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你凭什么早婚早育
文丨大威
晚婚好,还是早婚好?晚婚晚育,就一定是错的吗?
最近在刷公众号,看到了这篇《晚婚晚育正在毁掉你》。
关于婚育年龄,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般来说,女性最佳怀孕年龄为23岁—28岁,最好不要超过30岁。一旦超过30岁,不仅生育力下降,相应的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窘迫,流产、早产等风险都会大大增加。
产后并发症让不少读者提心吊胆,纷纷表示,想要早点找对象生猴子。
文章最后说:
晚婚晚育就是对自己不负责,对社会不负责,晚婚晚育就是不端正心态。
但是,选择晚婚晚育是每个人的自由,你无权用自己的圣母道德,去绑架他人的选择权。文章作者想吸引流量,引起共鸣,无可厚非,但是晚婚晚育的结果并没有那么耸人听闻。
并发症只能作为是否婚育的参考,而且,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01
先来看一组欧美女星的生育数据:
妮可·基德曼:第一次生育41岁,第二胎43岁。
梅丽尔·斯特里普:头胎30岁,最后一胎42岁。
安吉丽娜·茱莉:头胎31岁,最后一胎33岁。
这些女性都是30岁以后的高龄产妇。她们这些小孩都有毛病吗?目前尚未见到任何报道。
针对晚育的后果,文章里面引用了这一段话:
上面那组欧美女星胎儿并未受到影响,怎么解释?
这就是风险概率的问题。
知乎妇产科医生@田吉顺有说过:
单纯从医学角度考虑年龄问题,所谓「最佳」,就是医学上的各种不良结局发生率最低。
下面这份研究,对全美2009年700多万住院人口进行统计,列出了孕妇产科相关并发症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并发症一般指孕妇怀孕期间伴随产生的早产、宫内感染、产后出血等等一系列症状。
针对此表,@田吉顺总结:
如果不说某种具体并发症的话,就笼统地说孕期出现并发症的风险,11——14岁风险最高,其次就是≥40岁;30——34岁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
专家说,超过30岁怀孕,会导致卵子质量下降、早产。从实际的数据来看,25~34岁怀孕更理想,这个年龄范围,早就已经超过了30岁之后。
仅仅从医学健康的角度来考虑是否婚育,是不全面的,只能作为其中一个参考条件,来辅助你决定是否晚婚晚育。
打个比方,你买了雪梨牌手机,没几天,就动不动死机、卡顿,拍个照还经常糊,玩个吃鸡都不过瘾,你就会觉得这个牌子的手机太不靠谱了,质量真差。
但实际上呢?
你的朋友,买的也是雪梨手机,就没有出现大问题,拍照还比你的好,系统也很流畅,刷微博看视频都没问题。
你只是买到了厂商的次品,刚好撞上了那5%的不良率,这仅仅是个参考指标。
你不能一竿子打倒一大片人,拿着这点质量问题的概率,到处说别人手机多烂多难用。
品牌每年卖出上千万台手机,难保有部分产品不合格,但这并不影响品牌继续卖手机,做营销,打广告,赚消费者一个亿。
人们不会因为iPhone X出现烧屏、绿线屏、触屏失灵,就不买它了。
分析机构IHS Markit最新报告称,iPhone X上市三周后,在所有iPhone设备的活跃比例已经达到2%。
这意味着什么?iPhone X在美国市场,已经和iPhone 8 Plus看齐了,甚至比iPhone 8/7 Plus还要高。
所以,高龄产妇并发症只是概率问题,并不能帮你决定是否晚婚晚育。
更可怕的是,推文最后还来了一把道德绑架。
所以,年轻人,首先要端正心态,要早点挣脱青少年的心理幼稚期,学会成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成年人,不要沉溺于理想化的浪漫爱情童话中,建立正确的基于现实的择偶观念。
文章把晚婚晚育扩大成社会的焦虑、年轻人的责任,美其名曰对别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晚婚晚育就不是端正心态了?
我不想早婚早育,我想多赚点钱,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但是你用社会和道德来绑架我,让我生。对吗?
这只是早生晚生的问题,没有上升到危害社会的高度,而且,生育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要小于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晚婚晚育,是每个人自由权,你可以不支持我,但是别来干扰我选择生育的权力。
02
不在某个固定的年龄生育,并不会代表我们不懂得承担责任,更不意味着,在这个“最佳”年龄生育,孩子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从医学角度来看,在25岁~30岁之间生孩子,风险的确会小很多。
但是,生孩子这件事,这还和生涯规划、家庭背景、个人资产等因素相关。
而下面这段话,更让我不解。
连孩子都不想亲自负责,那为何还要生孩子?
抱有这种心态的父母,建议你们还是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能承担责任,再把孩子生出来吧。
从经济角度上讲,25岁~30岁刚好是普通人忙于工作、事业的时期,如果经济和时间条件不允许,就没法给孩子好的成长环境了。
我家在四线小城市。如果不上大学,这里农村的孩子会20岁左右结婚生子。
然而,这样的婚姻,都存在父母之间牵线搭桥的成分,婚后夫妻关系难以为继,两个人貌合实离,要么一拍两散,为孩子的抚养权、彩礼的支付和索回,闹得不可开交。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在家中,经常看到父母为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吵闹,有时候,连谁打扫卫生都能吵一上午,父母连饭都不做,扔下孩子各自出去玩。
久而久之,孩子心理受到创伤,不仅无心于学业,还有可能离家出走,年纪轻轻,就跟着一帮人骑着电摩,到处打架、谈恋爱、抽烟、喝酒,有可能,孩子的这一生就只能这样混下去了。
这种时候,还是要等男女双方有一定经济基础,而且彼此了解较深入的情况下,才走入婚姻,或许能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
J今年30岁,谈起二十几岁的日子,她感慨良多。
她曾经半年没有去上班,那段时间,她就像个小公举一样,一点委屈都受不得,一点苦都不想吃,一点重话都不想听。
K是她男票,每天给J买好吃的,时不时还给她发点零花钱,小心翼翼地哄着她。
但J很任性,时不时就哭哭闹闹,还会离家出走。
想起那段时光,她说,如果那时候和K结婚,估计两口子都没出头之日了。
后来,和K分分离离,从同居,再到分开。
这期间,J经历了许多变故,失恋、生病、老板欠债、生父去世......
没有任何人可以依赖,全靠自己咬牙死撑。
从身无分文,到攒钱、买房,小有积蓄。从月薪3500苦逼打杂到负责一个部门。
在这个过程里,J学会自己给自己囤安全感。
试想一下,如果J早婚,生了孩子,那么以上的一切都将不成立。
父亲生病,J全身心投入,在病床前照顾他,如果J早婚,那么她有可能没有时间精力陪伴父亲,也可能没有金钱支撑医疗费用,甚至也不知道老公会不会因为拿钱补贴家里埋怨他。
单身期是最好的增值期,每个人有机会努力汲取营养,成就自己,全心全意为自己而活。
后来,J和M走到了一起,经历2年的考验,终于步入婚姻殿堂。
J不再为鸡毛蒜皮的事争吵,不会为钱财斤斤计较。
面包和爱情都有了,一切都好,刚刚好。
03
晚婚晚育,趁有时间多赚一点钱,打好经济基础,心智也会更加成熟,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处。
而且,很多人也知道晚婚晚育会有流产、早产风险,但是他们仍会这么做。
同学的朋友小田是晚育的代表。
他高考失利,只上了一所大专,他并没有瞧不起自己,凭借努力和坚持,先是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本科,后来,读到了研究生。
考研之后,出来工作了3年,遇到了现在的老婆小东,定居在了北京。
小田勤勤恳恳,自己拿到了北京户口,现在条件也很不错,孩子去了一所本地重点小学。
如果小田早早要了孩子,可能也没有今天的日子。
他同学朋友的孩子,现在可以当他孩子的叔叔了。
但这又何妨?
早婚早育更需要面包,双方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互相理解包容,两个人愿意为彼此付出,进取。如果缺乏必要的条件,早婚早育并不会让人幸福,还有可能让自己后悔。
伦敦大学有一项研究表明,晚育母亲能够更好地抚育子女。
该项研究对比了英国1100名40岁以上产妇的孩子以及3800名年轻女子的孩子,经过调查发现,发现高龄产妇的孩子更聪明健康。
他们从小掌握更多词汇,在5岁前各类智商测试中能取得高分,发生意外和住院治疗的频率更低,取得教育证书的人数,更比年轻母亲的子女多3倍。
从事这项研究的是Alastair Sutcliffe博士,他认为,主流舆论总是在渲染晚育的弊端,原因在于,大家都特别担心高龄产妇生育的风险。
但从研究来看,年长的母亲似乎能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
因为她们已经更加成熟,不会轻易受到冲动的驱使,内心更平静,也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这一切,都让高龄产妇更能胜任家长角色。
博士还补充说,经历了怀孕和生育的巨大困难后,她们将成为更好的母亲。
04
你是否晚婚晚育,都是基于个人情况的自由选择,无关义务、社会责任,也不必对谁有愧疚感。
我们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有大把时光历练自己,趁着单身的时候,积累财富,打好经济基础,给自己囤安全感,给自己的未来好的交代。发展自己的见识和阅历,承担起生育的责任,为自己负责,也为孩子负责。
所以,年轻人,你凭什么早婚早育呢?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图片、文字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