下荥阳,活捉汉将周珂,本想加以重用,而周珂不从,又被项羽烹煮。这些片段都表现了项羽目光短浅、残暴的一面,心中只有一个楚国、却缺乏心怀天下的王者气概。
![](https://img.haomeiwen.com/i5350869/4a710f3990590d13.png)
但项羽的成败,关键是与两个重要人物有关,一个是亚父范增、一个是叔父项伯。范增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又有谋略的人,对项羽的成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极早就感受到了汉王刘邦的威胁,对项羽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在鸿门宴上力主杀死刘邦,刘邦逃走后气得长叹:“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而在楚汉两军相争,汉军最脆弱想要求和的时候,范增果断劝谏项羽要乘胜追击、以免后患无穷。
![](https://img.haomeiwen.com/i5350869/b8ea01e3f2e44893.png)
对这样一个深谋远虑又忠心耿耿的老将,项羽表面上尊称为“亚父”,然而背地里并不完全信任,所以刘邦采用陈平的计策离间项羽与范增的关系,很顺利就得逞了,以致于范增负气而死。而失去了范增的项羽,也折断了自己最坚实的羽翼。
![](https://img.haomeiwen.com/i5350869/4905fb7aaabe12ef.png)
而项羽对于叔父项伯,却是无条件的信任,甚至达到愚蠢的地步。当范增劝谏项羽杀死刘邦时,项伯跑到张良那里去通风报信,还和刘邦称兄道弟结成婚姻之约;在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时处处保护刘邦;当项羽要以烹煮刘邦父亲来要挟刘邦时,又是项伯劝项羽打消了念头。在项羽与刘邦的对决中,项伯始终是两面讨好、左右逢源,也许他本无意加害项羽,但他的行为却把项羽一步步引向绝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5350869/9ab04ff9715e3595.png)
而刘邦却完全没有受制于宗亲血缘意识的弱点,即使在自己的父亲即将被项羽烹煮之际,还能厚颜无耻的让项羽分自己一杯肉汤,为成就霸业几乎达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
![](https://img.haomeiwen.com/i5350869/3e066b40fe6be1c4.png)
所以失败的项羽,常常被人们视为一位盖世英雄,他最后本有机会逃生,但因觉得愧对家乡父老而不愿渡过乌江,而是自刎谢罪。他到死都心心念念恋着故土,死后尸体被汉将分尸邀功,落得凄惨收场。项羽浓厚的宗亲血缘意识既体现了他性格里重情重义的一面,也阻碍了他心怀天下的视野和胸襟。他有多次机会可以杀死刘邦,却屡屡优柔寡断错失良机。而刘邦只有一次杀项羽的机会,却紧紧抓住果断出击,从而成就了自己的帝王霸业。而项羽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最信任的叔父项伯,在他死后被刘邦封为射阳侯,荣华富贵过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