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二十三)
王大爷的人生经历
最近,身边了解到一位命苦的大爷,说他命苦,是因为七岁丧父,母亲改嫁,遭遇离婚子散,在社会上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这虽然是一位命运多苦的大爷,但是却是一位乐观坚强的大爷。
66年出生的王大爷年轻时吃尽了苦头,是一个苦命的人,他7岁亡父,这话要从王大爷小时候开始讲起。七岁那一年,正是最苦的时候,那个年代,多数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能有一个住的地方就已是万幸。七几年的时候,国家穷,人民更穷。
七岁时便已体会生活的艰辛,那时,父亲是名军人,只知道父亲所属部队在江西上饶,父亲还是名骑兵,记得那是六月初六,俗称6月6,是个节日,家里的堂叔托了关系从食品站买了8角钱的猪肉,原本一大家子热热闹闹,高高兴兴。
谁知由于那天天气炎热,肉早已变质,大家都知道,有人劝不要吃,但父亲舍不得扔掉,仗着自己身体强壮就吃了。吃了以后上吐下泻,后来严重脱水,在场的人被吓到赶紧去请了当地赤脚医生,医生说是食物中毒,可气的是这个医生是名庸医,没能力医治说不可救了。
7岁的王大爷当时还看到父亲脖子上的大动脉在跳动。父亲就这么食物中毒的说走就走了,只看到母亲瘫坐地上大哭,小小的王大爷跟着哭,妹妹也跟着哭,可是无论怎么哭,父亲再也醒不过来了。当时大家准备用草绳包父亲的尸体,想着父亲还是名军人,就拿着父亲的复员证去明证局批了口棺材,就这么草草的把人埋了。
父亲死后,母亲就带着小小的王大爷和妹妹过着凄凉的日子,父亲死后一年,经人介绍,母亲改了嫁,改嫁前,母亲将妹妹送给了邻里,那时没人愿意领养。穷苦年代,谁家又愿意添张嘴呢?因为没人愿意收养妹妹,所以母亲只有将兄妹俩带在身边。
那年代因为时常吃不饱饭,也是没有办法,母亲想来想去不能将兄妹俩饿死,还是改了嫁。后来王大爷和妹妹都去继父家了。十二岁的王大爷念初一,在之后,继父与母亲又生了个男孩。
因为不是亲生,继父自然是偏心自已的孩子,平日里有点什么好吃的,好穿的,自然先紧自已那儿了,至于王大爷与他妹妹就受了很长时间的家庭冷落。
王大爷十四岁就去北京打工了,小小的年纪已尝到人间苦难,十五岁在北京人民大学学卖菜,每天很早便去大钟寺菜市场批发,冬天脚冻的生疼,连件像样点的衣服都没有。那几年不知幼小的王大爷是怎么熬过来的。
十八岁那一年,在北京偶遇一名广东人,后来认了个做莱师傅跟着学习烹饪,开始学粤菜,由于王大爷吃苦耐劳,当时很多北京当地姑娘都喜欢,因为王大爷看上去为人忠厚,又能吃苦,所以后来娶了个北京姑娘,跟着王大爷回了江苏老家过日子。
这个北京姑娘叫李婷,二人结婚以后生了个女儿叫玉娇。恋爱是美好的,而婚姻是落地的烟火,自从有了孩子以后,王大爷感觉到李婷嫌弃自己太穷,无法忍受穷苦日子就和王大爷分了手。
分手那天还是王大爷亲自买车票送前妻回北京的,离婚后,王大爷把全部家当都给了前妻作为生活费,女儿归前妻。前妻不希望孩子跟着王大爷受苦。之后,前妻没再与王大爷有任何联系,甚至也不让其见孩子。
九五年的时候,王大爷下海替渔民捕鱼,风里来,雨里去,二年时间好不容易攒了点钱,因妻离子散,心里始终窝着一肚子怨火,后来把别人眼睛打伤了,花光了所有余钱,最后跑了,没办法跑到上海。
王大爷说,那时年轻气盛,受不了别人的气就相互动了手。到了上海,人生地不熟,才想起自己还会烹饪,于是就进了一家饭店,那是龙吴路1988号齐乐饭店,想来这或许是命啊!
后来,在上海,王大爷又找了个姑娘,四川人,大专毕业,两人好上了,之后便是再婚,那四川姑娘给王大爷生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如今,两名女孩己大学毕业,一个叫帅琪,一个叫帅眉。
想想王大爷那么多年吃了那么多苦,后来为了生存,又出门打工,再后来被查出乙肝,没有办法辞了工作,苦命的王大爷潜心研究中医,结合西药成果,后来将乙肝治愈了,又活了二十三年,如今是身体强壮,主要是心胸豁达,乐观,凡事想的开,不抱怨。
而如今的王大爷呢?还在打工,在一家蓝莓农场上班,在加班选果子了。。。
