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勤奋”(二)
我的生命的前面总是出现对于黑暗的恐惧,对于未知的迷茫。当父亲问我怕黑暗中的什么?我可能会回答是“鬼”,可对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我却没有见过,只是听说过这样的故事,那样的故事,就会在心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总会觉得它就隐藏在黑暗的某处,在不经意间就会出现吓我一跳。
对于未知的迷茫,更是在骨子里的,所以,总会问些为什么?也会在父母知道的很多典故或者词语当中,觉得钦佩,敬仰,这也就养成了对于未知的追寻,对于智者的敬畏的开端。
小时候,家中没有太多的书,反而是繁体字的医书比较多。在父亲天天的解说当中,对于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也就有了一点概念,对于脉学的浮沉迟数四大总纲,还有药性赋的一些中药也就有了一点了解,到现在还能背下来:人参大补元气生津止渴调荣卫,没有小人书,没有课外书,这些医书就成了我的课外读物。
在懵懂的浏览中竟然读出一点古色古香的韵味,对于古书的爱好可能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对于未知的内容的探索也是从这里启蒙的。
上初中后,就特别喜欢易理,在易理的变化之中感受着另外的一种大气,在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中学习事态的发展运行规律。不过,只停留在字面的理解,还不能深入,只是一种除了课本之外的读物,就像是一种心念所及的东西,虽然看不懂,但只要去书店,转来转去,可能就会选择相应的书。
这在参加工作之后,喜欢逛各地的夜市,买来了焦氏易林一样,虽然读不懂,但还是会把它留下来,成为一本珍藏之物。这种喜欢可能是潜意识中的,也可能是意识中曾经种下的种子,在如今开花,才会有此结果,很多人都会有自己天性中喜欢的东西,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激发出来,那他的人生也就会很丰富多彩了。
书成了我了解世界,了解人生的开始,也就是在读书学习中呈现出了我的“勤奋”,就个人来说,没有勤奋之感,只有迷茫,迷茫于人生最根本的追问,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活着会累,人一定会死那为什么还要活,虽然没有答案,但还在迷茫地活着,只是偶尔地想起这些才会让自己调整方向,继续寻找自己想要寻找的答案。
现在的我明白了,这曾经的迷茫与追求本身就是自己活着的方向与价值,从迷茫转安定,这是人生的课程,寻觅本身就有了意义。而这种不懈地寻觅就是“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