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灵魂,换来不朽的艺术生命

1878年,柴可夫斯基写信给梅克夫人:“我爱您胜过世上任何一个人,我珍惜您胜过世上任何一种珍宝。”他们相爱了13年,书信往来2000多封。但这13年里他们只偶然见过一面。
在快餐爱情时代,精神恋爱已非常罕见,不见面的精神之恋更是匪夷所思。
可是十九世纪,俄罗斯就有这样一对恋人,一辈子不见面,但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相互思念,呼唤着彼此的名字。
梅克夫人是一名富商遗孀,拥有万贯家财,同时也是个非常热爱音乐的人。 偶然一天,她在朋友家听到一首名为《暴风雨》的钢琴曲,被深深震撼。由此她知道了这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
得知年轻的音乐家处境艰难,但性格高傲又敏感时,她用她的善良和智慧,巧妙地帮助他,直到赢得柴可夫斯基的完全信任。从此,开启了他们长达13年的纯美友谊。
他们相互通信,互诉衷肠,表达爱慕之情,但他们郑重约定,永不见面。他们并非远隔千里,正好相反,他们的住所只隔一片草地。
这个在世俗眼里难以理解的约定,恰恰是他们的感情超越世俗的表现。在他们看来,这份朦胧的美好和深情的爱慕弥足珍贵,一旦见面,就可能被世俗破坏和玷污。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梅克夫人通过来往信件和经济资助,不断帮助柴可夫斯基,让他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实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轻松富足。
梅克夫人无条件的爱和陪伴,让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没有了后顾之忧,开始尽情施展他的才华,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创作中。他迸发出的蓬勃创造力,让他在音乐上不断建树,一步步走向事业巅峰。

柴可夫斯基倾注所有的激情,为梅克夫人作了《第四交响曲》和《悲怆交响曲》。这两首享誉世界的名曲饱含了对梅克夫人的感激和思念。
这对恋人的深厚情谊,正如柴可夫斯基写给梅克夫人的信里所说:“夫人,尽管我们没有生活在一起,但我爱您胜过世上任何一个人,我珍惜您胜过世上任何一种珍宝。”
他们有过唯一的一次偶遇。
有一天,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同时外出,马车在街上相遇,柴可夫斯基无意中一抬头,正好碰上梅克夫人的目光。他们相互注视了片刻,柴可夫斯基一言不发,只是鞠了一躬,梅克夫人也以同样的方式点头还礼。
纯粹,是艺术的生命力。这两个高贵的灵魂,为了保持其感情的纯粹,虽然相隔咫尺,却生生地隐忍克制了一辈子。
纯粹的灵魂,换来了柴可夫斯基不朽的艺术生命,留给了后世宝贵的音乐财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梅克夫人比柴可夫斯基更伟大。这个女人,用圣洁的资助、诗意的护佑和宗教般的爱情,托起了柴可夫斯基这轮音乐的太阳。
当我们倾听着柴可夫斯基不朽乐章的时候,我愿向梅克夫人这位圣洁的女性表示我十二分的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