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和为贵
人生和为贵。礼之用,和为贵。在隋朝时候有三个兄弟,老大叫田真,他的弟弟叫田庆、田广,他们父母去世了,田真就打算把家产分为三份,分家了。结果所有的东西都分好了,他们家门口有棵紫荆树,这棵怎么分?三个兄弟说:不然就把它砍成三份,这样也公平。结果才讲完过没有多久,这棵紫荆树就枯死了。田真毕竟有读过书,一看到树枯死了,突然想到同气连枝,“我们兄弟分家,现在又要把树分了,树已经感受到这种失和,这种不仁爱、不友爱,它马上就枯死了”。田真想:我们不能比不上这个树木,应该要友爱才对。所以把这样的感受讲给他的兄弟听:希望我们是同气连枝,都是从父母这个根出来,父母应该不愿意看到我们分离。后来兄弟就不分了,住在一起,结果这个紫荆树过没多久又活得很好。从这个流传至今的故事里,我们都能感悟得到人生以和为贵的大道理。
天和风雨顺。地和五谷丰。心和天地宽。人和百业顺。家和万事兴。天地人心和家庭都是以和为贵。俗话讲,和气生财。做生意的人,特别讲究笑脸迎接八方宾客。天时以和为贵,风和日丽,风调雨顺,是上天的恩赐。雷霆火闪,狂风暴雨,天时失和,就会造成大灾难。地和才会五谷丰登,不爱惜地力,滥用化肥等,造成土壤板结,就会造成苗木枯萎。人心平和气,待人接物和气,自己心情好,别人也受用,才会天地宽广。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际关系融洽,做什么事情才会顺顺利利的。家和万事兴,早已是治家格言。一个家庭老是吵吵闹闹的,成天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哪里还可能兴旺发达呢?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既贯穿于我国千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也显现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和”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饱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体现出了一定的辩证法思想,作用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领域。“和”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观思想,是支配社会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是治国安邦的统治哲学,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群体发展的理性规范,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呈现出极强的包容性,承认客观事物存在的差异性,接受不同的事物表现方式,追求异质事物的和谐统一,所以“和”是对立统一的思想交融,“君子和而不同”,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融合精神。同时,“和”也根植于百姓的日常思维,和能生财、能聚力、能致祥、能旺家,是中国百姓朴素的价值追求,体现出“和”的实用性特征。
可以说,尚和已经成为一种浸入我们中国人血脉的文化基因。待人接物和气和蔼,让人产生亲近感。和实生物,同则不及。和而不同,求大同存小异,寻找最大的公约数,实在是人生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